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直木曲铁 妍紧拢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欧楷;险劲;醇古;南北融合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5-0034-03
  在楷书发展史上,欧阳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欧阳询的书法亦可谓璀璨耀目,妇孺皆知。其书法在唐朝时已经远播夷狄,高丽国深爱欧阳询书法,曾派遣使者以请其书,足见其影响之广。翁方纲称其“范围诸家,程式百代”,端非虚语也。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经陈、隋、唐三朝,仕唐时曾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世称欧阳率更。欧阳询书法兼融南北,诸体皆能,尤以楷书名世,人称“欧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其子欧阳通亦善书,后世称之“大小欧阳”。欧阳询传世楷书有《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皇甫诞碑》等,行书有《卜商帖》《仲尼梦奠帖》《张翰帖》等。就欧阳询的书法成就而言,其楷书成就要高出行书、隶书等其他诸体,影响也以“欧楷”最为深远。
  在欧阳询的诸多书法中,《化度寺碑》(见图1)与《九成宫醴泉铭》(见图2)最为夺目,历来评者均将二碑并举,或以《化度寺》为欧书第一,或以《九成宫》为欧书第一,二者可谓难分轩轾。如元代赵孟頫就认为:“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即《化度》)又其最善者也。”明代汪珂玉认为:“欧阳率更书,米海岳称其真到内史,石刻惟《醴泉铭》《化度寺》二碑特妙。”清代杨守敬认为:“欧书之最醇古者,以《化度寺》为最烜赫。”足见二碑在欧书中的分量。今以《化度寺碑》为例,辅以其他诸帖,对欧书作一简要品赏。
  《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贞观五年(631)立于洛阳化度寺。据传,北宋庆历年间范雍见此碑而大为称叹,以为至宝,此为庸僧误会,以为石中有宝,破石取宝,致使该碑断裂,遭弃寺外。范雍知晓此事后,懊恼不已。该碑原石于靖康兵乱后佚失,宋时已有翻刻本传世。目前存世有吴湖帆四欧堂藏初刻宋拓孤本,另有敦煌千佛洞所见唐拓残本分藏法国与英国,其余皆翻刻本。此碑所刻早《九成宫》一年,二者形神相近,此碑较小,而后者较大,此碑气息雍容醇古,整秀内蕴,而后者神气充腴,光彩外曜,各有所长。
  欧书素以险劲著称于世,法度森严,黄庭坚称之如“介胄有不可犯之色”。然仅以险绝劲健来概括欧书之特质,则未免简单化、标签化。不可否认,险劲之特质在《化度寺碑》中虽有体现,然此碑“威而不猛”,筋骨内含,一片神骨,是其优长。
  以技法体系来说,该碑犹可察二王意绪。其下笔一拓直下,是从二王父子一脉而来,笔法干净纯粹,起讫分明,没有丝毫多余的华饰动作。横竖深稳,钩挑洁净,转折峻拔,波磔明媚,而浮鹅钩则深蕴隶书遗意。其点画精劲坚实,锋颖内敛,较之《九成宫》更加含蓄温厚,丰腴遒丽。故而,这件作品的用笔之妙就在于含而不露的蕴藉,威而不猛的醇厚。就结体来说,这件作品精紧端严,体态修长,较之《九成宫》更为轻敛。而其三点水、风字框等偏旁则特具欧氏楷范,可谓一家风姿,无以侵夺。这件作品结体颇具险绝之质,一些字的体态微微左倾,倾而不倒。欧阳询很注重点画之间的组合关系,通过点画之组合来营造“险”的体势特质,森森然,穆穆然,一点一画皆不可移易。就整体气象而言,该碑既有南书之温雅,又有北书之刚健,可谓初唐南北书风融合之典范。故而,历来就有学者称欧阳询《化度寺》与《九成宫》为楷法之极则,至少可列欧楷之冠,是有内在理据的。
  后世学欧阳询楷书易失之刻板,或失之寒蹇,如邯郸学步,失节匍匐。这是被欧氏森严法度所束缚的缘故,在书写时只见皮相,不见骨相。《宣和书谱》云:“询虽以正书为翰墨之冠,而至于行字,又复变态百出,当是正书之亚,此得其行字为多焉。”尽管欧阳询之行书成就没有楷书成就高,然仍可参临其行书(见图3)以通达其下笔果敢之气,明晓其点画关联之姿,从而打破亦步亦趋的临写模式。如是当会对欧楷有更深的理解与体会。
  苏轼云:“欧阳率更书,妍紧拢群,尤工于小楷。”《化度寺碑》迹近小楷,王恽称其规模出乎《黄庭经》,可謂奇古玄妙。因此,学此作若上参王羲之,亦是一种灵活通变之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1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