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学生对美术学科存在两种看法:一部分学生把美术课当作了可有可无的副科;另一部分学生把美术变为了他们升入大学的工具。这两种错误认识造成了美术课的尴尬处境。本文从美术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中美术   现状描述   教学策略
  早在五四时期,我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就提出了美育的概念,试图通过美术教育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水平。时至今日,美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的高中美术课的处境却非常尴尬,甚至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普通考生迫于高考的压力,对美术课毫不在意,甚至学校都默契地取消了美术课;而选择美术作为自己专业课的学生也仅是为了寻找一个出路把艺考当作了一条捷径。这两种做法都不是正当对待美术的态度。我们应该回归美术教育的真实意义,正确认识美术教育对高中生在艺术熏陶与审美培养上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该怎样更加有效地加强对美术生的培养,让美术教育发挥出自身最大价值和更加积极的作用,从而推动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此文描述了当前高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美术教育的水平,使美术教育发挥自己本身应该发挥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他们的审美眼光,锻炼他们美的审辨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一、美术教育的现状
  首先,学生的美术素质差。许多学生总是重视绘画的技巧,把许多精力用在画技的层面而忽略了对于美术理论的学习。当然,责任不全在学生,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也重视不够,单纯地在画法和画技上下功夫。许多高考美术培训班,通常采用临摹的教学方式,或者是盲目地到处写生,以至于学生只知道这样画或那样画,却不知道为何这么画,更关键的问题是他们脑中和眼中只有画法,而没有艺术感觉,更不能创造性地进行绘画。如果用内功和硬功来做比喻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只具有过硬的招式,却缺少内功的修炼。美术不是简单地画画儿,而是一种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表达方式,需要绘画者充沛的内心情感及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如果没有敏锐的感悟是不可能画出自己的画作的。
  其次,文化修养不够。上面已经说过,学生的内功不够。这内功就是他们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具体落实到他们的文化修养上。选择美术的学生大都是文化课上的失败者,往往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纵观历史,我们发现那些杰出的画家也都是闻名的作家。比如唐代的王维,他是诗画双绝,能够在绘画中体现诗意,把禅机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和诗中。画中的诗就是他的灵性,是他的情感。倘若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对中国传统历史的感悟,没有对祖国山河的体察和对人生的感慨,是不可能创作出这些作品来的。
  再次,创造性思维训练不够。美术生开始的学习阶段是临摹、模仿,这只是学习的入门,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美术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保留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美术学习者一开始就应该注意的问题。初学绘画者心中没有条条框框,能够随着心性为所欲为,无论有多么大胆的想法都敢于表达,而学的越多则受到老师的约束越多,结果那些创造性的思维也被约束掉了。
  二、现状形成的根源
  首先,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造成以上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学习的目的被直接和可以获得的物质利益挂钩,很少有人立志要献身给艺术。虽然艺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同样需要扎根在生活中,但艺术追求毕竟不同于世俗的物质追求。世俗的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他们的选择也抱有很强的功利性,如果不是出于兴趣和爱好的选择,美术就成了某种单纯的技巧练习,不能成为一项艺术了。如果没有兴趣,绘画不能称为爱好的话,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不能调动全部的灵感参与创作,就只能是生硬的模仿和刻意的勾画,不可能出现像梵高那样的大家。试问,如今还有谁像他那样投入到削掉自己的耳朵呢?
  其次,教法过于简单。迫于目前的高考形势,美术生会在进行艺考之前集中突击,以至于培训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在考试中过关不得不在训练学生绘画技巧上下功夫。这种集中式的半封闭式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暂时中断了文化课的学习,也造成了他们与生活的脱离。而生活是艺术创作之源,没有了生活,学生的创造力就受到了影响。另外,美术生为了节约时间,通常只有在最后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开始学习美术,时间紧迫,且任务繁重。于是教师为了升学率,将绘画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升学的任务,导致美术教学沦为了为高考服务的奴隶。
  再次,学生的内在动力不足。前文已经说过,学生对于美术专业的选择往往不是个人志趣的选择,而是出于升学压力的被迫选择,且缺乏长远的规划,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于美术课的三分热度。这样,他们的学习动力自然会不足,而没有足够的动力,也就很难支持他们走更长远的道路。
  三、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对于当下的美术教师来说,我们应先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学生把绘画当作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讲,无论做文章、雕刻还是绘画无不是人类内心世界的表现形式而已,这是人类证明自身的情感需要。幼儿在进行绘画的时候,他们从来没有以此为类,而是乐此不疲,那是因为他们在绘画的时候感觉到一种存在感和成就感,在绘画中发现和证明了自己。如果让学生领会到创作的乐趣,把绘画当成自己的需要,就能保持他们的天性中的灵性,从而使作品更富有创造力。
  在具体的方法上,可以尝试给学生办画展,邀请其他同学和父母来参观,让他们在别人羡慕和赞扬下发现自己的成就,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
  除此之外,还应该培训学生读书的习惯,把文化课的学习和专业课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这方面尤其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文学书籍和历史书籍,以培养他们浓厚的情操和细腻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周正.谁念职校――个体选择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王清连,张社宇.职业教育社会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王军.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文化出版,2007.
  [5]徐建融.美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91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