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内容。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给高校政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体现,作为我国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点输出机构,高校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视,以培养出具有更高思想政治水平的综合性社会人才。对当前高校政工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    键   词]  高校;政工隊伍建设;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182-02
   高等学校的政工队伍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加强高校政工队伍建设是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校思政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的必然路径,人才则是推动我国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点培养机构肩负着十分重大的教育责任。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我国高等院校政工队伍建设正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为确保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重视政工队伍建设工作,并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高校政工队伍建设现状
   (一)积极性表现
   高等教育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政工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1]。政工队伍的引导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要想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政工队伍作为保障。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步,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也收获了较为理想的成果。随着社会对全方位人才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高校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现如今,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政工队伍,同时也实行了相应的培训政策以加强成员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大大提高了高校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二)消极性表现
   新的社会就业背景下,高校的教育中心更加侧重就业率的提升,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往往更加重视,导致其他方面,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被逐渐忽视,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政工队伍的建设作用,使政工队伍建设积极性大大降低,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德育素质下降,也降低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精神文明建设是高校整体学风和办学理念的象征,只有在良好精神文明环境的熏陶下,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提高,从而更加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发展需求。
   二、高校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政工队伍建设规模的缩小
   当前,各大高校的招生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对高校师资力量、教学硬软件设备、校园生活环境、办学资源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为学校创造更多的经营收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师资缺乏、设备短少、资源有限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同时也导致高校思政工作队伍逐渐萎缩,高校政工队伍建设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和问题。试想一下,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规模却日渐缩小,那么思政教育需求与思政教育工作之间必然难以实现供需平衡,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自然难以有效开展。
   (二)网络影响力的增强导致思政工作主导能力降低
   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网络教学设备的增多和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打造大大改善了传统滞后的、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改善了高校教学条件,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效率,然而也给高校政工队伍建设增加了工作难度[2]。其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依赖于网络应用,通过网络平台,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进行言论表达和社交活动,并获取更加及时的、丰富的、新颖的信息,而这些都是政工队伍成员所无法满足的。其二,部分高校的政工队伍干部自身对网络技术的适应性不高,不会灵活运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工作方法滞后,且难以对网络平台当中的不良信息进行筛选和监控,使消极信息泛滥,政工队伍的主导权逐渐丧失。
   (三)思政工作的空间转移
   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转移是新时期高校政工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转移指的就是间接性教育管理空间的日益凸显与直接性的教育管理空间的萎缩[3]。一方面,由于高校招生人数的激增和学校生活环境的社会化发展,学生政工干部在工作当中越来越难以实现面对面式的直接交流,进行直接性现场教育的机会逐渐减少,众多的工作信息如任务布置、检查安排、考核通知等无法及时传播到学生当中,即使是在学生大会当中,也难得全员到齐进行一次完整的面对面沟通。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深化改革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越来越广,政工团队的管理工作更加难以顺利开展,很多的工作内容都是通过其他学生或间接性形式进行。
   (四)学生自由空间的扩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同时,学校自由化制度也逐步得到了推行,比如,学分制的推行、专业自选、主修选修并行等,教育制度的多样化、灵活化发展充分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彰显了学生的自主权,实现了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学习,大大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学校制动管理权力的弱化,使政工队伍工作难以充分在教育管理当中发挥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约束力大大降低,学生即使表面接受政工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很少真正落实到实践生活当中去。    (五)政工队伍的建设质量问题
   现阶段,高校政工队伍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且高校正在逐步进行各项教育体制改革,倘若高校政工队伍不能结合实际发展变化,对自身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也不积极探寻对策以适应政工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那么高校政工队伍的建设质量必然大大降低,甚至被新的思政教育管理方式所取代。一方面,高校学生事务比较庞杂,政工干部工作比较繁忙,鲜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业务强化,对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和手段掌握不及时;另一方面,高校政工干部的职称晋级非常困难,且劳动报酬较低,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三、高校政工队伍建设的改进策略
   (一)转变工作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政工队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跟上形势变化所导致的[4]。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工作是统御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在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政工干部的绝对主导地位被打破,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到底,因此,高校政工队伍建设也应当及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教育方针的号召,树立新的建设理念,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政工干部要明确现代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固有的强制性的教育管理方式,如加大思想政治理论宣传、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活动等,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加深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二)更新管理模式
   首先,高校政工干部要及时转变思维模式,努力改变现有被动的工作局面,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的限制,进行思维发散和开放式管理模式研究,积极探寻新的工作路径。针对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大学生群体,高校政工干部大可不必实施“全包”政策,如此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又难以起到理想的工作效果[5]。过去的干预式管理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反感,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自我管理权力受到了限制。因此,政工干部要以开放式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管理,提高对学生自我管理的认可度,给予学生充足的信心,再适当地加以辅导,提高工作效率。
   (三)创新工作方法
   新的教学体制须实行新的教育管理方法,高校政工队伍建设更应如此。首先,政工干部要强化自身的工作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实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个人教育管理能力。其次,要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能够正确认识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样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以广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以及超前的理念实现对教育管理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明确工作思路,及时掌握更多政策信息,掌握工作主动权。最后,树立“危机意识”,实施相应的预警对策,建立完善的政工预警系统,对不良事件的产生进行有效预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四)提高自身工作素质
   一方面,高校政工干部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建设,加深对理论政策的研究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成为党政思想的传播者和党建政策的执行者,引导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使教育管理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另一方面,政工干部还需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对现代化管理技能的训练,切实促进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完善管理政策
   高校要实时根据形势的变化需求,积极探寻和完善政工队伍建设指导政策,建立健全政工干部培训机制[6]。同时,实行长效发展战略,提高政工干部福利待遇,落实晋升制度,为高校政工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参与到政工干部队伍中来,壮大高校政工队伍。
   针对当前高校政工建設面临的困境,高校应当及时转变政工队伍建设理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完善指导政策,同时政工干部也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工作素养,积极探寻和创新教育管理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形势的改革变化,提高工作成效,提升高校政工队伍建设质量,为中国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更加优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昭.高校政工队伍建设困境和突破刍议[J].亚太教育,2016(5):30.
   [2]张静.高校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9):102-103.
   [3]梁楚晗,文志娟,农雁淇,等.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浅析[J].大学教育,2015(5):19-20.
   [4]曾湘衡.高校政工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理路[J].科技风,2015(10):242.
   [5]毛毓.新时期大学政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6(19):62-63.
   [6]崔长欢.关于加强高校政工队伍作风建设的思考[J].赤子(中旬),2014(4):42-43.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3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