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物理“第三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首先论述“第三教学”及有关“学习能力”,然后分析了物理学科进行“第三教学”的可行性。重点介绍“第三教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评价和作业,分析实验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人格、教学环境和隐性学力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物理;第三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10)04-0007-04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已有好几年了,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惯性的影响,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一些学校在实际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模式仍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教育模式高耗低效,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最大的浪费在课堂,浪费的根源在教师。为寻求最优的教学方式。笔者先后尝试过“中学物理导学模式”和“创新教育的物理问题教学法”,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自感美中不足,认为传统教育理念一定存在先天的不足,似乎有道难以逾越的坎,试想冲破传统理念的束缚,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发展。为此我们立项省级课题:探索“第三教学”提高学生学力的研究。
  
  二、什么是“第三教学”?
  
  最早提出三类教学的日本学者稻川三郎,通过多年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经典理论“三类教学”,我国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将其精华翻译成中文,在《基础课程设计》一书中作了介绍。稻川三郎先生对教学作了具体划分:(1)第一教学是知识教学。最旧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片面灌输知识的教学,谓之“第一教学”。这种教学专注于形成“应试学习能力”,而不是未来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学习能力”或“发展性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即使掌握了再多的知识技能,也无法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挑战;(2)第二教学是目标教学。能面向学生,重视学生,靠教师诱导的教学,谓之“第二教学”。“第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第一教学”中死气沉沉的局面,在教学中注意把握学生的“准备度”,但应试教育的体制与机制依然不变;(3)“第三教学”是立足于学生本性发展的教学,是培养现代新人的生存能力的教学。“第三教学”中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借助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力(显性学力:知识、理解、技能:隐性学力: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发展独特个性,塑造高尚的人格。
  “第三教学”强调了三个命题:(1)教师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2)怎样形成学力?“第三教学”强调了学生的“自我实现”与“自我教育”的教育。它立足于新的“学习能力观”,把兴趣、动机、爱好、态度和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作为“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创造性地展开教学。(3)怎样进行“个性发展”与高尚的人格塑造?
  
  三、为何要探索“第三教学”?
  
  1、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类创造的知识呈指数性增加。据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每3至5年增加1倍,一个人在校学习的知识已远不能满足他一生的需要。我们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这些迫使教育转型,学校教育必须注重提高学生学力,让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使学生成为能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者。
  2、教师生存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发展很快,从课堂类型可分为:知识课堂、智慧课堂和生命课堂。这三类课堂基本特点与本文所论述的第一教学、第二教学和第三教学相对应。但是,据我们调查发现部分教师还停留在“第一教学”的层面上,上课仅是传授知识,能进行“第二教学”的教师已经很满足了,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与第三教学距离甚远,也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不思进取,也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潜能的挖掘、个性的发展。这样的教师如果再不努力改变旧的教学习性,不说发展自己了,恐怕还要被社会所淘汰。
  3、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效轻负”是当前课堂改革的主流,容不得你“死揪”。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的要求越来越高,努力提高教学“生产力”是一个新的命题,教师不得不自觉和不自觉进行了教学研究,如果只关注“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学”论“教”。学生的学习是有规律的,要提高教学“生产力”,教师必须寻求新的教育理论的支撑。
  
  四、“第三教学”可行性研究
  
  成功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要能不断转化学生独立学习的行为,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要能越来越不依赖于教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行为全部依赖于教师,教一点,学一点,叫做学、练融为一体。到了中年级学生依靠教师学,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实验,启发学生探索未知,教学形式一般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到了初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增,启发式教学对学生仍有压抑,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地发展,这时应推行相对独立的学习,让学生预习,针对预习出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到了高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基本独立学习。到了大学,学生应能完全独立学习。我们对大量教学观摩得出这样一个规律,学生依靠教师的程度呈现以下规律:
  完全依靠一基本依靠一相对独立一完全独立。
  随着级别的升高,学习效率也不断提高,所以我们设想能否缩短这个升级的过程。
  中学物理的特点:初中和高中的章节内容几乎一样,都是力、热、电、光、原,只是内容的深浅、研究方法不同而已。而学生此时对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已有相当程度的掌握,所以物理学科教学有望缩短“完全依靠一完全独立”过程。
  
