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项目的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基于项目的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可以是多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课程内容,分工合作,也可以是同一班級的学生分工合作,涉及在协同教学中对学生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灵活整合优势教学资源,便于多课程找到有效的结合点,便于教师的执行,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多课程;混合式教学;协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92-02
   一、引言
   虽然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是传统课堂教学仍然会出现学生玩手机、交头接耳、睡觉等现象,很多学生不能配合教师的教学思路,课堂参与度不高[1]。另外由于课时有限,课程内容拓展难,更难以开展个性化教学。因此,学生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常常毫无头绪或者以偏概全,教师也感觉力不从心,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发展,很多高校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2-3],混合式教学灵活有趣,学习方式丰富多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针对联系紧密的课程群,学生对课程间相互联系掌握不充分,灵活应用存在困难,影响今后的职业发展。
   基于项目的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模式[4-5],不是把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简单混搭和叠加,也不是多门课程简单地拼凑,而是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打破课程间的壁垒,通过项目将多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的相关内容有效结合,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其本质是多种教学理论、教学方式与策略的有机融合,是多门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是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一种新尝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模式。
   二、高职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模式实施理念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基于项目的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项目的选择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与从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2)从学中做,从做中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让学生“会学”“活学”,提高学习质量。(4)改变评价机制,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评价机制要与教学活动相适应。
   三、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模式实施
   (一)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找到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点,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可以把两门以上的课程通过一个主题联系起来,将课程内交叉部分或者相关部分进行协同教学,其余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原有的大纲进行教学。只要课程间有联系紧密的课程都可以进行,既能发挥教师团队力量,又能发挥教师的个人教学魅力。例如,以“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的编写”这一主题可以把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概预算、CAD绘图等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这就涉及多门课程。
   项目选题时,特定问题的选择要注意三点:(1)项目尽量将企业真题和行业最新动态引入教学,让学生处于真实的项目环境中,得到实际锻炼;(2)要具有典型性、创新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既能满足学生日后岗位工作需要,又能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准备;(3)要有一定难度,增加课程间的综合应用内容,让学生积极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面对所承担的任务,感到知识不足时,就会展开针对性的学习,特别是当需要涉及其他学科、其他课程的知识时,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库,还可以借助同组其他成员的帮助,快速学习。反之,项目难度降低,学生单独即可完成,失去小组合作的意义,学生参与度降低。
   (二)教学活动设计
   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将多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混合,根据教学安排,可以是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分工合作,也可以仅是同一班级学生分工合作,针对特定问题设计项目进行项目教学,让学生对授课内容随学随用,明确岗位职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过程中虽然细化具体的任务与分工,也要求学生对项目进行整体把握,完成各项任务与分工后,要及时进行自我评价与监控。还可以引入赛事活动,让学生协同合作进行项目竞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媒体
   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作为有效补充。教师可以借助QQ群、微信、多种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进行教学辅导,开展知识拓展,最终将课堂知识与拓展知识应用于项目。
   (四)教学评价
   基于项目的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模式,既要考虑混合学习的特点,又要考虑项目教学的特点,需要体现“以学为中心”的评价机制,需要采取过程与目标并重的评价方法,可以从项目期间学生知识接收、项目总体完成情况、个体知识的改善、学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四、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政策保障
   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单凭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分工合作,若仅仅依靠教师的自觉性逐步探索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相应的政策很难保证教学效果,更谈不上远景展望了,学校需要立足长远,改变现有管理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加大教学工作所占的考核比重,加大教学工作职称评定中所占比重,提高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同时为教学改革提供便利,基于项目的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主要涉及以下几点:(1)学校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安排、教学资源供给等方面给予支持,方便教师进行课程改革。(2)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课程需要依托专业课程建设,需要完善培养方案,适当调整课程教学时间安排。(3)为教师制作专业视频、课件提供帮助,以建设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
   (二)明确团队职责
   协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课程定位、分析课程特点、分析学生需求、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实践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项目的设计、实施、学生的评价,都需要要教师之间能充分沟通、交流与配合,明确各自职责与分工。一旦出现分工不均、职责不明、互相推诿,势必会严重降低团队效率,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任何团队要想达到高效,都必须做到职责权限和工作范围明确。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拓展内容,综合应用多科学知识,因此需要学生课前预习准备、课后归纳总结,要求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强,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若学生还停留在传统的被动接受的状态,那教学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收获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监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微信、QQ等公众平台推送的学习资源很少,理工类的教学资源更少,知识深度也不够,并且缺少必要的梳理和评价,很难满足专业课程辅助教学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尽量将专业知识、学科知识与工作岗位实际案例、时政要闻、生活百科等密切结合,尽量让教学资源生动有趣、系统、科学,还可以借助虚拟实验室、虚拟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训练。
   五、结语
   目前,协同教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教师的协同,笔者提出的基于项目的多课程混合式协同教学可以是多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课程内容,分工合作,也可以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分工合作,涉及在協同教学中对学生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协同教学改革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灵活整合优势教学资源,便于多课程找到有效的结合点,便于教师的执行,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师生实时互动,进行知识探讨,提高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洁.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18):94-95.
   [2]曾爱斌,陶星名,姚华珍.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8(18):1-3.
   [3]李辉,何玉玲.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140-141.
   [4]马列,张瑛,王丽君.基于多课程协同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55-156.
   [5]吕萍,慕芬芳.基于项目的多课程协同教学理念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71-175.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3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