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正在不断地提升,目前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倡导“双创”的同时,高校大学生作为参与双创的主力军,其身上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立足于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现状,文章首先介绍了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中主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其次对双创背景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协同创新机制协同不足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路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从学校、政府以及第三方企业共同着手,实现学生就业机制的优化与整合.
关键词:双创时代背景;就业创业机制;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2-0139-03
目前,在国家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也有了新的环境,这给大学生带来的众多机遇与大量的挑战.从客观上来看,大学生就业创业不但关乎个人岗位定位与职业规划发展,对于自己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人口整体素质与文化水平获得了全面的提升,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组成对于社会的影响也在持续加剧.为了进一步分析双创背景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协同创新机制的优化路径,现就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际情况分析探讨如下.
1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分析
1.1 国家政策经济整体环境
近些年来我国采取了经济增长放缓的方式来降低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但是同时也导致了就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就业职位出现了较大的短缺问题,导致待就业人数持续增加,许多企业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不但压缩了就业待遇,也带来了就业压力,导致创业的成功率也有所下降.这样一来,大学生在选择就业与创业时可能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与压力.另外一个方面,大学生自身与社会需求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出现了大量岗位丧失,而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却在持续不断的增长;其次,企业对于专业技能人才具有较高的需求,但是人才中真正具有实战经验与较高学术研究水平的较少;再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创业热情,但是受限制于市场环境,整体成功率不高;最后,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就业创业误区,出现不赚钱的工作不想做,赚钱的工作干不了的情况.
1.2 大学生就业整体情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都有所提升.目前我国大学毕业人数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特征,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毕业生的整体人数超过了750万人,同比增长超过20万人,随后2016年、2017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甚至在就业时呈现出一定的倒金字塔特征,也就是说,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存在“好高骛远”的问题,希望一毕业就能够找到“收入高、工作压力小、稳定”的工作,而企业则希望能够找到务实、工作上進且具有责任心的人员,更重要的是具有复合学历背景,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这显然会导致许多大学生无法达到企业的客观要求.
1.3 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况
随着2007年之后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有了新的认识,相关部门出台的鼓励扶持大学生创新的政策也得到了普遍落实,其中包括有就业促进法、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相关规定等等,同时也推出了一些具有鼓励性质的政策,比如说大学生创业贷款贴息等等,能够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尽管如此,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形式与结果都不容乐观.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自主创业时都选择父母支持或者自己集资,能够通过银行贷款与借款的方式进行创业的较少.除此之外,一些学生存在缺乏实践能力的问题,自身能力不足、吃苦耐劳的思想不坚定,导致成功率较低.
2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基本理念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尽管国家在近些年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但是由于原有应试教育的体制影响依然存在,导致许多高校在实施双创教育教学时依然需要面对学生在中学时期面对的应试教育的影子,导致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没有参与的热情与主动性.一些大学生在创业就业学习中,容易出现忽视社会实践性,忽视周围细节的问题.另外,对于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没有学习意愿,过分依赖理论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一些大学生在创业创新过程中较为单纯,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自身成果也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导致前期工作功亏一篑.一些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时习惯于信服权威,导致其在创业过程中缺乏挑战权威的信心与意识,同时在面对各种挫折时没有展现出良好的耐受能力,导致其无法面对不断的失败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2.2 学历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严重脱节
随着我国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在如此紧迫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的毕业数量增加必然会导致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而许多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对于双创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由此可见,学历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存在明显的脱节,导致学生为了学历而过分重视文化知识而忽视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导致最终无法适应双创教学的环境与实际需求.
2.3 就业创业服务机制依然不完善
尽管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陆续建立了相应的服务创新机制,但是依然存在服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从客观上来看,许多高校将就业创业机制作为一项基本服务,但是也仅限于此,导致许多就业创业辅导老师缺乏就业创业经验,仅仅艺考理论进行教学,这显然无法适应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需求.
