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绪智力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情绪智力这一概念自提出起就饱受争议,随着人们对情绪智力研究的兴趣渐起,围绕情绪智力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作用问题仍需深入探讨。本文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研究其相关因素等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的促进此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理论 情绪智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1情绪智力
  1.1情绪智力概念
  情绪智力这一概念的萌芽最早出现在桑代克于1920年提出的社会智力这一概念中。随后,柳纳在《情绪智力与解放》一文中首次提出“情绪智力”术语,虽与我们今天的情绪智力涵义不尽相同,但仍可谓学术界“情绪智力”术语的最初出现。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人际智力涉及了情绪智力的内涵。Bar-On于1988年在博士论文中首创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EQ)概念。1990年,Mayer、 Dipaolo和Salvoey (1990) 进行了有关情绪智力的实验研究。同年,他们提出了情绪智力的理论框架。最初,他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部分,包括:审视自我和他人情感和情绪的能力;辨别情绪并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1995年,Goleman在其畅销书《情绪智力》中重新给出了情绪智力的定义。
  1.2情绪智力的理论
  Mayer 和Salovey于1990年首次提出将情绪智力作为一种独立的智力成分,同时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三因素模型。这一模型主要包括三个因素10个因子(参见图1)。他们最初的定义和成分的划分都是基于整合相关文献研究提出,并没有实证基础。
  1997年,Mayer和Salovey对其最初提出的情绪智力理论进行了修订。2000年,他们进一步强调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与认知运作有关的心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情绪理解能力;情绪管理能力。
  1995年,Goleman在他出版的畅销书《情绪智力》中重新描述了情绪智力,提出了情绪智力五因素结构理论。这五个方面是: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
  1997年,Bar-On提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并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五因素模型,该模型由五个成分和15个子成分组成:(1)个体内部成分:情绪自我觉察、自信、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独立性;(2)人际成分:共情、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 ;(3)适应性成分:现实检验、问题解决、灵活性 ;(4)压力管理成分:压力承受、冲动控制 ;(5)一般心境成分:幸福感、乐观主义 。
  综上所述,以Mayer和Salovey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道路;以Goleman、Bar-On为领导的实务派,将预测成功作为导向,试图在传统智力以外找出能够预测成功的所有重要因素。前者为能力模型取向,后者为混合模型。 混合模型指的是特质的情绪智力(trait EI),属于人格领域,其中包括很多人格中的特质;能力模型指的是能力的情绪智力(ability EI),属智力领域。
  2情绪智力的相关因素与培養
  自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Mayer和Salovey重新解释了情绪智力并正式提出了较系统的理论后,对情绪智力的研究便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术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情绪智力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已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情绪智力理论认为,在预测人的成功时,了解情绪智力比通过智商测验以及其他标准化成就测验测量出的认知性智力更有价值。智商测试的高分直接预示的可能只是课堂成绩或学术成功的可能性,而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与否则更多地与情绪智力有关。
  2.1情绪智力的相关因素
  2.1.1与人口学因素的相关
  大部分研究结果都表明,性别是影响情绪智力水平的一个重要背景变量,尤其在情绪管理方面,女性明显优于男性。张俊等人的研究发现,初中生情绪智力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情绪智力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尤其在对他人的情绪观察、体验、评价等操作能力方面。
  Bar-On研究发现,50岁之前,个体的情绪智力得分和年龄呈正相关,而65岁之后,情绪智力总体得分又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Mayer等人提出情绪智力至少从婴儿到青年时期和年龄呈正相关,因为情绪智力作为一种适应性机能,会随着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张俊等人的研究表明,是否独生对初中生情绪智力影响显著,独生子女的情绪智力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提醒我们,在进行情绪智力教育时应考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群体差异。张进辅与徐小燕的研究还发现,大学生情绪智力存在一定的专业差异。在情绪觉知力上,文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这也许说明人文素质教育在情绪智力发展中起到很大作用。
