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萍萍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以及其内容和如何实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涵义 内容 措施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内容
  
  1.整合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
  在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有时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有时也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但都是为了促进和提高教学效率或者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取决于教学行为的需要以及信息技术手段本身的特征,这其中的应用技巧与结合的艺术也往往体现出教师的选择水平。另一方面,课程是实体,而技术是载体,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技术形式呈现出来,同时技术手段也能通过课程内容的展示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2.整合学习环境
  在课程整合中,我们既要关注信息学习环境的系统内部整合以及系统之间的整合问题,又要强调信息学习环境与现实学习环境的整合问题。(1)在构建信息学习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依据学习系统平台的功能要求,对学习软件系统内部进行功能上以及技术上的整合,使之符合广大学习者的实际需要。(2)现实学习环境与信息学习环境之间的整合,这往往是始于学习者或组织者的行为活动所引起的某种联系。现实学习环境与信息学习环境之间优势互补、相互强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人力资源需要整合
  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对于推动课程整合的有效进行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每位教师既要有从事本学科教学的基本专业素质,又要有善于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合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相同学科的教师要加强合作,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要相互协作,这将进一步促使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教师联合体的形成,以应对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
  课程整合从信息技术的运用,到学习环境的构建、人力资源的有效凝聚,再到课程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健全,都在预示着要以课程整体论的教育理念,让课程的媒体、内容、环境、人力以及课程体系等诸多要素和谐共存,对学习者一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根本而有效的作用。
  
  三、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要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必须在教学中实现以下几点转变:转变传统的知识观和人才观;转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观;转变传统学校观;转变传统的师生观;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学模式观;转变传统的教学组织观;转变传统的多媒体观;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和教学评价观。
  2.建立新的管理机制。
  (1)加强管理与激励机制。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学校制定积极的配套管理与奖励政策并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
  (2)建立示范学科。
  建立应用(教学应用为主)示范科目,培养骨干教师,推出一些具有创新的典型课与公开课,通过示范科目带动其他学科,推动整个学校的课程整合深入发展。
  (3)全面推进整合。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制度化,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全面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管理的必备工具,使信息技术进入每一堂课。
  (4)参与课题研究,开展校内、校际交流。
  参与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了解“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观摩其他学校的优秀课,吸收先进经验。
  3.课程整合的深入过程。
  (1)从本学科开始进行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应从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开始,在学科内部分地实现课程整合的目的。
  (2)从易到难地开始进行课程整合。
  应从课程整合程度较低的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开始,逐步过渡到整合课程较高的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最后进入超学科的整合设计。
  (3)在协作中开始进行课程整合。
  实施课程整合计划,学校首先要营造一种协作的文化,建立一种协作的机制,教师则首先要学会协作的技巧。
  (4)加强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潜能。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创设学习情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其次,加强教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水平,为主导课堂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再次,加强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效果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加强教师课程整合理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伴随教学情境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或更高的要求。由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特有的属性,要求教师具备新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要求,所以,应迅速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是课程整合教学理论和信息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6)注重学生能力、情感、价值观等信息素养的均衡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在传授学生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要进行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启发引导学生在网络化学习中发挥友好互助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7)教材内容与教学安排的革新。
  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在课程设计上重在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四、结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2).
  [4]张铁汉.信息技术教育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电化教育通迅,20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