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依托信息技术的体验式学生成长系列德育资源库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日趋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是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有利条件。依托信息技术的体验式学生成长系列德育资源库建设,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飞跃时期。资源库建设需要教师提高学习意识、积累意识、反思意识。资源库建设要遵循教育性、适切性、系统性等策略原则,在德育资源规划采集、管理维护、使用分享过程中,逐步促进德育信息化。教师要把资源库的建设与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有机结合,推动道德体验与实践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要求。
  关键词:信息化;德育;道德体验;资源库;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3-0011-05
  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道德体验处于道德形成的起始阶段,对道德认知、感悟、践行等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大部分教师因为缺乏资源积累,每到用时临时搜索,用毕丢弃或堆在一起,杂乱无章。教师需要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支撑课堂,这些资源可重复利用,并能快速检索,无疑会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系列资源库建设顺应时代需求,能为德育工作提供强大的资料储备。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日趋融入人们的生活,是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有利条件。依托信息技术的体验式学生成长系列德育资源库建设,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飞跃时期。
  一、资源库建设的教师意识
  (一)学习意识
  资源库建设,教师必须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虽然市场上的各种资料对教研起到素材补充作用,但多数情况下鱼目混杂,适合教学的并不多。想贴近学生需求,还需要教师自己在工作中建设切乎本地实际的资源库。当然,即使是最简单的教学工作,也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熟练运用。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多媒体工具的实践等,应成为每位教师的必备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不与时俱进就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增强学习意识,不断增强专业素养是教师学习的必由之路。学生信息素养逐年提升,如果教师放弃学习,无疑会被无情淘汰。
  (二)积累意识
  资源库建设,教师的积累意识至关重要。零散的资源要集纳在一起,并要持续不断增添新内容,勤于动手是关键。随用随下、用完乱丢的行为要不得。积累意识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发现有价值的资源,时刻保持对学科相关资源的敏感性,并用合理的形态将资源整理成串。有了积累的观念,才能把积累行动落到实处。积累不是突击完成,而应在日常工作中慢慢渗透。长此以往,积淀下来的是经验,实现的是厚积薄发。积累还要求持之以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旷日持久的耐心必不可少。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资源库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三年一轮教材过后,教师已基本熟练把握课程编排体系,各种资源也逐渐完备,资源库基本成形。
  (三)反思意识
  资源库建设,教师需要加强反思研究。每个资源的使用效果如何,在课程体系中放在哪个位置最合理,以及有没有最佳的方案等,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深刻反思。资源库里资源的价值有高有低,这样的反思起着重要作用,资源库的内容更新、增减都建立在及时反馈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落脚点,一切从学生的体验、心理出发,尽量达到最好的效果。资源的丰富多样,要求教师精选,而反思不仅是一个阶段的总结,更应该成为常态。常反思,资源库建设形成动态化,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便趋于精细化审视,资源库的管理维护工作也能够更好的化整为零。
  二、资源库建设的条件基础
  (一)素材井喷涌现
  媒体素材是体验式资源库建设的基础。网络及信息技术使各种资源的传播有了质的飞跃,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满足教学需求上都绰绰有余。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类资源可在学生道德体验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促进道德认知、强化道德体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条件。尤其视频类资源,生动形象、综合性强,在情感体验上具有突出的魅力。视频网站的分门别类完备存储,新闻类网站的随时更新,都使视频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素材的多样化使资源库建设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为资源库更新提供了必要保障。
