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0名初、高中生胸痛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了解初、高中生胸痛的基本情况,并对胸痛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胸痛的诊断水平,缩短诊断时间,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提高对初高中生胸痛的关注以减此类情况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8年3月1日~2018年4月1日,采用整体分层抽样,对锦州市内两所高校学生的胸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选入90名胸痛学生,其中男38名,女52名。结论 经调查显示,初、高中生除了与身体疾病有关之外,还与不合适的课桌椅子,不规范的坐姿,强大的学习压力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有一定关系。分析各因素原因以促进初、高中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胸痛;原因;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3..02
目前初、高中生以胸痛就诊率有上升的趋势,甚至影响高考,给患者及家属造成较大精神及经济负担,哪些病因导致初、高中生的胸痛,引起了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根据初、高中生这一群体的特征,胸痛的原因可能为不正确的长时间学习坐姿,玩游戏、手机时间过长,个子生长过快,与长久未变的配套座椅高度不匹配等。目前,大量证据显示胸痛常常与精神异常特别是与抑郁障碍有关备受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数据
选取2018年3月1日~2018年4月1日通过问卷调查从锦州两所高校总调查学生339名,其中胸痛的人数为90名(男38名,女52名)不胸痛的人数为249名(男116名,女133名)。年龄13~19岁。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采取整体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锦州市内两所中学(锦州中学和锦州第四中学)以班为单位调查,发现胸痛症状发生的学生。
(2)对以上学生门诊检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生化检测及运动试验,除外器质性病变者,应用Zung抑郁自评表(SDS),确定抑郁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
对象。
(3)数据整理,探讨高中生胸痛与抑郁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生机制。
2 结 果
本研究共入选90名胸痛同学,平均年龄15岁,男生38名(42.22%),女生52名(57.78%),下面是针对各个可能原因的具体分析。
3 讨 论
(1)根据结果,胸痛同学共90名,由胸部外伤或疾病引起的有5名,占5.56%。胸外因素引起的胸痛占很大比重。(桌椅高度不合适:28.9%,坐姿不规范:63.3%,个子长得快:30%,学习压力:57.8%,心理因素:28.9%)坐姿不规范和学习压力是引起胸痛更主要的原因。单一因素引起的胸痛所占比例很小,大多数胸痛都是由多因素联合作用引起的。
(2)根据数据,高一高二高三,胸痛人数逐年增加,分析因素,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造成胸痛的人数增长更多,对胸痛的影响更大。其中,女生增加更快,可能与其抗压能力较差有关,建议老师和家长多与其谈心交流,排解压力。
根据数据,初一初二,胸痛人数逐年增加,学习压力对胸痛的影响更大。综上所述,学习压力是引起初高中生胸痛的主要因素,社会和家庭方面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劳逸结合,身心平衡发展。
(3)身高生长过快及高度不合适的桌椅可能会引起
胸痛
青少年对营养的摄取量逐渐增多,生长发育速度变得快速。但是由于青少年骨骼的弹性和韧性都非常大,肌肉收缩与调节能力差,关节活动度及保护性均不及成人,所以如果长时间使用不合适的课桌椅,再加上坐姿不正确,就会使青少年胸,背部疼痛,骨骼变形,甚至是畸变。[1]
(4)社会心理和精神因素与青少年的胸痛有关系
随着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增大和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心理疾病日益增多。国内周仲华等报道,诊断为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占所有就诊人次的14.4% ,其中抑郁症、焦虑症或焦虑状态位居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前2位。焦虑和抑郁均可伴随躯体化障碍,出现胸痛等症状。
大量证据表明,胸痛与抑郁障碍和情绪变化有关。情绪抑郁时,大脑功能失常,致使植物神经调节发生紊乱,引起儿茶酚胺类激素的释放紊乱,导致心血管痉挛,心肌缺血缺氧发生胸痛[2]。且青春期青少年尤其是处在特殊生理发育期的女生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其胸痛的病因多属于心理,精神源性的可能性比较大[3]。焦虑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4]。
4 结 论
经调查数据显示,胸外因素是引起初、高中生胸痛的主要原因,其中,不规范的坐姿和学习压力过大更为突出。目前,学校所使用的多为可调节桌椅,但此功能未被重视。所以,应加大对此的关注和宣传,引导同学们将桌椅调节到适宜自己的高度。再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地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心理因素(情绪及压力)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故在临床诊治中,医生应加大对其心理因素的了解与关注,而不仅是只关注器质性病变。
参考文献
[1] 齐齐哈尔市甘原县卫生监督所.学校课桌椅的高度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J].健康世界.2016(09).
[2] 周仲华.中国全科医学,2012.
[3] 黄矿生,邓菊花,医学信息,2012.25(06).
[4]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5-106.
本文編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0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