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城乡电网建设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并促进了电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电子自动化补偿技术受到了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并广泛应用于电网的改造当中。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无功补偿技术与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的进行简要的概述,从补偿方式、投切方式、无功控制策略、配电监测功能等多个角度对智能化无功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智能化;无功补偿技术;应用
引言
當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电力设备的应用,社会的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加,因而为了满足广大人们的生活生产要求,加强对电网的改造势在必行。当前,无功补偿技术作为一种满足居民电力需求的重要手段,逐步弥补了传统无功补偿技术的弊端,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1传统的无功补偿技术与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的概述
1.1传统的无功补偿技术
就传统的无功补偿技术来说,其主要是以低压补偿技术为主,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缺点:一是信号比较单一。就电力系统的运行现状而言,电网负载最多仍是居民用户,由于三相负载在使用过程具有平衡性很差的特点,所以电网各个无功分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二是投切开关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无功补偿主要运用低压补偿的运行模式,如果产生冲击涌流现象,不仅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缩减设备的使用年限。三是无功控制策略。所谓实现无功控制,就是对电网运行的电压与功率进行有效地控制。四是不具备配电检测能力,这也是这种补偿方式的不足之处。
1.2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近些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进下,电力系统逐渐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并将发电站、变电站和用户等系统集中起来,形成了从电力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电力控制。鉴于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础上实施智能化的电力无功补偿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无人化的供电切换与调整,还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更加有效地完成整个供电过程。
2智能化的电力无功补偿技术的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在传统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中具有信号单一、投切开关动作速度慢、缺乏配电监测功能等缺点,所以,在电力自动化的基础上采用智能化的电力补偿技术能够避免传统无功补偿技术的弊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操作。当前,相比较传统无功补偿技术来说,智能化的电力补偿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1多种多样的补偿方式
基于智能化的电力无功补偿技术,其具有多种补偿方式,当前,应用比较多的有固定补偿和动态补偿相结合、稳定补偿与快速跟踪补偿相结合、三相补偿和分项补偿相结合三种形式。首先,单一的固定补偿已经不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负载需求,应用固定补偿和动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能够适应多样化的负载变化,受到了电力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其次,稳定补偿与快速跟踪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满足设备工作容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再者,各种电力电子、照明家具等两相供电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用户的实际负载情况基础上,三相补偿和分项补偿的方式能够满足用电经济性的要求。
2.2先进的投切方式
智能复合开关和智能真空开关是当前两种最常用的投切开关,其中,智能复合开关能够快速的实现投切,还大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但由于其应用成本较高,因此很少使用;而智能真空开关应用低压真空和永磁的结构,也具有快速投切的特点,加上安全性较高,当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3集成的配电监测功能
所谓配电监测功能,就是将配电变压器的测量与通信功能集成起来,并用来对配电网中的线损情况进行检测,因而也被称为完整的配电测量设备。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通过配电监测功能就能够获得电网实时运行的各种数据,例如配变三相数据、电压、电流等相关信息,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4通信技术
现如今,为了使电力设备连续不断的进行使用,安装先进的监控终端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段,终端接口采用RS485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来对现场的总线进行配置,实现线路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有机结合。此外,当前电力通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通信,二是FTU通信, FTU通信则是依据FTU来完成一点多点的采集工作,进而及时将得到的数据信息传递给主站。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各种高新科技企业的出现,人们对于供电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各种生活电器的逐渐增多,电力质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先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用电需求量,还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应用智能化无功补偿技术的过程中,避免传统电力无功补偿技术的一些弊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吴立东.电子自动化补偿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9(16):48-50.
[2]魏钊.关于对电子自动化补偿技术的思考[J].知识经济, 2013,12(07):121-123.
[3]温艳艳,王玮.智能电子自动化补偿技术在低压无功补偿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 2014,24(07):45-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1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