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微课模式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也越来越深化,基础教学的模式也跟随时代的进步作出相应调整和改变。微课模式教学已经成为当代很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秉承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弥补传统语文课堂枯燥式教学的不足,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因此,加强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额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文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42-01
  1.微课的内涵与优势
  “微课”是当代新课标的要求,是教学实践发展新趋势,它是借助多媒体形式,记录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重要、疑难知识点展开教与学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是教学视频,应用多媒体形式来填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因此微课教学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微课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主要以概念性知识的传授为主,老师在授课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心理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搭建学生喜爱的场景,让课程充满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其实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其次,微课能够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微课的运用中,教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引导者,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来选择,有效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最后,微课可以有效突出课程重点、难点,针对性有效学习,微课教学模式将知识进行细化,单纯讲授单一的知识点,将内容简化、高效,帮助学生消化、吸收重难点。
  2.小学语文微课模式的应用策略
  2.1创设情境
  主动学习的前提是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兴趣能否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出迫不及待的求知欲,自发的去学习。小学阶段因为学生年纪都还比较小,个性好动,注意力不能快速的集中,上课之后活跃的思维不能很快轉变到课堂上。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效的语文情况十分重要,课程开始便要抓住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迅速融入课堂,积极主动探索课堂知识。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对于外观形象、色彩艳丽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图片,声情并茂,刺激学生感官,将抽象知识变得形象,更有助于小学生直观的去理解。鲜明的色彩,直观的形象,立体的动画,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情境展示中,身临其境,趣味十足,激发学习乐趣,开启学习之门,让学生变得爱学习语文。
  2.2激发热情
  小学生贪玩的个性对于学习没有热情或者热情不高是常有的事,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呢,如果只是通过老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口头表述肯定是微不足道的。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微课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教学方式。因为微课利用多媒体形式形成很强的画面感,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所呈现的文本中的角色中,通过微课的视频课件将课文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直观对知识进行理解感悟,通过微课的辅助,课堂气氛活跃开放,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变得更大更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2.3调动感官
  小学语文教学即是教与学双向活动过程,尤其加上微课的运用,整个活动过程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老师是教的过程,在课程中设置问题提问,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很快掌握重点知识。学生则是学的过程,每个人要学会自主学习,在老师对知识引导启发下,结合自己的理解深层分析来获取知识。在语文课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学习过程。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眼、口、手、脑等感官,相互协调协调,相互联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观察,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得学生进入到知识探索学习状态中。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保证高质量课堂,高质量的学习效率。
  2.4 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很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课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知识不好掌握。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将知识消化的目的。
  3.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凭借内容新颖、教学效率高的特点使得小学语文课程变得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将微课引入语文教学中,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