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力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主要从学校层面对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 键 词] 中职;加工制造;“中国制造2025”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58-02
  一、“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制造业19.8%,超过美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近年来随之一个个“国家重器”也喜讯不断国产航母、万吨大驱、歼-20、直-20,运-20、无人机、国产大飞机、天眼、港珠澳大桥通车等都成为中国向世界递交的新名片。还有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享誉全球,各国网友纷纷前来点赞。当然,除了这新四大发明,还有很多Made in China的好东西,它们“高大上”得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但也发生了一些情况出境旅游的游客在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煲,我们的日常用品只要贴上德国、日本、欧美等国的进口产品标识,价格则比国产高很多,有经济能力的人愿意选择进口商品。有资料报道我国高端装备几乎100%需要进口。某军事专家曾说,辽宁舰甲板上的螺钉都是钛的,一颗抵得上一辆奥迪车。透过表面看实质,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不少领域,只要涉及核心技术,几乎都被国外技术垄断,走进国内那些让我们引以为豪的领先工厂,可以看到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日本、德国、瑞士等国的品牌设备,大到机床设备,再到软件、材料、刀具、工具等,有几样不是国外品牌?这就是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低端产生大量出口,高端装备不得不进口。为什么我们有高端机床却生产不出高端螺栓?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
  二、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
  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德国、日本产品可以说是精品的代表,是因为他们拥有世界最强的制造业。研究表明凡工业、造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在日本,制造业产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可见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建设高素质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已迫在眉睫。德国拥有世界最强的制造业,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强的职业教育,很好地实现了工业4.0和职教4.0的对接。职业教育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平台,在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我们有目前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但不是最强的职业教育,“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实施为职业教育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为职业教育加工制造类专业的转型升级改造指明了发展方向,使职业教育者肩负起了打造制造业强国的伟大使命。
  三、“中国制造2025”对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的挑战
  我省工业基础薄弱,先进的制造企业数量少,很难形成良好的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而大多数中职学校处在各县职教中心,生源大都在村镇,这样的大环境使当前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许多职业教育仅仅达到1.0或2.0水平与职教4.0相差很远。因此对接“中国制造2025”更是十分紧迫与必要。中职教育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学校要从办学理念到办学形态、从专业布局到课程设置、从教学安排到素养提升、从专业知识到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从个人的发展到学校发展都要实现与“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对接,而对接是离不开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要素的。
  四、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困惑
  1.生源质量低下。当前人们接受职业教育多还是无奈之举,现实的职业教育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出现知识漏洞和断层,学生普遍厌学,学习习惯差,问题学生层出不穷,课堂教学效率很难保证。在很大程度学校教育起到一种社会责任的作用,而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难度可想而知。要成为“名匠、领军人才”更是难上加难。
  2.办学形态相对封闭,使得要求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难以实现,很难提供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升级服务。许多学校仍照搬普通中学甚至小学的模式进行办学和管理。在这样体制和管理下导致当前的职业教育与先进的职教理念渐行渐远,更没有激发出职业教育的活力。
  3.学校对加工制造专业学生在专业、企业、市场、就业、职业发展及前景方面缺乏系统的引导和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学完三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学的专业是什么、我学到了什么、我能干什么。”还出现了有些学生到了二年级或三年级仍在转换专业的情况。
  4.各类中职学校由于生源、社会环境、教育行政等因素影响和干预下开设的课程差异较大。以升学为目标的班级,开设高考文化课+高考专业课,不按专业标准开设课程导致学生知识面不够,对学生以后发展造成影响。“中国制造2025”主推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则以光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为支撑。这样对当前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提出挑战。
  5.專业界限过于明显,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材有些内容不能很好地和市场匹配。
  6.各类技能大赛展现中职教育发展活力让中职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尤其近期举行的有关省赛国赛的一些项目已经完全体现了智能制造的理念。这些国赛得奖,参赛选手只是极少部分,他们是由专门竞赛辅导老师在课外甚至假期辅导,一般要经过一两年甚至三年的辅导训练,还要补充讲解大量的课程之外的理论知识。这也凸显出了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不匹配。   7.重视显性的技能培养使学生对本行业本专业的素质不过硬,缺乏“工匠精神”难以适应生产方式的变革。
  8.工业文化、工业文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滞后和缺失。
  五、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方法和途径
  1.学校成立相应的机构推动对接工作。由学校党委负责形成以主抓教学主任、教务处、政教处,专业组、德育组等组成对接机构,研究对接方案制定计划。
  2.加强招生就业和专业介绍工作。学校在招生之前应和相关企业对接,了解就业形势,确定专业,搞好课程设置。学校在军训期间和入学教育中由学校和企业参与进行系统的专业介绍,让学生知道开设的专业是什么,要学什么,将来的前景是什么。这样使学生开始就选对专业,学习时一心向学,为学好本专业打好基础。
  3.加强企业一线调研调整升级改造当前专业。
  (1)积极探索,接轨“中国制造2025”,开设新型专业。学校可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尝试开设新专业,如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三维设计与3D打印技术、智能家居、无人机等。也可把智能制造元素渗透到人才培养中,如焊接机器人、模具、智能制造等。
  (2)升级改造现有专业。近年来出现了“智能制造”“关灯工厂”等特征的“机器换人”的现象。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应积极出台复合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专业界限,深度融合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光、等课程,探索“专业+”的专业培养模式。在原有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将本行业与未来制造业相关元素相融合,开设开发前瞻性强的加工制造类专业和课程。如“电子技术+智能”“机械设计+自动化”等,基于项目运作的“制造业+”融合式课程。
  4.严格按制定的专业标准开全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1)职业素养与文化基础模块教学在这两个模块教学中与“工匠精神”培育相整合打造具有特色的人文素养课程,大力弘扬优秀工业文化,倡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业精神,着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
  (2)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模块教学。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模块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有条件的可在实训车间教学或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学校内完成。
  (3)综合技能模块教学。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车间和校办工厂进行教学,到一定阶段则完全模拟工厂车间进行生产。
  (4)与专业学会、企业、高校共同开发具有特色的“制造业+”校本教材。
  5.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开革,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学校要尽快建立健全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推行开放式课堂教学,倡导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完善精品课程建设,开展名师工作室建设,开展慕课开发,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确保高质高效。
  6.转变观念采用“互联网+职业教育”服务平台,打造建设开放式教与学的新型教学资源库。
  对接县、市、省及国家精品专业资源,形成以“课堂、移动、家庭”全方位的教与学平台;不断完善充实开放共享的职业教育精品资源、精品视频及专业教学资源库。
  7.改变当下封闭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模式,全力推行现代学徒培养模式、双元制培养模式。实行校企合作育人,建立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实践、实习实训、质量评价等全过程的机制。
  8.加强实训建设及实训指导,整合日常教学与实训教学。学校在专业建设的同时应建立相对应甚至超前的实训装备,配备齐全的实训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务处、专业组三方面整合文化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实训、技能大赛等课程,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表。打破当下传统的课程表结构和时值,部分课的时值可以是25~40分钟,有些课可以是60~90分钟等。把实训和技能训练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形成一个理论與实践并进且时值合理的动态课程表。
  9.创办具有特色工业文明的校园文化,厚植学生文化底蕴,大力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谢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