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既要教给学生知识,也应该提高学生求知能力,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近些年教学理念的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得到的是“接受”的本领,形成的是“吸收──储存──再现”的信息模式。二是新型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对问题先认知,再提出质疑,通过已学知识,大胆创建新的学习模式。显然在新课改大环境下,后一种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情感,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开发。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或者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语文这门学科,最能发挥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要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要给予肯定。这种探究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毕竟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了!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优势如此明显,源于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主动性
  探究性学习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讲,必须有学生的兴趣、好奇的心理基础,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质疑欲望和学习兴趣,积累“会学习”的经验,增强学习信心。
  (二)问题性
  探究性学习以发现或形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为主线。就是说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运用已学知识来解答。
  (三)灵活性
  老师创建问题后,学生应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只要是想到且是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索的内容。我们要善于捕捉活动展开过程中所产生的“新资源”“新发现”,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与结果都会具有灵活性。
  教师在向学生落实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变传教士为学生交响乐团的指挥,让学生生动有序地奏响自己个性化的乐音。这就要做好两个“引导”,即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具有个性特点的问题解决策略,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落实探究性学习
  (一)梳理文章脉络
  教师要根据不同文章题材,认真分析,在指导过程中设置讨论话题,对学生求异思维进行训练。一篇文学作品本身就带有多重性,教师应多方设疑,学生应大胆质疑,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从文章的语言和结构着手,多方位审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莫泊桑的两个短篇《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其主题都是立体化的,如果只用传统的方法教学,从传统的角度分析,就会封杀学生活泼的思维,甚至对学生形成一种遗毒无穷的误导。
  (二)解读文本内涵
  阅读文本的重要一步,是多角度解读。解读鲁迅的文章,我们不仅要讲他的批判性,还要注重里面所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只局限于文本,就难以做到整体把握。如《拿来主义》,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努力学习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摒弃糟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分析林冲人物形象时可以探究:为什么要从阶级角度去认识林冲的“反抗”意义?为什么不能从人性的角度着手,那是迫不得已的“挣扎”吗?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另辟蹊径,找到通往成功之路的另一扇窗。
  (三)探究文本风格
  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里面包含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我们能从清新典雅,音韵和谐的语言中,体会陶渊明那淡泊名利的心境。我们能从辞采华美,简练含蓄的语言中,感受王勃那短暂的青春年华。引导学生探究作品风格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深入比较,要分析新课标语文教材选入的课文,辨析相似篇目的异同。如《氓》《孔雀东南飞》,如果都说文章重点讨论的是封建礼教下女性的悲惨命运,这还不够,我们也需要探究它们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色。如《诗经》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精神内涵,《孔雀东南飞》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就能辨析文章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发扬自我
  在现在的应试教育管制下,学生多半是丧失自我,缺乏独到的见解,人云亦云。比如“战胜挫折”的作文话题,不同地方的学生却能写成相似的文章,大多选用霍金、贝多芬、司马迁、史铁生等文化名人,缺乏新意。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找回自己的话语权,在写作教学中,多角度立意,多角度辨析。学生也要发现自身写作特点和提高写作能力,逐步找回信心。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
  除了以上总结经验,我们还要沿用以往的接受性学习模式。比如那些诵读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先通过初步感知背诵下来,以后随着阅历的丰富,其意义也就逐渐领悟了,一定要尽可能地要求学生多背一些精彩的语言材料。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自然会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去内化这些原先陌生的材料,自然会受到文化审美的熏陶和丰富情感的体验,使之成为以后探究学习中生成新知的基础材料或对比材料。没有积累,“探究”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方向,或者无合理性可言。
  参考文献
  [1]走进新世纪・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马梦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661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