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力微课回归本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相融合的产物,在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实践,谈谈微课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
  一、角色互换,突出主体性
  微课的诞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微课是以学生的“学”为导向的课程,因此,以“学”为主是微课先天性的使命。课前,教师将微课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在“导学稿”的引导下,学生在家中使用移动终端观看微课。微课可以反复播放,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观看微课后,还要完成3道左右的相关检测题,以便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测自学的效果。教师在后台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课上,学生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利用微课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完成知识的内化。课后,学生可以借助微课,对学习过程中理解不清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查缺补漏。在微课的作用下,教学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与学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生动形象,突出趣味性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一节微课的时长通常在5~10分鐘之间,这就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插入微课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经过教师精雕细琢的微课,即使只阐述了很单一的知识点,也会给人一种丰实、饱满的感觉。这是因为微课通常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让学生易学、乐学。例如,针对如何求最短路径的知识点,苏科版数学教材只提供了如下问题:“有一条道路和两个养鸡场,现要在道路旁建一座冷藏库,冷藏库应建在何处,可使两个养鸡场到该冷藏库的距离和最短?”而在相关的微课中,教师会先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将道路和养鸡场看成一条直线L和两个点A、B,再对点A、B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最后把经典的“将军饮马”故事放到这个问题中。原本枯燥的数学问题,因为有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变得富于生活趣味和文化气息。
  三、自主分层,突出选择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和掌握新知识的程度,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不同,教师在同步教学中不可能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处于同一层次。而微课作为先进的“异步教学”资源,可以弥补原有课堂中存在的不足,满足学生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要。例如,“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旨在让学生总结出皮克公式,并探索公式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传统课堂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学习任务;但为了照顾其他同学,保持进度上的一致,教师通常不会安排其他教学内容,导致先完成学习任务的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造成了隐性的时间浪费,形成了新的教育不公。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一些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微课,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拓展材料和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而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也可以通过课后在微课平台反复地观看、学习,解除自己的困惑,提升学习效益。
  四、任务驱动,突出交互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使课堂摆脱传统的“观看接受”式的固化状态,“江苏‘泰微课’”做了诸多有益探索。微课本身就是完整的教学设计,包含了微视频和配套检测题,为学生的观看学习提供了交互性,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答题情况。而“微课导学”模式就是将微课与教材、导学稿配合使用,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微课在教学中的任务和作用。设计好的微课,需要在相应的导学稿的指导下,配合教科书和课堂进程使用。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导学稿任务单的设计,在微课播放的过程中嵌入具体的操作性任务,在学生完成相关操作后,再继续后面的微课观看,真正实现“人机”互动;遇到任务单上所列的重难点,教师也可以暂停微课播放,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落实 “人际”互动。
  五、过程展示,突出可视性
  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教科书是最经典的课程资源,但教科书是静态的,无法实现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微课则可以动态地展示数学思维过程,从而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例如,讲解蚂蚁从玻璃杯外壁某点向杯子内壁某点爬行的最短距离的问题,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仅凭语言叙述,很难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微课视频用实物对蚂蚁爬行的线路进行动态演示,直观形象地将立体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充分展示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过程展示,将数学思维可视化,既使问题获得有效解决,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当前,在“泰微课”的影响下,泰州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已经习惯性地主动利用微课,这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支持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实体课堂借助微课之力,二者融合互补,获得师生能力共同提升的效益,从而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边城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8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