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纵情恣意右手心怀敬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2年,校长推荐我参加南京市“乡语联盟”。那是我专业成长的起点。校长跟我说,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谨记至今。
2014年,我收到了诸定国老师帮我修改论文的第一封邮件。一段段批注比正文还多。
2017年,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我接到黄本荣老师的通知,去修改论文。到了黄老师办公室,大家圍坐着,一句句地读、改。黄老师一会儿坐下来,拿着稿件,凑到眼前;一会儿站起来,拿着稿件,仰着头。
2018年,某天早晨我打开南京市“乡语联盟”QQ群,收到几十条信息,是联盟组织者、南京市语文教研员袁源老师对我们论文的校对意见,让我感动、感愧。再看时间,是前一天深夜十二点。
……
2019年,是我走上讲台的第12年。“根之茂者其实遂”,这12年来,如果说我获得了一丝一毫的成果,那么前面前辈们的精神,则是我的成长之根。
以梦为马,纵情恣意人生
2016年,钱梦龙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看着台上钱门弟子诵读钱老的诗,台下的我热血沸腾,我想,如果我们“乡语联盟”的小伙伴也能在台上合作朗诵一首诗,该多美好。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袁老师,她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在第二年南京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我把梦想搬上了舞台。当时联盟成员分散在各个区,没有排练的机会,我们就在微信群里排练;没有诗,我们就一人写一句。因为这次活动,我还梦见大家排练的情景,有人舞剑,有人抚琴。那时刚好区里举办经典诵读活动,我便将梦境编成了舞台剧《霸王别姬》。
学习不以分数论成败,我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这也给我的教学提供了更多自由。教授《蒹葭》时,我会把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带着学生边唱边录视频;我会在讲台上放一个小鱼缸,摆上两条小金鱼,让学生变身为鱼,轮流完成习作《我是一条初三的鱼》;我会和学生一起命制练习题,让他们看到课堂上自己智慧的火花变成试题;我会问学生想考多少分,就命制他们能考出这个分数的试卷,于是他们越考越有信心;我会带着学生走访滴滴司机,让他们感知大时代下的小趋势……我觉得在适合的年龄,找到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且认真对待它,让真实的生活丰满和生动起来,这很重要。
作为一名女教师,经常会有人问我,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没有认真思考过。2018年,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中倒是解答了。他说,对于做事的人来说,这个问题从来不会抽象地摆在他面前。每时每刻,做事的人面对的就是一张时间表。比如,下午5点,孩子发烧,那就回家照顾孩子;到了学校,就全身心地工作;如果觉得这段时间陪孩子时间少了,那就专门抽出一天来陪孩子。就这么简单。小说《一个人的朝圣》中,主人公哈罗德为探望病危友人而独自踏上漫长的旅程。他没有走远路的鞋子,没有指南针,更没有地图和换洗的衣服,整件事考虑得最少的就是旅途本身。他知道自己所要做的,只是不停地把一只脚迈到另一只脚前面,就这么简单。
我们有太多不明白的东西,但是,只要有信念,去接受一些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如此才能以梦为马,纵情恣意人生。
心怀敬畏,不失向学之心
然而,一味纵情恣意是不行的。
2016年,时值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区内举办了优质课评比,课题就是萧红先生的《回忆鲁迅先生》。那是我迄今为止最享受的一次备课经历!真人,真文,真性情。
收到课题之前,我没有“坐以待毙”,消极等待,而是翻看了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散文教学教什么》。理论书籍也许枯燥,但是临时抱佛脚般去读,也许容易点。后来我就养成了每次开课前,强读一本专业书的习惯。收到课题后,我没有立即去看文章,我想慢一点,先想想这个题目“回忆鲁迅先生”。
我是经常回忆的,之所以会回忆,一定是一个人对我的人生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此时,我或许因为某种原因的触发,回忆他,写他。回到家,我还是没有看文章,而是去看了大量鲁迅与萧红的纪录片和介绍。可曾想过,从小到大,读过那么多鲁迅的文章,竟不曾懂他。这次,我却在萧红写他的文字里,在别人对他的悼念里哭了一次又一次。当我含着泪打开萧红的文章时,每一个字都像写在我的心里。萧红说,我与你们不一样,鲁迅在你们眼里,是文学家,革命战士,在我眼里,他就是长辈,是我最亲爱的人。我是理解萧红的,因为对萧红来说,鲁迅是伯乐、恩师!
为了这次比赛,我一共备了5次课。最后一天,我回到家还有一些资料要查阅,可是,坐在书桌前,头疼得厉害,浑身没精神,就早早上床躺着了。躺着躺着,却怎么都睡不着。刚好有朋友给我发短信,聊鲁迅,聊萧红。我突然发现,前4次备课渐渐偏离了我备课的初衷。我竟然将萧红笔下的鲁迅备成了导师、斗士!那还是萧红笔下的那个长辈,那个最亲爱的人吗?于是我爬起来,打开电脑,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终于,长吁一口气,萧红笔下的那个鲁迅先生又回来了!
事后我认真反思,这次课的成功就在于我带着敬畏之心——对作家作品的敬畏,对语文课的敬畏,对学生的敬畏……真读,真懂,真备课。
左手纵情恣意,右手心怀敬畏。未来,我仍会以前辈之精神为根,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成长之径点缀得花香弥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8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