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好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充满磁性:高远、博大、幽深、厚重、多彩,师生畅通,情理交融,意境和谐,既要精心装点“内环境”,也要精心打造“外环境”,每一个细微处都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渗透和映射,窗里窗外都是数学的“影子”,课内课外都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身处在这样的磁场中,数学是迷人的,学生是迷人的,而与此相关的数学学习人生也是迷人的。自然,这样的“磁场”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保驾护航。那么,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多媒体在其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呢?
  一、兴趣聚焦有保证
  高效的数学课堂应当“走出自我欣赏的陷阱,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如何“把学生放在首位”呢?毋庸置疑,让学生肯学、爱学、乐学,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体贴和负责,才是“放在首位”的应有之义。通过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水一样“载歌载舞”的高效课堂;利用教育云平台改变教学呈现方式和知识的演绎过程;通过“网络化、数字化、情境化”打造摇曳生姿的数学学习新时空……这一切都为学生的兴趣聚焦创造了条件。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笔筒、火腿肠、下水管、蜡烛、墙柱子、荧光棒等圆柱体形状的物体,接着,再用多媒体动态箭头徐徐展开了圆的侧面,呈现出一个被特意涂成红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图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圆柱”的定义:“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图形就是圆柱。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实践证明,“声”“光”“色”耀眼登台亮相,就是点燃学生兴趣之火的助燃剂,教师应该是这种“助燃剂”的制作者、使用者和更新者。
  又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安排以下学习环节。(1)利用多媒体呈现谜语,让学生思考并猜谜:“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2)教师追问:“今天是2018年的几月几日?(9月10日)”“这是一个什么日子?(教师节)”“对!请大家回顾一下,还有哪些节日?”(3)用多媒体呈现节日,提出问题:“六一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这些节日里藏着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同学们知道吗?”
  毋庸置疑,节日就藏在平常的生活中,把它从记忆中找出来,从岁月长河中找出来,需要兴趣的激发、热情的聚焦和注意力的集中。而这一切需要多媒体的保驾护航。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在头脑中熠熠生辉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日子,而是与这个日子有关的生动的、令人难以忘怀的情境和细节。鉴于此,给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配一些动态画面呈现出来,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之后教师再引领学生向知识的深处挺进也就水到渠成。
  二、难点攻克有保证
  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快速攻克难点,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件值得付出且高兴的事情。“分岔之处需拨之,阻塞之处需疏之”。的确,利用多媒体技术必将轻松地突破难点重点。当学生把那些晦涩、难懂、复杂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内容时,心中充满了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其中找日历、找月历、找年历等,都有一些“拦路虎”需要解决。对此,教师通过多媒体把有关年月日的资料补充于课堂教学,从信息资源、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就能轻松且高效地解决难点、突破重点。如,每隔四年才会出现一个二月有29天的一个所谓的闰年。那么,如何从众多的年历和日历中找到这个二月?让学生带来2012年到2018年全部的二月?让学生掰着手指算?显然,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完全知道每隔四年就有一个29天的二月这样的知识点,单单是找到这么多年的二月份的日歷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此时,运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并排展示出2012年到2018年全部的二月,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学生找出答案后,教师将2012年和2018年的二月份用醒目的颜色标出,用直观的方式,掌握了难点。
  又如,在教学《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时,教师就可用多媒体自带的学科工具来演示,步骤清晰明白,学生也学得有滋有味,从点对点、线对线,到读度数,随意拖拽、放大、旋转,在轻松自如中突破了难点。
  再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教师通过播放学生跑步的动漫视频,让学生直观、逼真、形象地感知长度。凭借多媒体,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再现生活世界,再现局部细微情节,必将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许多的难点都可通过多媒体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让多媒体恰如其分地介入课堂,如何让多媒体“该出手时就出手”。重要的不是多媒体技术本身,而是在技术的高效介入中,重难点的解决、思维能力的提高、视域的敞开、数学本质的揭示、数学方法的积累、思想情感的交融以及呈现出的令人难忘的创造之光,才是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转变过程中所需要的境界。引领学生沉浸在这样的境界中,必将走得更远,也收获得更多。
  三、拓展延伸有保证
  “我们实施教学时,不能止于文本,否则学生的生成空间不大,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的确,仅仅“止于文本”的课堂是单薄的、苍白的、脆弱的,也是没有后续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抓住小细节进行更多层面的拓展延伸,应该在一些有意义的生成点和延伸点上展开进一步的探究活动。而这一切,同样离不开多媒体与小学数学的深度融合。关键就在于,师生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打开了通向数学王国的更多路径和通道,同时,也在于学生是否在这样的现代化信息平台中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正方形向圆的渐变过程”,进而来理解《周髀算经》中的“圆出于方,方出于矩”之本义,以此把学生的目光引向遥远的古代。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出示“古代木车、现代工厂大型车间管道、小轿车车轮”等图形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力争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教师还可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天坛、杭州玻璃穹顶、广州圆大厦建筑、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圆建筑、景德镇著名的圆形瓷器,等等,让学生想象:“如果生活中没有圆,将会是什么样子?圆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引领学生进入有关圆的更深处。教师这样的追问不仅仅为课堂“增量”“增值”,而且也为学生的认识增加了“含金量”。
  总之,多媒体让小学数学学习的“内环境”和“外环境”都变得丰厚宽阔起来,它应该成为数学体现学习科学、深度学习、具体认知、新型混合学习等方面的引路石。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和渠道,不断弥补和扩展学习的“外环境”,真正实现“为教而学”向“以学定教”的转变,真正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的华丽转身,以此打造拓展性、开放性、延展性和创新性的数学学习新时空,而身处在现代化技术中的学生,也必将得到多方面的淬炼、锻造和滋养。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会馆巷小学)
  (责任编辑 岳 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5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