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少教多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重教轻学”“教多学少”的问题,因此,构建“少教多学”的语文课堂,既可以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又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构建“少教多学”语文课堂的前提条件,少教不是不教,而是深入浅出,整合教材,注重方法的讲授,高效的教。
  关键词:少教多学 整合 方法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在这一教育思想的引导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转变,“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被广泛的应用在初中教学课程当中。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说:“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此思想也给出自己的观点:“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一直存在学生被动学习、个性被压抑、投入多收效微、課堂教学枯燥的问题,“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实施为我们改变当前状况提供了可能性。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其实用性,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感悟、心灵变化。构建“少教多学”语文课堂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中心、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正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
  一、转变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把学生作为知识传授的客体,或者说是接受对象。“少教多学”的内涵和核心意义是以学习者为根本,为中心,为主体。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样教师就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以体现。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教递减,学生的学递增。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才是健康的课堂。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构建“少教多学”语文课堂的前提基础。只有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才能随之转变。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课堂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转变。教师作为引导者,备课时才能更好地分析把握学情,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作为自己备课的出发点,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才能真正受到关注。
  二、整合教材资源
  想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少教”,就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新课程改革提倡“材料式”的教材观,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教师整合教材的过程,就如华罗庚所说“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1]。教师要通览全套教材,钻进去再钻出来,对相似和相近教材进行整合归类,化繁为简。教师只有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统筹,对教材有所取舍和调整,才能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课堂效率。在讲授某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同一作者创作早期或晚期同类作品拿出来让学生品读,通过品读让学生了解作者同一时期的思想和生活感受,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可以将鲁迅另外一篇作品《社戏》提供给学生。两篇文章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描述的是童年趣事,都有对封建社会的讽刺意味,都有对大自然的崇尚。就这些相同之处可以让学生仔细品读鲁迅童年的趣事,同时让学生在品读中结合自己的童年趣事,写一到两篇日记或短文。在品读完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后,可以让学生试着对两篇文章的主题、题材、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全面把握鲁迅先生的文章。进而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整体宏观的认识和了解。教师不必逐篇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就可以轻松掌握知识。再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将契诃夫的《变色龙》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两篇同为讽刺小说,艺术手法上也有相似处,所塑造人物形象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同类型的文章整合到一起,强化学生对这一类型文章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认识,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对同类型文章经行解读。教师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便可以“举一反三”,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少教多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学情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既解决了教师反复教教不会的问题,也可以将学生从习题中解放出来。如在阅读一篇文章之时,要求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可以采取勾画中心句,过渡句,总括句的方法来完成。教师可以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将此种方法一以贯之。以七年级为例,在学习《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梳理文章结构。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每段的中心句都在段首,学生通过勾画段落中心句,就可以理清文章的结构。学生习得这种方法之后,在学习《鸟》这篇文章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用这个方法梳理文章结构。学生对这个方法完全掌握之后,在遇到此类题目即可自学完成。从而达到教师“少教”,而学生主动学的目的。再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做批注这种方法来阅读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勾画文中优美语句,分析修辞的妙处,做旁批,感悟作者情感。以此文为例,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强化学生掌握圈点勾画做旁批的阅读方法。以后再遇到写景抒情散文,教师只需简单提示,给出方法,学生即可自学完成[2]。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种境界其实质就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在这种教学状态下,教师自然不需要霸占课堂,自然不需要包办代替,自然可以“少教”。“少教多学”与新课程标准是不谋而合的,其宗旨都是实现高效课堂,关注学生发展[3]。
  参考文献
  [1]郭晓明.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课程研究,2001(3)
  [2]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5
  [3]刘卫平.少教才能多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