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程强调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学习品质的培养,在初中生物这门应用型学科的教学中,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生物学习的品质和能力形成提高有显著的作用。本文就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开展作了探讨,以期提高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和应用水平,获得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35-2
  最新修订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或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促进学习方法的改进,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释放学生的个性,展现生命的活力,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校围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开展了相应的研究探索。
  一、制定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长期以来,教学目标的制定,多偏重于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产生、发现、变化的了解,及现有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显然有违于研究性学习的初衷。为此,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教师可操作性、学生可接受性的原则,我们拟订了各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总目标,加入了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会研究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应用过程以及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例如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目标如下:
  1.学生学会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事物,能详细记录或绘制观察到的现象,并从中推断出事物的特征或规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2.学生学会有目的、多渠道地开展调查、收集资料,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等加工,并通过同他人的交流,不断改进、补充,同时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学生学会根据探究的需要确立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合理装备实验仪器,然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其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其科学的研究态度,使其初步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并初步形成相应的研究能力,同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好教材处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学生将现成的知识进行识记、加以内化,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他用,而对前人是如何获取生物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缺乏应有的了解。且教材中一些实验教学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验证式的、模仿型的实验。于是便形成了“教师讲知识、学生记知识、考试考知识”的被动接受式教学模式。而这种“程序化”的教学只能成为捆绑学生思维发展的绳索,与研究性学习的初衷显然是相违背的。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筛选出了七年级《绿色植物的一生》和八年级《健康的生活》中能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章节,组成了序列,以便系统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针对筛选出的教学内容,本着“让学生学会研究”的设计思路,作了不同程度的处理。主要是在课堂内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思维,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有时甚至还延伸至课堂以外),遵循开放性原则,教学完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主,注重研究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
  三、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调查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围绕一课题,学生先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材料,接着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等加工,而后进行演讲、展示等交流活动,最后经讨论、答辩等方式去伪存真,得出结论。这一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尤其是有效信息的筛选、提取),同时也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研究法是针对某一问题先由学生提出假设,然后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器材的装配、具体过程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后再经学生的讨论研究,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问题的结论。这一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
  由于所选择的课题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限,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实验研究法再细分为模仿研究、引导研究、交互研究和自主研究等多种形式。但无论何种研究模式,学生都可谓全程参与,既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又培养了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让其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了解了研究自然科学问题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汇报交流→评价检验),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的同时也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德国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研究性学习一改学生以往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地位,而成为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同时教师作为研究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讨论者,成为研究活动的一贴催化剂,适时地给予学生点拨、指导、帮助。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甩出一个课题,然后撒手不管,放任自流。相反,作为一个成功的指导者,事先要做足功课:你所选择的课题、创设的情境、设计的问题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并竟可能的投其所好。而要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研究尝到跳起来摘取果子的甜头,这点又谈何容易。
  另外,研究性学习则完全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也与成人有所不同,有时有些想法甚至超乎常规。最后得出的结论意思上虽比较接近,但从生物学角度讲,表述却完全错误(如:目的论、因果论)。利用他们现有的生物学知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说明错误之所在,实在是力所不能及之事。
  像这样有许多教师事先无法预料的、未知因素存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事先能尽可能多地预料到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好几套应对的方案;其次,教师要有极其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宽广的知识面,以应对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扭转局面。这对教师来讲,无疑也是一种挑战。
  2.如何扭转学生已有的思维定势,缩小学生个体间的差距是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要求学生能积极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然而以往长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似乎已经形成了学生消极的、被动的学习心理。他们已习惯于也满足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现状,甘于作一名听众,而不愿进入角色。学生中普遍存在对于问题不愿深入思考,缺乏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的情况,这种顽固的思维直接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此外,同一所学校,即使是同班同学,认知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学力更是良莠不齐,研究学习的主角往往总是那几位“脑子活络”的学生,从问题的提出到作出假设,从方案的设计到实验的操作,都由他们一手包办了。而思维滞后的学生可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不断地恶性循环。个体间发展的这种不平衡也严重制约了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因此,如何扭转学生已有的思维定势,缩短学生个体间的差距是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而这又恰恰是目前客观存在的严峻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陆建身.生物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3]钟启泉等.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4]朱孝芸.谈开展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策略.考试周刊,2014(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93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