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同样需要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需要基于学生的生活认知,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亲身经历,进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要比低年级时更加成熟,因此在此阶段做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便针对于此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多且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便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从目前的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些许不足,文章便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展开策略分析。
一、当前培养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不足
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大多数的小学高年级学生都不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平日学习中基本上由教师直接主导,老师布置多少作业便完成多少,未曾想过进行主动拓展探究。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未更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存在制约;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学学科知识存在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受到非常枯燥,进而兴趣逐渐丧失,难以坚持。
2.学生对自主学习缺乏认同
许多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理解便是课前预习,正因为对自主学习的片面理解也导致其并没有科学合理地去制定自己的自主学习计划与目标,从而无法通过有效途径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未获得良好体验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对数学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疑惑需要及时指导,在取得进步时需要及时鼓励,但实际情况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获得这些体验,导致负面情绪日渐积累,而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未能感受到,自然无法激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1.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要想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助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这一点的实现要重视对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1]。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产生兴趣且自主参与学习,教师便可结合所教内容去营造相适宜、直观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去亲身体验,从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索。比如,在讲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先将学生合理分组去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先往空圆锥中倒满水,之后将其倒入同等高度的圆柱体中,让学生去观察倒多少次水能够装满圆柱体,从中发现规律,总结出圆锥体与圆锥体在体积方面的关系。这一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的自主动手意识得到激发,便会通过主动地进行操作、实验与观察,很直观地得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如此一来对教材中的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其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有效培养。
2.树立自主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需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与鼓励,使其学习信心得以增强,放下对数学的畏惧,大胆地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惑,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讨论,从而提高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圆柱体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对学生的主动提问多加鼓励,先抛出问题“将圆柱体充分展开平铺,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形状?”小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有着强烈的探究兴趣,在利用教具或多媒体演示之后,能够直观地发现铺开后可能是正方形、长方形或是平行四边形,从而也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去理解了圆柱体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又如,在讲解“分数化小数”相关内容时,一般学生对于分母为10、100的分数很容易转化为小数,但面对7/25这类的分数则会显得有点茫然,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去找寻25与100之前的关系,进而将分子与分母同时扩大4倍,也记得出7/25=28/100=0.28。如此一来,学生今后再遇见这类题型便能够轻松解答,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主动与自信。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以外,还需创造时间与空间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应当做好适当的引导与启发,才能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懂得如何正确地去探索思考[2]。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时,还需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比如,在讲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相关内容时,有这样一道题“ 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m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此时,教师便可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教知识,自主去确定“单位1”,而在这道题中“单位1”明显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所以整个问题可理解为“求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也即是求2500m2的1/5是多少”,进而在有效分析下,学生能够快速得出答案。如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数学难题时,教师可先不用着急为学生解答,应当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教内容去自主分析,慢慢养成这一自主学习习惯,对于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不可局限于“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要通过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地开展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不仅能够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小波.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6(22):31-32.
[2]王少轩.刍议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J].考试周刊,2017(40):108.
[3]祁英海.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學习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7):107-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8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