  五、大胆改革勇于实践
  
  1、教学目标的改革:使每一堂课都能成为智慧生命课堂。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高度开发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点化和滋润生命,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塑造高尚的人格。
  2、教学流程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一般认为:预习一上课一作业,而上课又可分为:复习旧课一引入新课一讲授一反馈和巩固。这样似乎逻辑很好,也很有系统,传授知识确实也很到位,但是细想一下,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主动学习的机会,所以效率不高也就很正常了。为此我们提出“先学后教,超前断后”的八字方针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
  先学:传统教学是先教后学,学生存在着跟随性、同步性、复印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先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与传统的预习也有本质的差异。预习仅让学生了解一下课堂所要教的内容,了解一些问题,并不想解决它(等待老师来灌)。先学有明确的学习要求,要求学生能完成先学笔记,尝试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受思维的定格,有强烈解决问题的愿望(试图不依赖老师),尝试解决 问题并能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开始时老师可给些提纲或学案,并逐步减少,而学生也逐步摆脱老师。实验初期学生是很不适应的,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通过学生先学,学生一般能理解课本上70%左右的内容,学生带着还剩下的30%进入课堂,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能够畅所欲言。
  后教:这里主要指课堂教学,当然也不是传统的教法。教师要清楚地知道,有些内容学生通过先学已经掌握了,而这部分的内容不要再细讲了,讲解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独立学习(先学)遇到的困难上,还有那些最新发展区,共同性的问题,进行“外科手术式”教学,特别强调针对性,刀刀见血,弹无虚发,招招有效。教学方法可用“创新教育的物理问题教学法”和“懂、会、悟、创教学法”。授课方式灵活多变,可以是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成果发布、教师板演示范、学生自由提问、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随堂练习、即时点评、归纳总结、共性感悟。教师的作用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动态合成和升华的环境,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主动、高效学习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扮演的更多的角色是导演、帮助者和管理者。
  超前断后:课堂教学内容全部由课堂完成,这里“学”包括当堂检测与巩固,不留后遗症,课后不布置作业,不加班加点,不依赖任何习题集,这样整个教学的重心前移了。只有不留任何形式的作业,才能保证先学的质量,而先学质量的好坏是关系到课堂教学好坏的关键。
  3、教学评价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以知识为本”的,重心是评价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而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却很少进行评价。“第三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围绕学生的学和学生主动发展而设计(以学论教),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评价课堂教学:①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习者智力加工水平来分析“发现学习”相对“接受学习”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时必须准确把握,是否彻底放弃被动接受方式,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过程,“有意义接受学习”、“指导发现学习”、“独立发现学习”运用是否得当,效能如何。②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所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这一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外显行为的八个“是否”进行评价,是否积极参与、是否独立思考、是否主动探索、是否自由表达、是否善于合作、是否富于想象、是否兴趣浓厚、是否自我构建。③学生的学习效果:定为三个目标。知识目标:是否学会?――提升学生知识素养;能力目标:会学吗?――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情感目标:学得有趣吗?――提升学生学习情趣。④教师的角色把握:在“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
  显然是天经地义的,但以发展为本的“第三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鼓舞、了解”。⑤教学环境的营造:“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专制”营造了一种沉闷、压抑的“灌输”而非学习化的环境。“第三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寄希望于教师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自主学习的交流环境:为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排忧解难,点评、捕捉动态教育资源,为学生成功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⑥教育技术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介入教学过程,这成为“第三教学”逐步现代化的一个特征。为了防止用“电灌”进行“现代化”的“填鸭”,运用电教必须做到“高效”和“不可替代”。
  4、学生作业的改革:“第三教学”原则上课后不留作业,但不等于没有作业。学生的“先学”中隐含了学生的作业,由于学生的先学,加上课堂结构的改革,教学的质和量都远远超出许多,教学进度也会大大超前,所以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自己愿意做的作业。作业一般可分周作业或单元作业,必做性作业和选做性作业,作业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如:自命题作业,观察型作业,实验型作业,发散型作业,探究性作业,课题型作业,论文型作业,知能构建型作业。这些作业一般不要求当天交,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想,去做学问。批改作业的方式也很特殊,不是全由老师单独完成的,大多是利用课堂集体完成的。每周或更长一些时间(或一个学习单元)交流一次,让学生组织参与评估,老师点评,也可由学生学习小组相互批改。
  
  六、实验的显性成果
  
  十年来,笔者“第三教学”探索与实践,首先在物理学科开始进行试验,结果效果很好,尤其是尖子生大面积的丰收,应试成绩也很好。由于物理学科的成功,其它学科纷纷加盟,综合效果更加显著,经研究分析有如下特点:
  1、实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实际教学能力,实验前后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用“学科素质教育教师情况评价表”对实验教师和一般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实验教师的学科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明显高于一般教师,通过学生、同行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师的评价看,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高,拿同龄段的年轻教师来比较,实验教师的进步明显优于一般教师,学生测评满意度普遍较高。
  2、通过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学习情况测试的数据来分析,学科阶段性考试单科成绩平均分高于普通班8―12分,综合考试更优于对比班,尤其是实验班的学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均大大地优于对比班。更可喜的是实验班的班风、学风、师生关系的融合,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明显优于对比班。而在学科竞赛、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中,实验班获奖人数更是多于对比班二到三倍。
  