  2.1.2与其他因素的相关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主要分为民主型、放纵型和溺爱型,用什么方式去教养孩子最有利于成长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研究发现,父母养育方式对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以理解、尊重、鼓励为前提的民主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发展情商。这说明家庭教育应尽量采取正面的、鼓励的、理解的教养方式,避免惩罚性的、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卢志勇、韩布新的近期研究也发现,幼儿的情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教养方式以及父母的情绪智力与幼儿情商间存在显著相关,并且不同受教育水平的父母其情绪智力间有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也支持了情绪智力可以通过受教育得到一定的改善这一观点。   张冲对中小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情绪智力对亲社会倾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人际疏离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也有研究发现,个体情绪智力和感知到的来自同伴与父母的支持呈正相关,和亲密朋友间的冲突敌对呈负相关,情绪智力得分越高的大学生在同伴眼里越是善解人意和友好的代表。
  大量研究证实,情绪智力与不同工作领域和不同工作层级的工作绩效都有密切关系,更高水平的情绪智力与更高水平的工作绩效相关。还有一些研究显示,在控制一般心理能力和人格变量后,情绪智力对于工作绩效仍然具有预测能力。元分析研究结果也证实,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积极关系。
  2.2情绪智力的培养
  2.2.1情绪智力培养的内容
  不论是混合模型还是能力模型,都主张情绪智力可以通过培训而提高,这一观点也催生了市面上很多以提升儿童情绪智力为目的的培训机构。从国内外的情绪智力培养实践来看,情绪智力培养的内容各不相同,这主要与情绪智力的内涵在学界还未统一有关。无论是对一种理论进行拓展,还是对几种理论进行综合,情绪智力培养的内容大多数都包含了情绪的自我意识、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方面的内容。
  2.2.2情绪智力培养的方式
  大多数情绪智力培养都采取课堂集中讲授和小组或个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讲授的内容一般是情绪智力的理论、情绪调节的理论和方法。练习的形式包括讨论、观看视频、角色扮演等。讨论既可以增加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又可以让参加者在讨论中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更准确和深入的把握。观看视频实际上是案例分析的一种形式。研究者选择与情绪智力相关的视频让参加者观看,结合视频所表现出的情绪智力维度、表现方式和解决方法等进行讨论。角色扮演是让参加者在主试虚拟设置的环境中,根据一定的故事情节,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体验其角色的处事方式和心理状态,达到理解他人以及相互了解的目的。许多研究者十分重视课程和练习之后的跟踪和反馈过程。如科特搜 (Kotsou)等除了在参加者练习之后给予反馈之外,还利用网络将情绪智力培养延伸到课后,保持与参加者的沟通,并进行跟踪调查,鼓励参加者将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情绪智力培养,研究者的目标都是通过不同活动方式的组合,来促进参加者情绪智力的提高。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者对于体验式、互动式的培养方式更加青睐,而且团队合作学习也成为各个情绪智力培养方案中的主流方式。通过团队合作学习以及体验式的活动方式,参加者能更容易地将所学到的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重现日常生活片段,这样更容易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培训效果也更理想。
  3总结
  综上所述,情绪智力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多不足,能力型情绪智力与混合型情绪智力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也有较大差异,如何调和这两种取向之间的矛盾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根据不同情绪智力理论得出的情绪智力相关变量也存在区别,基于这些理论提出的各种教育理论更是差异巨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要完善情绪智力的基础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Bar-On,R.BarOn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Technical M anaua1[J].Toronto,ON:Multi,Health Systems,2003:14-15.
  [2] Salovey,P.&J.D. Mayer.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J].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1990(09):185-211.
  [3] Goleman,D.Emotional intelligence,Scientific American[M].Inc. New York:Bantam Books,1995.
  [4] 張俊,卢家楣.情绪智力结构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1063-1068.
  [5] 张进辅,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02):293-2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