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特质及文化内涵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我国现代文学中,自鲁迅在其小说中引入农民并赋予他们主人公身份后,农村题材小说被重视,农民成为现当代文学审美的对象。高晓声以其严谨的现实主义笔法对我国农民的命运变化、生活境遇进行瞄述,探索农民心灵世界,风格幽默。本文主要对高晓声农村小说进行阐述,解析其小说的思想特质、文化内涵,为读者鉴赏高晓声农村小说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晓声 农村小说 思想 文化内涵
高晓声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接触古典文学,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在20世纪50年代初,高晓声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1979年,其发表了《陈奂生上城》等描述农民生活的短篇小说,并在当时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高晓声的作品以农村题材小说为主,其作品激情褒扬农民优点、善意嘲弄农民身上的劣根性,传达思想、警示人们,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一、高晓声农村小说的思想审视
(一)审视灵魂
在文坛沉寂二十余年后,以“促使人们的灵魂完美”为目的,高晓声再度执笔事文,通过文学唤起农民当家做主人翁的思想意识。高晓声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新中国农民的生活情况、喜怒哀乐进行展现,描述真实的农村生活,摄录人物灵魂的演进及社会迈步的足音。例如,在《李顺大造屋》作品中,作者描述了李顺大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历经千辛万苦建成三间普通房屋的故事。且在故事背后,作者意在揭示李大顺身上的奴性意识、“跟派”思想,并反思像李顺大这样的人物是否具有一定的责任,是否应该思想醒悟等问题。同时,高晓声的动机是解剖人物灵魂,是通过“他审”小说人物进行“自审”。在高晓声的作品中,不仅解剖小说主人翁,也对自己进行解剖,并巧妙结合“他审”“自审”,将作品思想表达指向民族命运。例如,在“陈奂生系列”小说中,作者借助知识分子陈正清、农民陈奂生之间的对话来“自审”自我。在小说中,“公家人”陈正清向陈奂生借钱、陈正清说“事实是为需要服务的”等场景,均说明了当时社会知识分子的渺小、尴尬,以此“自审”“我”类知识分子。
(二)精英意识
在高晓声农村小说作品中,描绘的有“自我迷失”型农民和“自我觉醒”型农民,通过这两种农民形象,表现作者强烈的精英意识及有限的现代意识。其中“自我迷失”型农民多出现在20世纪上半叶,生活历经种种艰辛,迎来改革开放。对于这类农民,作者揭露、批判他们的缺点,进而体现了作者的精英意识。如陈奂生在经历了“漏斗户”“上城”“包产”等生活,而在变革前面,其依旧“自我”迷失,性格特征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转业》中,集中体现陈奂生的奴性,在《战术》中,我国商品经济崛起,但陈奂生的精神状态是失落的,他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总觉得自己不及别人。另外在高晓声还对其他“自我迷失”型农民形象进行了塑造。例如在《陈继根癖》中塑造的陈继根形象则是另外一种“自我迷失”型农民形象。陈继根始终勤勤恳恳,甚至为填饱肚子而拆祖屋换取粮食。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里,陈继根们单纯依靠农业不能养活自己,同时还不能做副业补贴家用,因此到最后只能走向出走这条路。审视陈继根的生活历程,不管是养家糊口,还是送终父母和娶妻嫁妹,所有资金来源全部都是留下的那三件祖屋。
(三)自我觉醒
在“现代化”环境下,高晓声认识到现代化的好处,以积极的态度响应现代化,并在小说中描写“自我觉醒”型农民,这类农民多为青年农民,如苗果成、崔全成、江开良等,他们有头脑、有文化,不满干部包办指挥一切的现状,接受新政策、掌握自己的命运。《荒池岸边柳枝青》中,主人公张清流有一股闯劲,在农村改革的激流中展示自己,成为渔业专家;《水底障碍》中的张雨大精明、能干、正直,敢于反抗,敢于顶撞公社干部。这些农民追求、向往新的生活方式,反映了高晓声意识中对传统农民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着作者的现代意识。
高晓声均是基于现代角度,塑造了這些“自我觉醒”型农民形象,这些形象对于“自我”具有一定的认识,高晓声将自己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预期均寄托在这些人身上。从现代化视角去把握作者自我现代意识下的农村新人成长,并通过这些成长来表现这些人的“自我觉醒”特点。不管是养蜂专家苗果成,还是公司经理江开良等,这些人物形象的成长均是建立在自我独立活动基础上。
二、高晓声的农村小说文化内涵
(一)悲剧性写照人物欲望
正如高晓声自己所言:“我不了解大人物,也不爱写大人物,人物大小仅是一个标签。”其作品多描写农民、知识分子等小人物,并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构成统一性质悲剧。在农村题材小说中,在社会大背景下小人物处于窘境,在《钱包》一文中,主人公黄顺泉的生活简单,思想单纯、逆来顺受,文中写道:“他在世界上也生活了四十年了……经历简单但又复杂的得说不清楚。”在此背景下,当一笔财富接近黄顺泉时,他却成为一个被毁灭的角色。通过此作品中,高晓声表现小人物在历史中的无所适从,不懂得顺应“历史”发展的车轮,从而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同时,在高晓声作品中,也可找到作者对人物的揶揄、调侃。在阅读高晓声小说的过程中,你会在初读时觉得平常,但慢慢你会发笑,会激动,会感叹唏嘘,会关心人物,会流泪回味。如在《李顺大造屋》小说中,结尾李顺大建成了三间房屋,以喜剧结尾,但回味其历经的三十多年的造房过程,读者不禁含泪微笑,在用语诙谐、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背后,在幽默性、喜剧性之后,从高晓声作品中扑面而来的是冷峻苦涩。如《“漏斗户”主》中,主人公陈奂生背负一身粮债,生计困难,从而变得沉默、木然,并受人嘲讽。最后,终于有了够他一家过日子的粮食,“他默默看着……水汪满了眼眶”。“大团圆”具有悲情性,欢乐中带有惆怅。
(二)改造国民性
在20世纪中国文学探究中,改造国民性是一个重要命题,且鲁迅作品使这一命题达到一个巅峰,他的《故乡》《祝福》《阿Q正传》等作品鞭辟人里地分析、批判国民的劣根性,起到警醒效应。高晓声秉承这一批判意识,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国家进行沉痛的思考、反省。高晓声的农村小说形式相对通俗、篇幅相对短小,但思想开阔,是一部深厚的文化大书,其以农民为支点、以文化为武器,对社会、民族、现实进行观照。在高晓声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精神的弱点、对命运的顺从。如李顺大“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积攒的建房材料最后被集体浪费后,虽心疼,却只能接受。陈奂生“活得窝窝囊囊,血都发了霉”。但仍不反思,却留恋那样的生活。普通大众或多或少可从这些人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寻找自己的劣根性。同时,这些人物均无自主意识,属于跟班派,满足现状,即使是在改革开放环境中,也并没有树立自强、自立的创造精神。面对当时的国民现状,高晓声并没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批评,在心理上贴近农民,挖掘农民性格缺点,并让我们在阅读、笑声中看到自己的缺点,反思自身,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
基于高晓声经历以及对农民的情感来看,高晓声关于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农民改变自己的生活观念。总体上来看,高晓声对于农民是持有褒扬和赞同的态度,就算是农村精神弱点所提出的批判也是具有一定善意。
在高晓声作品中,我们看到农民的生活状态,了解农民性格特点,明白要想使国家真正富强、繁荣,需要改造国民素质,教育民众,建立健全的民主机制,从而提高国家整体素质,营造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