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感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凤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我想,这里的“多元”必须有个“度”的把握,应该是有价值的,即为有效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感悟,正确把握语言文字的人文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结合我执教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教学案例,谈谈我对阅读教学中有效感悟的实践体会。
一、找准感悟的“切入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泉水要清澈要有源头活水,感悟要有效,同样要找准“源头”。这源头就是感悟的“切入点”,源头找准了,才能顺畅,才能水到渠成。
在本课教学中,感受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习谈迁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等精神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为什么说这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作为学习整篇课文的总“切入点”,全文紧紧围绕这个“点”展开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点”的引领下感悟。这样,学生在学习谈迁面对“家境贫寒”、“原稿被偷”这些厄运时是什么表现,就有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学生在感悟时,抓住的关键词句都充分表现了谈迁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他们各抒己见,却又围绕主题,“多元”中流露着和谐统一,没有过分的偏颇。
这样的“切入点”在全文的学习中都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既能体现学习的整体性,又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的方法。在学到“原稿被偷”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致命的打击”作为感悟的切入点,让学生说说从哪些地方读出“原稿被偷”对谈迁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学生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朗读、理解、感悟,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充分感受了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接着,我又以“打不垮”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谈迁是“打不垮”的。打击越大,越是打不垮,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一个厄运打不垮的谈迁跃然纸上。用两个“切入点”串起了整段内容的学习,重点突出,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完整的学习感悟过程,教会学生一个自主感悟的方法。
二、抓好感悟的“动情点”。
古语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阅读过程中,文本是“物”,感悟是“辞”,两者之间的纽带就是情感。情感是阅读的动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品读语言文字动了情,才会有所感叹。因此,要学生自主感悟,必须“动之以情”,要抓好感悟的“动情点”。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想象画面”的方式让学生积蕴情感。因为谈迁离我们这个时代十分遥远,那些为编《国榷》,历尽艰辛的动人场面我们无法亲眼目睹,那就无法由衷地感受到谈迁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因此,我让学生读读句子,想想画面,将语言文字读到心里去,用心去看文本呈现的感人画面。如在教学谈迁第一次编写《国榷》时的情景,我就让学生充分品读文中那些数字所表达的含义后,再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谈迁哪些奋斗的情景?”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头脑中重现画面。因为前面提供了“有一次,谈迁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这样的范例,学生就能想象出无数的“有一次”,在想象的画面中,让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谈迁一次次奋斗的情景,学生的情感更是由于这具体而形象的画面逐渐积淀,慢慢渗透到对文本的研读中,这样的阅读感悟是多么真实、自然而又贴切。
我们还可以采用“体验角色”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利于更加有效地阅读感悟。如我在教学“茶饭不思、夜难安寝”这两个重点词语时,就让学生说说“谈迁在思什么,想什么呢?”将学生置于谈迁当时的情境中,站在谈迁的立场上思考,体验角色的情感,从而从内心感受到谈迁当时受到的“致命的打击”,准确而深刻地感悟到文本内涵。
三、巧用感悟的“衔接点”。
“浑然天成”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教学艺术,“水到渠成”的阅读感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学目的,那么到底如何做到“水到渠成、浑然天成”,我想首先要做到自然有序的衔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主导”得亲切自然,层层深入,将学生带入一个完整而深刻的阅读过程。
首先,我认为“衔接点”要顺其自然。我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了每一部分的过渡语。过渡语不仅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能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在这样一种自然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能轻松自由地进入到课文每一部分的学习。真正走入课文了,才能用心去品味,完整地感悟文章内容。
其次,我认为“衔接点”要层层递进。如我教学谈迁第二次编写《国榷》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充分体会到谈迁付出的艰辛,从而进一步体会谈迁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本来感悟到这一层面也是可以了,但是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教学资源,即“更加翔实、精彩”,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更加翔实精彩,离不开谈迁越来越艰辛的付出,越来越坚定的信念。于是我利用这个短语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一个衔接:让我们比较读读谈迁前后两次编写《国榷》的情形。通过朗读,学生从两段描写中感悟到谈迁第二次确实是更加地艰辛刻苦、坚定不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谈迁一次比一次坚定,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由此可见,层层递进的“衔接”能带来步步深刻的感悟。
四、精设感悟的“抒发点”。
“有感而发”是阅读教学的自然生成,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就应该让学生“有感而发”。但是,究竟何时而发,何样而发,都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精心设计感悟的“抒发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对课文中心的把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发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朗读、自由交流等。我在教学时,主要是通过写来实现有效的感悟。课堂上,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人人发言,这样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的惰性,认为反正不一定要自己回答。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发展就有欠缺。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时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渗透,学生已经掌握如何阅读,这时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人人要划,人人要圈,人人要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写下来。
再如,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齐读了作者发出的感叹,然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拿出小书签,也像作者一样写写自己的名言,抒发自己的感悟体验。学生对这样的一种训练方式感到非常新奇,自己来当小作家,写名言,当然是乐此不疲。当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读出来时,我微笑!虽然文字不是特别精致典雅,但却是那样真诚确切。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深入到内心,上升到理论,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一幅画卷,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有效感悟就是这画卷中最和谐、最绚烂的色彩,阅读教学因有效感悟而生机勃勃。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更要加强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经典、品味人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