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波普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波普艺术在美国得到空前的发展以来,它一直随着时代的脚步,发展成为二十世纪以来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使艺术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内心创作出符合商业时代的艺术产品,而且使普通的民众能够欣赏的了原本遥不可及的艺术,大众化与重复性应用的表现形式更是受到众多艺术家的追捧,我们在园林景观、游乐场、各式各样的广场等公共空间中随处可见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公共艺术品,足以可见波普艺术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从中国公共艺术中波普元素的表现及其运用,以及它对当代公共空间中作品的借鉴意义与局限性两方面进行介绍,最后提出了在公共空间中对局限性、消极的“波普文化”进行重构。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化;商业化;重复性;公共艺术
  一、中国公共艺术中波普元素的表现及运用
  最初,波普艺术仅仅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产生的一种拼接艺术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商业的繁荣,它逐渐发展成为商业设计中的一股新鲜血液。波普艺术通过商业化手段将各种绘画设计进行重组、拼贴集成、机械复制应用到时装、家具、建筑等之中。
  波普元素的艺术表现
  波普艺术作为流行文化的代表展现了一种剪切、拼贴的艺术美,夸张、不合比例,复制性而大众化,混杂性、色彩绚烂等艺术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已经成为了波普艺术的标示词。无可否认,波普艺术已然成为现代艺术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众所周知,波普艺术是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具象形象通过夸张不合比例的拼贴集成,机械复制设计后,置放于公共空间中,得以让普通民众能够随时欣赏,根据自身的经历赋予这些公共艺术品有别于创作者的全新的观念与内涵。足以可见,在现代公共艺术中,引入波普艺术的元素,可以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鲜明的色彩,在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之间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公共艺术形式。
  公共空间中波普元素的运用
  波普艺术的出现,让处于高高在上的艺术开始走向生活,它化解了生活与艺术的鸿沟,使艺术商业化、大众化。并且受波普艺术影响的位于公共空间的景观或雕塑作品都深深植根于平民大众,呈现出的效果更加平易近人,不艰涩,不让人费解。无论是处于香港维多利亚港霍夫曼的《大黄鸭》还是草间弥生的雕塑作品《盛开在广州的花》亦或是园林的设计都鲜明的表现了波普元素的运用。
  2.1 霍夫曼采用波普艺术的手法,将生活中常见的黄鸭仔夸张扩大化,加以新的材质,创作出一只巨型橡皮鸭。自其诞生以来,至今已先后造访了数十座城市,所在之处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更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效益。在世界各地的展览中,大黄鸭一直处于万众瞩目的地位,受到众多粉丝的热捧,它也毫不吝嗇的将自身的欢笑与惊喜带给所有人,然而这正是与霍夫曼的创作初衷实现了极大的吻合。霍夫曼创作出夸张而大众熟知的大黄鸭更多是希望可以安抚人们的心灵、放松心情、无国界之分、没有任何政治内涵、不歧视任何人。这一波普艺术的呈现不仅平易近人而且表达的效果让人通俗易懂,更是加剧了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喜爱。
  2.2 草间弥生在中国创作的最具波普艺术风格的雕塑作品《盛开在广州的花》矗立于广场中央。这一公共艺术鲜明地表现了草间弥生“波点女王”的称号,在本次雕塑作品中,我们能看出色彩的搭配非常艳丽,雕塑上的原点进行无限的复制,采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将花朵追求旺盛的生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每一位欣赏者都能切身感受到草间弥生对艺术的坚韧与执着。
  2.3 随着波普艺术的兴起与发展,逐渐对传统园林的设计产生极大的冲击。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可简单地概括为形、质、色上的精神体验。在“形”上的突破,“质”上采用夸张、变形、扭曲的表现手法,“色”上使用艳丽色彩抽象化,颜色选择基本趋向于色相的对比。正如托弗尔·德莱尼设计的多个康复性花园一样:色彩丰富而艳丽的花园,奇异造型的椅凳,众多造型形态各异的动物引来无数孩子的玩耍,整个花园的色彩鲜亮而积极向上,对患病孩子们的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波普艺术在当代公共空间中的借鉴意义与局限性
  幽默风趣的创作主题,贴近现实的艺术元素,“拿来即用”的表现手法,通俗易懂的作品含义,极具冲击的视觉效果等这些波普艺术中鲜明的艺术特点对我国的艺术大师、园林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解放了人们传统根深蒂固的思想,让艺术处于公共空间中与大众近距离接触。如艺术大师将鲜明的个人风格加入一种关于视觉语言的演变,重组、拼贴集成、机械复制,将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尝试大胆混搭创作出精彩纷呈的公共艺术品。园林设计师采用原色调,加入抽象的语言并且使用商业媒介介入,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园林设计。受到波普艺术的影响,设计师大都从平日生活中寻找灵感,采用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唤醒人们对城市以及生活的另一种记忆。
  波普艺术逐渐成为当今年轻人追捧的时尚对象,以其超炫的色彩表现张扬的个性,将日常实物赋予新的时尚元素。然而,在公共空间中大众化、混杂性等波普元素的加入,使作品本身呈现出的喧嚣与肤浅,让人们在满足好奇心理的同时也很容易对作品产生厌倦。新时期的一些公共空间设计中,虽然加入了很多波普元素的优秀设计理念,但是更多的作品则呈现出过于形式化,为了纯粹的搞笑而故意设计成奇形怪状,没有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这样的设计不仅忽视了波普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没能发挥出公共空间应该带给大众的功能。而且在一些比较严肃而纪念意义较强的园林中,用到波普艺术的手法还是少之又少;相反是在城市公共空间,商业街等娱乐场所中引入波普艺术的元素居多。
  三、重构公共空间中“波普”文化
  公共空间是人们生活的载体,艺术家带着对公共空间的认知框架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伴随商业时代的到来,波普文化本身呈现出的喧嚣与肤浅极其让人们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为使波普艺术与公共艺术得以进一步的结合发展与得到大众的认可,对公共空间中的“波普”文化进行重构势在必行。
  随着波普艺术有序而深入的渗透,波普文化确实缩减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那么在受波普元素重组、拼贴集成、机械复制、夸张、不合比例、混杂性、色彩绚烂等艺术表现形式影响的前提下,要有舍有取,并以当今商业时代特有的语言与审美认知重塑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使其含有当代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而不是不加以思考,一味地机械复制,表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这样的作品矗立在公共空间中只会是一时的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但本身没有所要传达的思想,很快便会让人们遗忘。对公共空间中“波普”文化进行重新解构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体审美认知与审美体验创意化的变革,还为公共文化空间中的现代重构贴上了视觉时代的时尚标签。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6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