  (二)信息技术成熟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工作统筹推进,新时期带动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推动教育信息化不断升级。“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逐渐实现融合发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遴选,海量示范课例,充分发挥辐射效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仅能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优势,必将成为构建学习环境以及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信息技术与德育深度融合,在大资源共享服务计划实施的背景下,体验式资源库建设如虎添翼,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三)德育迫切需要
  当代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任何教学和辅助措施都要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基础。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限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学习动机多建立在直观感性体验的前提下。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各种诱惑难免会让辨别是非能力弱、意志力不强的学生误入歧途。德育迫切需要建立符合学生成长趋势特点的系列资源库,满足课堂教学,也满足学生健康发展。德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学科,必须改变以往生硬、單调的说教模式。体验式资源库建设为德育紧随时代革新面貌、增强实效奠定重要基础。   三、资源库建设的策略原则
  (一)教育性
  思想性是德育最突出的特征。体验式资源库建设的内容选择也必须以思想教育为根本出发点,组织人文性强、鲜活生动的各种资源,使之为学科教学服务。考虑资源的学科性质,按照知识体系分类和建设。考虑所整合的资源教育意义,看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是否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体验兴趣、是否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功能是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所用。教育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资源库开发建设必须以思想教育性为第一要务。资源的选取、编排要考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能为课堂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无论哪类资源都要充分体现思想引领,锻炼思维品质,在情感培育、态度养成、价值观渗透上发挥强劲作用。
  (二)适切性
  资源的质量高低并非单纯指其本身优劣,还决定于是否适切。适切就是贴切、适当的程度,著名教育家冯思洪主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正说明这一原则的重要性。首先要使资源库建设具有前瞻性,即不仅要考虑现实价值,还要考虑未来发展的趋势,尽量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发挥功用。其次要具开放性,包括技术的开放性和内容的开放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针对需要,共同建设。结合课堂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扩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学习空间。最后还要具备创新性。强调创意,对静态教材内容进行动态加工,使进入的资源符合学生道德品质发展需要。设计通识教育的实例,力求帮助学生解决社会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资源库建设的适切性保障道德体验的成效,这是精选资源的基本原则。
  (三)系统性
  资源库的易用度与系统程度有关。资源的丰富多样与综合性要求规范整理,资源库建设投入大,周期长,没有一定的格式标准、分类命名规则,很难层次分明。资源库要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资源库建设的系统性要求顺应学生心理、经验,考虑资源对学生求知欲和动机形成的帮助,通过系列资源营造辅助情境,沟通知识之间的关联线索,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养成。资源库的统整要充分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工具,使资源组织灵活有序,提高标准化程度、智能化程度。条件允许的话,还应组建一个完备的资源库管理系统,保证资源库稳定、可靠运行。通过信息和网络技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宗旨,最大限度增强资源利用效率。
  四、资源库建设的运作调控
  (一)规划采集
  认真规划是资源库建设的开端。网上资源繁多,网下资源庞杂,资源库建设耗费时间、精力,因此,必须要制定周密的规划。我们建设资源库的初衷是让学生加强道德体验,拓宽情境创设的渠道,用丰富的体验性资源为德育服务,所以对试题、问题解答等资源就可以忽略或缩减规模,而要集中着眼媒体类资源。资源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巨大工程,没有三年五载甚至更长时间,是很难做到完善的,所以要有详尽的步骤安排。随着学生年级增长,每个阶段可着手不同的侧重点,既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又兼顾板块分明。再者,德育体验凭借一己之力无法达到最优效果,不如学科间协同配合,要考虑学科之间的整体框架,为资源库建设描绘大体轮廓。
