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非遗”文化传承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所积累起来的深厚文化积淀,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地方性高职院校在“非遗”文化传承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还存在着诸多难题。结合高职院校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对高职院校“非遗”文化传承路径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高校“非遗”文化传承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关    键   词]  “非遗”文化;现代学徒制;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234-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是人类的“活态灵魂”和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地域文化的特有资源和文化宝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承受了巨大冲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进”。我国有五千年的漫长文明史,在这期间所形成的优秀文化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地方性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上更是有着地缘、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当前,高职院校在“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取得了初步成果,诸多高校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发挥文化和人力资源优势,营造非遗传承氛围,在推动政府和社会积极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如组建学生社团,营造“非遗”文化氛围;开设相关选修课,树立学生“非遗”传承责任意识;走访“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等。一方面,这些探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相应成效,加强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营造了良好的“非遗”传承氛围;但另一方面,这些“非遗”传承模式还存在许多现实难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非遗”文化传承存在的困境
   (一)活动形式单一、覆盖面太窄
   我国高职院校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方面刚刚起步,多数缺乏经验,如“非遗”社团所开展的“非遗”类活动大多以展览、讲座形式展开,很少能达到交流和互动效果,活动形式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另外,社团活动一般只是在校内开展,且多流于形式,覆盖面太窄,活动结束后也缺乏材料的收集和总结,导致“非遗”文化的宣传教育效果难以实现。
   (二)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兴趣缺乏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特别是新时代的年轻人对传统的民族文化了解越来越匮乏,年轻人被新时代的新产品、新技艺所吸引,对传统文化兴趣缺失。高职院校大学生也一样,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非遗”文化的相关选修课程,也邀请了“非遗”传承人担任授课教师,但这些课程大多不成体系,只能让学生对“非遗”知识有一些基本认识,甚至部分学生并非真的是对课程有兴趣,而只是为了获取学分。如何提高“非遗”文化的校园宣传氛围,扩大宣传覆盖面,真正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吸引到“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中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合作交流不深,难以形成有效传承机制
   文化和传承是密不可分的,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一定要依托地方特色,与地区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校地合作优势。而当前校地“非遗”文化交流合作层次大多较浅,如何通过相应措施,把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和地方“非遗”文化企业引入校园,并把他们所拥有的技艺以课程教育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把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和“非遗”文化的传统传承机制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上的一大难题。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非遗”传承中的优势
   高职院校特有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点的项目化教学,“学中做、做中学”的授课方法,对于“非遗”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传承方式相比,现代学徒制一方面突破了师傅和徒弟、教師和学生单一的主体利益关系,另一方面既偏向直接实践经验的习得,又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效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序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由此来看,通过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对传统学徒制和职业学校教育传承的有机融合,在“非遗”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促进“非遗”传承主体的多元参与
   相比于学校教育和传统学徒制传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把政府、企业和学校等紧密联合在一起,打破了以往单一培养主体的局限性,成为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重要手段。首先,政府的高度重视为“非遗”传承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后盾。其次,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使现代学徒制在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上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也规范了企业在“非遗”传承中的主体地位。调研发现,当前职业院校基本都在积极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校企双方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可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有利于高校和企业共同确定招生计划、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促进“非遗”传承主体的多元参与。    (二)有利于“非遗”传承教、学、做一体化培养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的交互学习,有效克服了单纯学校教学和传统学徒制传承仅有训练的弊端,有利于非遗传承“教、学、做”一体化培养。
   首先,现代学徒制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突破教室或工作作坊的局限性,一方面,可以把课堂教学实践搬到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和技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校内实训环境中融入企业管理模式,增强教学过程的现场性。
   其次,将教学和顶岗实习紧密结合。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理念是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联合培养的双轨制;初岗见习,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实习分段式;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学习场所滚动式来实行工学交替的,这种交叉的技能和理论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学徒制“怎么做”以及学校教学中“为什么做”的问题,使学校的专业理论教学知识和企业的岗位技能训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最后,言传身教密切衔接。“做中学”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教学方式,“非遗”传承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与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交流进行传、帮、教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缔结深厚的师徒情感,这种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有利于非遗传承的融会贯通
   古语有云:“技进乎艺,艺进乎道”,会通以求超胜。“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技”和“艺“的传授,更是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道”的传承,所谓“道”,可以归结为我们所提倡的“匠心”精神。它既包括技艺传承人对自己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也涵盖对所从事职业的承诺、道德和智慧。我们所追求的“非遗”传承正是这种“匠心”精神的传承。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让学生从以往单一的训练模式中和教学中走出来,在技艺传授过程中融会贯通,嵌入文化创意元素,有效唤醒了人的创新实践能力。让“非遗”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发展和创新,这是现代学徒制“非遗”传承模式的重要优势。
   三、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非遗”传承路径探索
   (一)依托地方“非遗”文化,开设“非遗”专业课程
   “非遗”传承不能脱离地方特色,高职院校作为服务地方,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根据地方特色,开设相应的专业,将“非遗”文化纳入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来。如可以根据地方文化优势,开设陶瓷烧制、刺绣、剪纸、盆景制作、酿酒、宣笔工艺等各类“非遗”文化专业,采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将相关企业或车间引入校园,由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和师资力量,由学校提供场地、人力资源和管理等,建立校内“非遗”文化实践基地,不仅有助于提升校园“非遗”文化氛围,提高学生“非遗”文化认知,扩大就业面,更有利于节约企业成本,实现校企合作共赢。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相应的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其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提升教师“非遗”知识,将“非遗”传承融入育人全过程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力量,然而很多教师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对“非遗”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学校要做好“非遗”传承工作,教师是重点。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实地参观、调研等形式,提升教师“非遗”文化素养。而教师掌握了“非遗”的相关知识,加上“非遗”文化本身的亲和力和趣味性,教师就可以找到“非遗”文化和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契合点,从而通过游戏、课堂展示、实践基地授课等形式,把“非遗”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中。譬如,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课程中;将传统运动项目、五禽戏等内容融入体育及中医课程教学;将传统的建筑文化融入建筑工程专业课程等。将“非遗”传承理念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高校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地区技术优势进行整合,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培养是“非遗”传承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通过专业课程建设、主题融入、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手段将“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实践模式与现代学徒制中的培养方式、实践培养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借助现代学徒制中学校与地区深度合作的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有效、更专业、更有序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宋本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北京漆雕为例[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2]刘晓,徐珍珍.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内在机理与功能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11-17.
   [3]杨小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9).
   [4]周俊辉.高校“非遗”传承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效性研究:以浙江高校27个相关基地建设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6(1):99-104.
   [5]王丹丹,劉慧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58-160.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3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