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的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从创新主体来看,企业相对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言,确实是创新投入产出和创新活动的主体,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北省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本文在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河北省发展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最后对河北省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一、对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理解
  英国学者弗里曼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发明成果进行开发,然后通过销售而创造利润的过程。技术创新作为一项人类的高级生产活动,不是一个纯粹的科技的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因此技术创新必须有企业来主导。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最为紧密,比较充分的了解市场需求,因此能够准确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
  企业要想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须集成以下四个主体:①研发主体。企业要全面参与产品的研发,技术的更新,模式的转化等环节,从而保证最终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化。②成果转化主体。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成果最终的转化者和应用者。③决策主体。企业在产品的研发、技术的革新上要有重要的决策权和话语权,保证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④利益分配主体。企业是创新风险的承担者,同时也应该是利益分配的主体,这样才能给予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但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不意味著企业要承担技术创新的全部工作,应以企业为中心,实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并在其中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二、河北省发展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自身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第一,目前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匮乏,研发投入不足,研发团队不成熟,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制约了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大多数企业主要依靠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企业出资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研发的模式进行创新,相对比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的协同创新形式较少。第二,很多企业的创新内容,大多属于低端的渐进式改良型创新活动,由于企业创新资源的限制,使得研发产品的技术创新深度广度有限,附加价值较低,最终使线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二)企业创新的决策主体作用没有充分体现
  企业在产品的研发、技术的革新上要有重要的决策权和话语权,能够依据市场需要和企业战略,自主确定研发项目的目标、进度等,保证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实际上在科研项目的立项上,企业的决策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企业为创新决策主体的科研系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些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最终的立项结果、项目的研发方向和内容还是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决定。但是,专家对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能充分的了解,导致创新的研究成果与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联系不紧密,无法与市场进行对接,难以转化成生产力。另外,很多企业在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创新时,缺乏长期战略性合作的意识,只针对企业短期的技术问题进行研发,对关乎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技术重视不够,行为短期化问题显著。
  (三)产学研协同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及政府的合作过程中,尚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高校和科研机构掌握的信息资源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企业研发需要的资源、人才等,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也无法及时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流于形式。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的到来,需要建立更加完善产学研协同合作机制,但是三方在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信息沟通等很多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三、河北省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路径
  (一)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明确企业是创新的决策主体和实施主体,凡是市场导向明确的项目均由企业主导,项目的立项、目标都要把企业的需求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结合在一起,使得市场需求与研发创新的目标一致,保证研发成果最终能够转化成生产力。同时,积极构建有企业主导,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技术创新联盟,围绕企业技术需求,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开展合作研发活动,使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获得切实利益,提高企业创新的原动力。第二,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创新型人才工程实施工作,培育和发挥高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大力改革人才引进和激励制度,积极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工作。完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人员进行双向流动,实现创新资源的整合。
  (二)以企业为主导,完善产学研协同合作机制
  一般来讲,企业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三种形式,现阶段,由于我省大部分企业为中小企业,技术积累比较少,创新基础薄弱,综合创新能力较低,自主创新开展起来较为困难,合作创新模式成为我省大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创新的模式广泛开展,因此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完善就显得十分必要。企业重大技术创新的研发与实施,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建技术成果研发平台。高校可根据企业对技术创新人员的实际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企业需完善激励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
  (三)增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
  政府扶持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保障。对于企业而言,创新这种投入高、风险大经济活动,市场调节容易失效,因此政府的适度干预就是十分必要的。政府需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给予适当的引导、扶持和调控。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深我省科技体制改革力度,深化科技资源配置、人才管理等各方面改革,全面激励企业创新;通过政府科技奖励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引导和激励,通过科研经费拨付、给予补助、成果转化给予奖励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研发项目;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保护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专利技术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效保护企业的核心资源;加大财税制度改革,促进商业银行开发支持企业创新的贷款业务,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本文系保定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课题《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8ZR037);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745764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6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