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农村高中生学习语文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自主学习的意义,在此基础生,详细分析了当下农村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现状,并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14-0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指明了教学侧重,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为,只有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兴趣,能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才能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需。
  教师要改变以授受为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着力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展开教学。 引发学生“想学”,然后让其在自我提高意识发展前提上的“能学”、“会学”,从而形成可持续的“坚持学”。
  一、自主学习的意义
  随着文化水平及素养的提高,高中阶段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相比较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着明显的改变。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区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学习的主动性上较以往也有所改观。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任务重,所学内容较多,简单依靠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缓解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的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1]。
  二、农村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现状
  (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够
  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并不能很好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特别初中的知识停留在初级阶段,进入高中后,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同时,学生对高中生活充满了好奇,学习状态还不稳定,造成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没有确定明确的短期目标或者长远目标。语文学科的学习是需要经过长期阅读所积累,农村学生本来接触文学类的书籍机会较少,所以并没有形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文学知识积累不充分。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阅读、写作及品鉴方面的能力,学生对语文兴趣不足,主观能动性较差,语文水平难以提高。
  (二)自我控制力较差,时间管理不科学
  高中学生学习主要以自学为主,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和督促者。教师布置的作业寻找捷径,照抄其他同学的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的懒惰,同学之间的聊天,玩手机等陋习导致学生不能专心于学习中。学生不能主动去寻找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依赖老师,一切按照老师的安排学习,不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不能调整好课堂与课余时间的关系,就出现了课前不预习,课中不认真,课后不复习等不良现象。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教师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被动地读、听和写,这就会严重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所以,教师要缩短讲析的时间,把课堂交给学生,相信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教师可将将课文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只将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知识精讲,其余的部分由学生自主地探究,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与同学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总之,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高中语文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自主学习非常重要。因为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个悟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知识产生应有的质疑,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通过教师的讲解将问题更加深入地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问,并进行解答,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固定的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由组内或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来解答问题。期间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地鼓励和评价。例如对文章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的概括,傳统的方法是教师自己讲解,然后让学生记。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大意,然后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慢慢养成。
  总之,提高高中生语文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让学生有着主动的学习习惯和想学的冲动。如此,语文课堂不仅丰富灵活、民主、和谐,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荣华.浅谈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11: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