2.4 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不足
就业创业机制本身具有复杂性较强的特点,所以必须要通过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高校与政府协同创新以及高校、企业与政府三者共同创新三个途径来实现更为高水平的协同.在一些应用类型的高校当中,可能会出现激励政策匮乏的问题,学生对于产品的创新与科研认知较为单薄,而学校内部的许多科研项目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得不到全面的提升,能力潜力也没有完全得到释放.一些地区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建立了政府、高校以及企业共同参与的高新技术孵化园区,但是能够参与的企业较少,三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各自为政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导致实际协同效果并不突出.除此之外,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复合型人才与实践性人才两个方面,而高校的人才就业创业培养机制却过分关注就业创业理论教学,对于政府政策以及企业需求的引导不足,让学生对于就业创业的目标存在一定误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制的优化与改善. 3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路径
3.1 构建符合产业发展的就业创业机制
结合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特征来看,我国正处于行业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较大,但是各种人才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却十分欠缺,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矛盾.实际上,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契合程度将直接决定人才就业质量与企业发展水平,所以契合度的高低也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之一.通过构建符合产业结构化调整与发展方向的就业创業机制,才能够确保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找到相应的就业岗位,否则就会出现结构性失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做好企业、政府与高校的协同工作,首先,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来合理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让其明确自己的能力优势与特征,从而找到合适的自我定位,确保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其次,继续完善见习实习制度,通过强化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关系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就业创业实践机会,这样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实现双赢;最后,构建符合产业发展的创业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在培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能够选择针对性的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教育引导的价值,为学生实现良好的个人职业规划创造条件.
3.2 构建政府、企业与高校三者共同创新机制
从客观上来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创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政府、企业与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帮助,才能够真正将就业创业机制创建并完善起来.当前,政府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机制建立中扮演者引路人的角色,其通过推出各种优惠扶持政策,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热情,对于进一步提升创业成功率也具有良好的指向性.比如说,某地政府通过自主筹资的方式构建了免费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前往学习,同时根据国情与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提升了政府的政策辐射能力与实际影响力,进而帮助很多大学生解决了创业初期团队建设、企业注册甚至资金筹集等具体问题.除此之外,还给予大量的政策帮助,比如手续上的简化、税收方面的减免等等,在资源上也给予技术与条件的匹配,实现了强强联合.而高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发挥的资源衔接整合与共享的任务,对于构建创业教育平台和体系具有承载作用.最后,企业本身就是营利机构,所以通过参与其中能够物色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出符合自身需求的技术人员,同时也可以树立良好企业品牌形象,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3.3 完善社会就业创业体系
大学生就业创业优化过程中,社会就业创业体系的完善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机制建设并优化时,政府扮演着较为关键的角色,其引导的主要思维包括管理体制以及政策引导两个方面.在管理体制上,通过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管理针对性,能够避免出现交叉凌乱以及多头管理的问题,通过明确就业创业管理委员会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并提升工作的实践性,能够有效确保工作效果.通过定位大学生就业创业领导部门,全面掌握高校与人力资源部门等关键岗位的信息,实现集中管理、信息共享,从而完善社会就业创业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群体.
3.4 明确人才培养基本目标,提升服务机构服务能力
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就业与创业,所有服务机构的服务工作也必须围绕着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来进行.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给予有利政策后,需要建立更为高效的统一协调管理体系,通过给予大学生就业创业必要的技术指导与知识灌输来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但是,仅仅依靠政府与学校的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服务第三方来参与并支持,这些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将决定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得到的帮助与支持力度,所以社会专业服务机构也是未来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路径的重要拓展渠道,是实现大学生学生时期过渡到社会成长期的重要帮手之一.这些服务机构通过提升服务能力,获取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创业支持,其自身也是活跃市场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优化与发展不但可以为学生个人职业规划与家庭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是社会转型阶段,充分发挥企业、社会以及政府三者协同作用,体现教育优势与适应性价值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双创政策的陆续落实,目前就业创业机制也向着更为科学、完善的方向迈进.本文重点介绍了构建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机制、完善社会就业创业体系以及构建三者共同创新等多个角度的策略,并树立了明确培养目标,提升服务能力的阶段性要求,希望能够为我国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思路与借鉴,为祖国实现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熊杨燚.“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契合度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7):152-154.
〔2〕武军,穆云红,刘金燕,谭媛媛.双创教育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报刊荟萃,2018(09):164.
〔3〕胡宝华,孔德臣,王深,王歆晗.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3):293-294+297.
〔4〕佟梦玮.双创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2):82-83.
〔5〕胡杰.基于双创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策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33):125-126.
〔6〕张鑫,杜冰,刘旭,李彦军.“双创”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创业促进机制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7(10):200.
〔7〕孙莹莹.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04):287.
〔8〕戴春.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6,32(01):152-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5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