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胆讲故事,勇敢展自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餐前活动是幼儿一日在园必不可少的过渡环节,尽管只有短短10分钟,但在实际运行中孩子们却常状况百出。那么该如何提高幼儿餐前过渡活动的有效性,体现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呢?本文以餐前10分钟为研究载体,以幼儿独立构思完整讲述为点,在望闻问切、沟通联系、营造氛围的基础上创设“餐前故事会”,并以因势利导、家园合作、点评鼓励的形式组织孩子进行实践。从而帮助幼儿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树立自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有效性。同时,也使得教师在实践、观察、研究中不断地成长。
  【关键词】中班;餐前故事会;核心经验;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3.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66-01
  一、问题提出
  餐前活动在实际的运行中,常出现以下状况:若让幼儿自由活动,有些幼儿会有打闹或乱跑的状态,而有些则呆坐着。若组织活动,幼儿更多的是按照老师节奏做事,不够自主。结合平时的观察,我认为原因分析如下:
  1.消极等待 不科学。
  餐前,幼儿需保持愉快的情绪,餐前需选择一些平静而舒缓的内容。若餐前让孩子自由活动,势必会有个别孩子在教室里打闹或奔跑,这很难使幼儿安静。消极等待的活动方式不利于幼儿用餐的消化吸收,也极不科学。
  2.教师高控 不自主。
  教师组织幼儿活动内容的选择成了难题,跟随老师拍手或唱歌,控制孩子的活动,使得活动不够自主。
  结合以上分析,我初步设想利用餐前10分钟开展“大胆讲故事,勇敢展自我”活动。
  二、实践探究
  创设“餐前10分钟故事会”的活动,在过程中探究幼儿行为并积极思考有效支持策略,让孩子感受讲述故事的美妙。
  1.餐前故事会的创设。
  让幼儿说一说、聊一聊自己的故事。通过多种沟通方式,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借助宣传牌的功效,烘托故事会的气氛,激发幼儿的讲述热情,引导幼儿把故事有组织的、完整的表达。
  (1)望闻问切,把握起点。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吸引他们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做好“望闻问切”。教师的每一次观察都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我们通过文字、照片等方式记录孩子们喜欢阅读以及讲述故事的点滴经历。通过“望闻问切”,把握他们喜欢故事的种类,唤起幼儿的共鸣,激发他们讲述故事的热情,以此为基点,打好开展属于幼儿自己故事会的第一枪。
  (2)沟通联系,奠定基础。
  幼儿的发展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基于这一点,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对孩子讲述故事的水平有初步的认识,为后续故事会的开展做好铺垫。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传达我们开展餐前故事会的意义等,希望在故事会的实践中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3)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宣传牌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为了让故事会更好地开展,营造一种故事会的氛围,我们制作了有关开展故事会的宣传牌。图文并茂的宣传牌在潜移默化中给了孩子们讲述故事的氛围,感受到我们班将开展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以上话题的展开,孩子们于生活中那些零碎却闪光的记忆、经验被唤起,有了经验的铺垫,餐前故事会的开展势在必行。
  2.餐前故事会的实践。
  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开始尝试开展餐前故事会。
  (1)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中班幼儿喜欢把自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因此,每个月月初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来讨论讲述活动的主题,制定每周的餐前活动故事人员,根据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内容进行餐前活动。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基于前期的调查,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在故事讲述时,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引导其借助动作、语气、表情等进行讲述;对于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只要求清楚有序地讲述故事。以因势利导的方式,满足不同程度幼儿的发展需要。
  (2)家园合作,取长补短。
  为了让孩子在讲述当天更自信,我们做了一些前期经验铺垫和家长工作。请家长帮助孩子提前准备,给孩子每天讲一讲,然后把自己准备的故事展现给同伴,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前期经验有了,讲述起来也头头是道。
  我们用手机录下讲述故事的过程,视频上传到QQ群,及时分享给家长。让家长能够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取长补短,为下次讲述做更充分的准备。
  (3)点评鼓励,激发欲望。
  《指南》指出有效评价可以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增强自信,有效开发幼儿的潜能。根据不同孩子的表现进行个别点评,表现较好的孩子给予表扬;对于声音较小的孩子,鼓励他再接再厉。
  在餐前故事会中,幼儿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还激发了讲述故事的热情,同时在活动中树立了自信,有了更多表达的欲望。
  三、研究成效
  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在不断地进步,他们的兴趣点、自我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所提升,教师在实践中也逐渐转变着。
  1.幼儿的转变。
  (1)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在餐前讲述故事中,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提供适合的环境,使幼儿在讲述中展现自我,进一步激发幼儿讲述故事的兴趣。
  (2)让幼儿学会自我赏识。
  在餐前10分钟讲述中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求,让幼儿在讲述活动中,学习新的知识,扩展自己的思维,从而学会自我赏识。
  (3)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在餐前10分钟的故事会中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幼儿有了表达的欲望,更愿意将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同伴听;孩子们对自己有了正面的认识,自信心逐渐提高,语言表达力也明显提升了。
  2.教师的转变。
  (1)角色的转变:从主角到配角。
  在原本的幼儿餐前活动中,教师多把自己定位为合作者、参与者,能在孩子们讲述活动中主导他们,但在“餐前10分钟故事会”中,我渐渐将自己的角色退到了后面,通过观察孩子的讲述故事表现,给孩子适当的提醒,将自己变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2)方式的转变:从单一到多种。
  餐前时间以老师为主导的活动开始转变,开始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以幼儿为主体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总之,餐前10分钟故事会活动的开展,不但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和表达的能力,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了幼儿的一日活动过度环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主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2]教育部主编.《儿童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10月试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