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完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因为创业教育的缺失以及力度的薄弱,再加上教育体系的不完备,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道路遭受到严重的阻碍,创新是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养所在,大学生创业也是当前国家大力支持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开展的意义,阐述和分析问题,总结并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教育 完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业教育是当今时代大力推崇并着力进行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在宏观角度来讲,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一些拥有开创能力的人才,在狭义上,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专家人士表明,创新船业教育是通过在教学中开展全面科学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和市场洞察力,再通过各种创新和应用手段的锻炼,培养其创业素质,培养期创业的基础技能,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整合,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主要是为了培养其新鲜的思维方式,提升其创业的能力。[1]
  在教育工作中增设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地推动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推动高校和社会发展的相互融合,增加就业方式,降低失业人口的比率,所以,在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上,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具体如下;[2]
  1.首先是高等教育改革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标准的改良和完善,建立起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机制。
  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渠道,降低学生的就业难度,给社会提供给越来越多的全面性发展的栋梁之才。
  3.通过创立创新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让在校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4.在课程的开设的前提下,能够引导高等院校走出来的学生对创业有一个直面的认识,引起大学生的创新欲望,提升创业积极性,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5.把创新引入教育行业中,能够帮助国家发展创新工作,提升发展效率。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路径
  1.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国家一直以来十分看好创新这一基本要素,所以在创业教育上,高等院校应当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先从教育系统的建设入手,首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体制,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主要工作中心,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也应当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一环,无论在教学设计,课件内容还是在课程的设置上都需要有清晰的规划和认知,保障你可以发挥出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2.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这对于知识的灌输而言是有所帮助的,教师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占据了一个引導和主动的地位,学生则反之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发挥和施展,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受阻,所以在主张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地位,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一种勇于尝试的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定的捕捉新鲜事物,抓住发展时机的意识,所以高等院校在开展教育的时候应当注重改良现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激发其创业的热情,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3.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制定优化方案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应当注重培养方案的制定,这也是高等教育需要明确的重点,各大高等院校应当建立起完备的培养方式,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塑造放在首位,构建一套完备的知识技能教学的体系,制定有实践意义的课程标准,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再者,对于大学生展开创新创业的针对性培训,需要学校和社会人才需求者展开合作,铺设调研计划,让高等院校的学生参与到其中,鼓励大学生积极创新,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教授基础知识的时候,高等院校可以根据社会中的实际实践经验,开展实践教学,构建有助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科学规划。[3]
  4.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保障创新创业计划有效执行
  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的完成创新创业计划,这也是一种比较高效的保障方式,在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坚持一定的准则,在整体上进行质量控制,从不同的项目标准入手,将任务分配到每一个独立的人身上,其中,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以课外的各种实践工作为中心,从大学的入学开始,持续地展开实践教学,高等院校的在校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进行专业的选择,其次,高等院校需要建立起有关的组织机构来保障创业创新计划可以有效实施,从学生、学校、年级等各角度出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开展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的监管,高等学校需要做的就是设计创新创业的有关教学计划,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教育工作。大学生要在教学的引导下,在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的角度上,选择对于自身发展有利的创业计划并决定施行。
  5.建立一支优秀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当前,我国很多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也不具备充分的实践经验,相关论述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论上。所以要改进教学方式,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混搭,解决当前存在的不足,另外,高校可以对创新创业的教师开展培训,提升教学经费,完善相关教学的后期审核,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素质。
  结语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是在大学校园这一基础上的,所以,各个高等院校要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重视全面性教育的开展,将培育人才当作第一要义,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有关创业的实践,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吴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策略探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1):94-98.
  [2]王喜春.高校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路径体系策略[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中青年学者论坛.2015.
  [3]司冬颖.论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中文信息,2017(6).
  作者简介
  颜倩(1986.3—),女,汉族,籍贯:湖北省武汉市,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