  七、实验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1、优等生和差生的差异怎样处理?“第三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先学,由于学生的先学,教学的内容和质量都扩大了,当然优等生和差生的差异也扩大了,这是正常还是反常呢?我们研究认为是一件好事,优等生学习能力提高了,差生相比原来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了,不过没有优等生提高的幅度大而已,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都不同程度提高了。可是扩大了的差异怎样处理?“导师制”是针对这一问题而设计的,所谓“导师制”就是让优等生更优,后进生不差并能迎头赶上的好办法,这里的“导师”可以是老师,也可是优秀学生。一个好学生是最好的导师,学生与 学生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的障碍,谁先悟出道理,他就会告诉他的周围人,这些优等生就是差生的身边的最好老师,而这些小老师对后进生的帮助还有教学相长的作用(优更优)。所以课堂教学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可分若干个小组,关于小组学习,课堂教学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课堂教学要有强烈的针对性,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要有良好的合作性,教师要设法制造非常宽松教学“人和”环境,学生的主体性要得到充分的保障。教学的开放性,不是老师说了算,要让学生提问,学生设计问题。
  2、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近有一件事使我深受启发,语文教师告诉我,他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我最敬爱的教师(不准虚构,要求真人真事)”,结果一个班52人,有43位学生写了同一位教师,并把这教师上课时所用的幽默精彩语言,编成语录在网上传播,有许多学生把教师的板书当作字帖,把教师的言和行作为自己言和行标准,把这位教师视为偶象。经过三年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采用“第三教学”教学效果是显著的,但是,不同实验老师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我们采用了集体备课、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先学内容、统一练习,甚至有的教师跟随师傅听一节,上一节,同一年级均衡班的同一学科不同教师同时实验效果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大概是教师的人格魅力的作用。我们发现有一定影响的教师会带出一批优秀学生来,教师拥有高尚师德、高深的业务能力,幽默风趣的语言,在由他引领的激情的生命力课堂里,学生是感觉不到累的,最苦也是乐,这样的课堂是一种艺术的享受、生命的激活,教师的人格魅力形成可能是影响教育教学因素的最新展区。
  3、网络。“第三教学”的试点。第三教学不仅是在课堂上,它是一个系列工程。学校教学很难考虑到全体学生需求,所以老师只能考虑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对其进行教学设计。在这种情形下,特优、特差生怎样处理?因为学生不可能一生都在学校里,网络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而现在互联网在市区已普及,所以,网络一定是人不断获取知能的有效途径。我们用“第三教学”的理念设计网上课堂、网上探究,内容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尤其在节假日,学生依然可以自我“第三教学”。我们认为网络教学可以成为学校教学的补充和拓展,网络学习一定会成为人终身学习的大学堂。
  4、提高隐性学力的策略。隐性学力(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是学生发展核动力,研究发现特别优秀的学生不一定是最聪明的而是隐性学力特别高的学生,所以优先发展学生隐性学力特别重要。实验发现提高隐性学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激励。激励能有效地激发人的潜能和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关于激励,有一些具体的做法:①人生格言自我激励: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自己的人生格言,统一打印张贴。人生格言道出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追求及奋斗目标,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进步的内动力。同时自己的人生格言写出来,贴出来,全校观摩,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自我激励的机会,效果格外好。②身边的榜样激励:设立学生导师工作站,每站由三个学习小组组成,每组三人,只要成绩优秀并能乐于助人便可自荐或被人推选担任站长,其主要责职就是扮演小教师,负责将先学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汇报老师,每周可参与一次教师的集体备课,并负责帮助其他学生,站长不仅成绩好还要人品好,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站长的个人照片做成镜框安装在教室的过廊上,这对站长本人及其他学生都是一种榜样的激励。③活动激励:每学年举行一次物理节,只要有兴趣所有学生都可参加,参赛内容只要与物理有关,由三位教师和五位学生组成评委,评选出一年内优秀物理作品或物理单科学习上成绩特别优秀者,并在校园内张榜表彰。④教师创造一切机会给予激励:每节课至少必须表扬一名学生,每周评出3-5位自主学习班标兵,名单在教室的黑板报内保留一周并动态更换。教师批作业要选择地写一些鼓励性的批语。这些做法虽然麻烦些但对学生的隐性学力提高是很有效的。
  结束语:本研究仍在继续进行之中,有些做法还只适合物理学科,甚至有的知识单元效果还不理想,一般地,起点年级(如:高一或初二物理)实验效果较为明显,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显,单独的一节课试验效果极微,需要一个连续、系列、综合的研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另外我们还研究过一个学校全部学科同时研究效果是否更好,渴望通过研究能找到一个普遍适用的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上滋生出适合学科特点的系列方法,试图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希望有识之士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稻川三郎,《课程论基础》钟启泉翻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版
  2、费宏,《中学物理教与学》“探索第三教学,提高学生学力的研究”2003年2期
  3、费宏,《物理教师》“课堂教学如何确定的主体地位”2001年7期
  4、费宏,《教学研究》“谈创新教育的物理问题教学法”2000年2期
  5、费宏,《物理教师》“高效物理作业的研究”2007年5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20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