  多方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资源的搜集汇总是最重要、最艰巨的环节。体验性资源以音视频,动画为主,图片、文本为辅,主要来源有三方面。其一,互联网下载。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使下载成为最重要的采集方式。一般可通过搜索,得到网址链接,再通过专业工具软件下载即可,随着各大网站版权意识的提高,无论音乐、影视、动画,若想直接获取资源,越来越难。需要教师留意关注,发现好的资源及时收藏下载。要尝试各种不同的工具和方法,熟练运用几种软件,如维棠、硕鼠,当然也要学习一些特殊的技巧,如缓存或录制。其二,媒介拷贝各类教育光盘,包括学校积累的电教资料、录像带、录音带、宣传挂图等,因受时间和场地限制,这些资料利用率总是很低的,但是转制成数字文件,加入资源库,重新激活,便可随时调用。其三,自主开发。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自己开发创造。可以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录制的音频视频发布到网络,也可收入资源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活动图片、影像也都可收集起来。因为贴近实际,更能激起学生的体验和欲望。资源采集重在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积少成多。
  (二)管理维护
  精心管理是资源库建设的关键。素材资源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其呈现出千姿百态,层次不同,属性各异,很少有能直接利用的资源,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源进行加工就成了一道必要工序。文本存储格式一般为WPS,规范的文档要清除冗余的格式,纠正错别字、语法错误等,使文档有整齐美观的版面。图片存储格式一般为JPG、PNG、GIF等,尽量用清晰大图,去掉水印。音频存储格式一般为MP3、WMA、WAV等,涉及格式转换、剪辑、合并等,可利用Audion、GoldWave等来操作。视频主要流行格式为MP4、Flv、Mov、AVI、WMV、MKV等,尽量存储清晰度高又不太大的文件,涉及格式转换可用格式工厂、狸窝等软件,涉及剪辑、合并、添加字幕、片头片尾可用会声会影、Premiere等专業工具,也可用一些简单易用的便捷小工具。动画一般是SWF格式,插入PPT要借助插件或利用控件工具箱。管理的过程就是加工、整理,使之更顺畅地运用。按资源存储类型梳理,提取使用时难度大,所以要把这样庞杂的资源归入学科知识框架体系中。文件的命名、分类都应该力求标准、规范。资源库使用的数据库也要使用SQL、Oracle等开放型数据库,以适应多用户开发访问。这样的资源库一般要突破个人电脑的局限,在校园服务器建构、局域网范围内无限制利用,当然也可以向外发布。
  悉心维护是资源库建设的保障。资源库即使初具规模,也并非“高枕无忧”了。资源存放位置的重新考量、陈旧资源的及时剔除、最新资源的随时增添等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资源库建设是为教学服务的,学生体验过程是否顺利,资源的出示是否科学合理,资源的运用是否恰如其分,教学反思必不可少,资源库也就需要随时更新。资源库不能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一眼活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常换常新是保持活力与魅力的必由之路。悉心维护保证资源库的正常运转,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提供强大的支持,持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使用分享
  充分使用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资源只有利用率高才能体现其价值,资源库不是用来展览观赏的,也不是作为收藏品束之高阁的,源源不断的使用才是正理。资源库需要操作简便、运行快捷、多种检索。信息技术将教学模式革新、学习资源利用与建设、师生关系等融入其中,技术边缘化,应用服务、教学活动中心化。资源库的使用分教师运用和学生自助使用两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影音资源的生动形象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度体验,如养成教育专题片,礼仪规范教育引领学生习得行为规范;青春期教育健康心理影片等。一些优秀影片、演讲促进情感升华、灵魂净化、学习热情迸发,一些纪录片传播知识、拓展认知领域,《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焦点访谈》《你会怎么做》等电视栏目推动学生锻炼思维、思辨明理求真,《感动中国》等又能引导学生落实道德实践。当然,对优秀音乐作品的聆听,情操陶冶、品味提升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图片画面的形象直观,可以用最短的耗时取得盡量多的收获。文本无论是哲理名言,还是经典故事,或是发人深省的寓言都能引发无尽遐想,感悟体会,达到道德体验的目标。资源大小不同,含金量各异,课堂穿插或整段利用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学生也可以在课下自主提取,根据需要和要求,不限时体验,促成自我发展。资源库不是为了课程评优,而是为了应用常态化。
  无私分享是资源库建设的延伸。资源库更大范围的使用是向外推广分享。资源可复制、可再生,网络的便捷也使分享变得更容易。即使资源库不发布到外网,也可以通过网盘、邮箱、即时通讯工具等,与他人分享。这也是与外界互通有无、相互促进的过程,符合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理念。其实,整个网络也是一个超大的资源库,连通一切,互惠互利。融入大环境,赢得更多机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依托信息技术的体验式学生成长系列德育资源库建设符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是德育信息化的基础。从辅助教学到教学载体,信息技术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要把资源库的建设与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有机结合,推动道德体验与实践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3]李建敏.光影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9).
  [4]徐永胜,李建敏.互联网+时代的德育教学方式变革[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5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