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集成、推广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學依据,本文设置麦垄套种、麦后平地栽培、麦后起垄种植、麦后起垄地膜覆盖种植4个试验处理。试验表明,麦后起垄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经济效益最好,4个处理的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麦后起垄地膜覆盖种植、麦垄套种、麦后起垄种植、麦后平地栽培。
  关键词:花生;种植模式;产量
  长垣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是河南省主要的花生种植地之一,常年花生种植面积1.33万hm2以上。为加快花生产业发展,集成、推广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笔者就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安排了如下试验。
  一、试验示范地点
  示范作物为花生,试验地点安排在长垣县谷稻香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示范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小麦。
  二、示范设计
  (一)田间设计
  本试验示范设4个处理:P1,麦垄套种;P2,麦后平地栽培;P3,麦后起垄种植;P4,麦后起垄地膜覆盖栽培。
  长垣县谷稻香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试验示范面积共2.00 hm2。其中,试验区0.67 hm2,小区设上述4个处理,每个处理667 m2,随机排列,麦垄套种不设重复,其他3个处理3次重复[1-2]。示范区1.33 hm2,全部为夏直播起垄地膜覆盖栽培。花生品种为新花1号。
  (二)种植方法
  1.麦垄套种
  小麦收获前人力耧播种,行距
  0.385 cm,株距17.800 cm,密度19 350株/667 m2。长垣县谷稻香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播期为5月17日。
  2.麦后平栽种植
  麦收后耕地,整平后做畦,人力耧播种。长垣县谷稻香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播种期为6月15日,行距0.380 cm,株距17.700 cm,密度19 830株/667 m2。
  3.麦后起垄种植
  麦收后耕地,应用机械化起垄播种机起垄种植。垄距80~85 cm,播种密度1.0万~1.1万穴/667 m2,每穴2粒。小行距30~35 cm,大行距50 cm,穴距14~15 cm。播种期同麦后平栽种植。
  4.麦后起垄地膜覆盖种植
  麦收后机械化整地,应用花生起垄覆膜机进行地膜覆盖,垄距80~85 cm,
  播种密度为1.0万~1.1万穴/667 m2,每穴2粒,小行距30~35 cm,大行距50 cm,穴距14~15 cm。起垄和播种期同麦后起垄种植。
  (三)田间管理
  示范地点在长垣县谷稻香农民种植合作社。供试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肥力水平中等。前茬作物小麦,产量水平
  500 kg/667 m2,花生常年产量水平265 kg/
  667 m2。于2016年6月13日用机械整地,6月15日用花生起垄覆膜播种机播种,播量为25 kg。于6月13日、7月22日分别采用底施、撒施的方法施用40%配方肥40 kg/667 m2、尿素10 kg/667 m2。在全生育期6月17日、7月22日各浇水一次。明显降雨6次:7月3日中雨,7月30日中雨,8月2日大雨,8月15—20日中阵雨,9月5—6日小雨,
  9月10—17日中阵雨。覆膜处理播种时膜下喷施乙草胺,其他处理在6月30日喷洒精喹禾灵+乙羧氟。
  三、结果与分析
  (一)产量
  随机3点取样,每点2 m2,共6 m2,
  人工摘果后烘干称质量,各处理产量结果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处理间F值>F0.01,说明不同种植模式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二)主要经济性状
  每点取10株,取30株样品进行考种,主要经济性状见表3。
  四、结论
  (1)在4种种植模式中,以麦后起垄地膜覆盖种植方式产量最高。
  (2)麦后夏直播花生由于生育期缩短,选择早熟品种为宜。
  (3)本地花生秸秆多用作商品饲料,但覆膜后塑料薄膜残留在花生秸秆中,使花生秸秆受污染严重,已不能再作为饲料使用,故应试验、推广可降解的新型地膜。
  参考文献:
  [1]赵治军,蒋福稳,刘艳丽.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7(12):144-146.
  [2]赵玉萍,祁永春,叶新华.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2017(5):42-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