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东部重要的雁类栖息和繁育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块生境优良、生态原始的芦苇沼泽类内陆湿地,其自然生境及丰富的鱼类资源,为迁徙雁类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地及能量补充食源。大量的雁类种群在迁徙过程中选择七星河湿地作为停歇觅食地,七星河湿地保护区成为我国雁向北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停歇地; 雁类; 迁徙路线
  中图分类号:S851.34+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430011
  1 七星河湿地保护区基本情况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北部40km处。保护区东西长30km,南北宽10km,总面积2万hm2。该保护区自1991年被宝清县政府定为县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双鸭山市人民政府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命名为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因保护区指示物种白琵鹭繁育量超过全球的5%,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中国白琶鹭之乡”。2011年8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 七星河保护区优势特点
  七星河湿地是三江平原经40余年开发后保留下来的生态系统原始、典型、齐全的内陆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自然性等特点,也是黑龙江省保留比较完整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湿地进行全缘封闭式管理,杜绝了一切人畜干扰,保护区权属明确,为管理带来巨大便利。区内湖、泡遍布,均保持着比较原始的自然状态。由于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水禽在该地区繁殖,并成为多种旅鸟的迁徙停歇站[1]。其丰富的湿地资源,也为多种冬候鸟创造了良好的取食和棲息场所。
  3 七星河湿地雁群监测
  从2013年至今,为更好地保护及了解迁徙来的雁群,保护区工作人员对雁类开展了专项监测。
  监测方法:2013—2018年,根据雁群迁徙规律,于每年3月20日—4月30日、9月10日-10月10日进行1次固定样线调查,野外调查时间为上午3:30—7:30、下午15:00—18:30,调查以徒步及撑船为主,监测统计样线范围内的鸟群种类及数量,调查鸟类巢区及觅食地生境。调查过程中,主要是使用望远镜、无人机、照相机等设备记录。鸟群个体少的,采用直接计数法对鸟群进行统计,鸟类种群数量过大的,采用估算法对种群数量进行统计。
  监测结果:经保护区科研人员连续多年的野外监测,监测到在保护区停歇觅食的雁类种群主要是白额雁,监测数据如表1。
  另外,近些年科研人员还间断性的监测到豆雁、灰雁、鸿雁在保护区停歇觅食。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地理优势及原始生态优势是众多珍稀和濒危水鸟种群的繁殖地,同时也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停歇地及能量补充地。其中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迁徙雁鸭类具有国际重要意义,根据监测数据显示,雁类在七星河湿地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4 雁类在湿地内的生活习性
  七星河保护区科研人员多年来的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内停歇和繁育的雁类均有各自的生活习性。旅鸟的白额雁:白额雁作为迁徙鸟,每年春季大约在3月10-20日开始在保护区出现,4月1-3日达到规模集群,种群数量多达13~15万左右,在七星河湿地内沿流域活动,且活动极为规律。白额雁以植食物为主,每天早晨约3:30—6:30从实验区飞往周边的农田内觅食,觅食后立即返回到保护区内休息;下午15:30-18:30再次飞往觅食地,觅食后再次返回。地点较固定,且选择在实验区内的河流附近过夜。多年的监测表明,白额雁群在七星河保护区内的停留时间约为30d左右,5月份会陆续北迁。在七星河湿地能量补充后途中将不再停歇,直接飞往繁殖地;相伴迁徙鸟。监测表明大规模的白额雁迁徙种群中,有不同种类雁相伴迁徙,主要有小白额雁、豆雁和雪雁(迷鸟),且同白额雁一起觅食休息;繁育的灰雁、鸿雁。七星河湿地有着优良的生境,连绵不断的苇丛和星罗棋布的泡沼为众多鸟类的繁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监测表明2015年6月繁育鸟灰雁4对、鸿雁6对(17只);2016年灰雁6对(8+4只)、鸿雁3对(7只);2017年灰雁8对、鸿雁3对(其中一对携幼鸟6只);2018年灰雁10对(8+3对)、鸿雁3对(其中一对携幼鸟4只、一对携亚成鸟2只)。繁育鸟选择的繁育地处于湿地实验区重沼泽地内,人迹罕至。
  5 七星河湿地近年来针对雁群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迁徙而来的雁群,七星河湿地工作人员开展了许多针对性的保护工作。为保证保护区内的候鸟安全,湿地管护人员和科研人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对保护区内强化进行科学的疫源疫病监测,管护人员和科研人员全天候、全区域进行巡护监测,快速发现和处置区域异常;根据白额雁种群逐年增多的现象,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周边农户达成协议,签订合理的补偿政策,让农民在秋收后不清理收地残渣及延迟到次年春进行整地,确保秋收残渣为春季迁徙雁群提供大量食物,以达到为众多迁徙鸟类补充能量的目的;在适当区域和适当时间,采取人工投食的办法,解决春季回迁鸟食物不足的情况。每年保护区科研部门和社会志愿者都会在鸟类回迁期人工投食玉米类食粮1500kg;加强鸟类保护宣传。春季鸟类回迁期,保护区管护和科研、宣传部门组成宣传队伍,深入到周边社区进行爱鸟护鸟的宣传,提高社区民众保护湿地、爱鸟护鸟的意识。
  6 综合分析
  黑龙江宝清七星河湿地保护区是我国东部三江平原保留下来的一块生境优良、生态原始的芦苇沼泽类内陆湿地,其苇草连绵、泡沼密布的自然生境及丰富的鱼类资源,为迁徙鸟和繁育鸟提供了重要的能量补充食源,也使七星河湿地成为鸟类栖息繁育的天堂。大量的雁类种群在迁徙过程中选择七星河湿地作为停歇觅食地,特别是在迁徙高峰期,众多雁类停留在保护区湿地内逐渐由几天变成几周或近2个月,有较少一部分还选择在此繁育,因此七星河湿地保护区成为我国雁向北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鸟类选择七星河作为停歇觅食地的原因主要有2个:在迁徙过程中需要大量食物补给,以提供长途飞行所需的能量,七星河湿地周边及实验区内的农田能够很好地满足此项需求;七星河能够为其提供十分安全的停息地,雁类甚至对很小的干扰都非常敏感,即使在广阔的湿地出现1个人也将会阻止一群雁在保护区内降落。保护区全缘封闭式管理,在保护区缓冲区及核心区内完全无人为干扰,可满足雁类停歇。雁类在未受干扰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觅食和休息,利用实验区和保护区外围的区域作为觅食地。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很好地满足了雁群在迁徙过程中选择停歇觅食地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崔守斌, 张翼翔. 试析湿地生境优良转化的特征[J]. 农业与技术, 2017(22):23-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4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