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少教多学”,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居于主体位置,在以往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将传统的课堂转变为讲座,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当下,为了紧随教育的步伐,教师要将被动式学习教学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程的知识量提高教学质量,让高中语文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少教多学 语文课堂 “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3-0004-01
  1.主动转变为被动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一直作为课堂的主角进行教学的把握,学什么、怎么学都是由教师制定的,这也就导致了有些教师的教学情况与实际的教学不符的现状。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走,哪怕教师讲的透彻,但是学生没有自己的理解,那么这样的课堂效率仍旧比较低下,因此进行课堂主动权的转移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要进行退居将主动权推送给学生,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打开学生的思想阀门,相信学生能够带来最精彩的课堂设计。
  在進行《诗经》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对于前秦诗歌的把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进行《氓》《采薇》的学习前,对其中劳动与爱情、风俗与婚姻的了解有了大体的认知,这在具体的教学中提高了文章的阅读效率。其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用了诗歌中常用的情景反衬手法,推动学生自学,理解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才能从自身中感受到主人公的悲愁哀伤,并将这种手法熟练掌握,在其他阅读的理解过程当中,进行活用转化。
  2.激发沉默转变为活跃
  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填鸭式教育压迫了学生的天性,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保持沉默观望的态度。“少教多学”的目的在于鼓励同学的勤思多问,文化的见解是主观性的,没有理科的唯一定律,所以只有学生拥有了话语权,才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敢于发问,进行具有自主权的思考,才能够得到能力的训练。只有产生质疑,才能获得进步,这一点在教育中同样得到适用。
  在进行外国文刊的学习中,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这时进行发问就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例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在文中提到:“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判他们的国度里生活。”中国由于没有遭受过明显的种族歧视,因而在这方面并没有完全确切的历史,在进行学习时,要鼓励学生讨论:“肤色的差异为什么演变为地位的差异”“肤色差异的由来”等问题,活泛思考的大脑,获得个体化的感觉。
  3.让好问变成习惯
  任何的学习都不是简单的、一帆风顺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之中,及时的解疑答惑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进行标准答案的固化,这样会损伤学生的主动性思考,留下表面且易遗忘的记忆碎片。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推动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行主动地选择性接受知识,能够加强记忆,获得有效的学习。
  在古典阅读中,《红楼梦》是不可缺少的一本典籍。在片段“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中,林黛玉在贾母的面前,提到自己的好读书习惯,但是在贾宝玉面前却表露“只上过几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罢了”,这种前后的对比差异源自何处?是贾母不喜女子读书,还是因为黛玉见到宝玉的赧颜?这些问题都具有各自的观点,没有标准的固有答案。因此,推荐并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发问,能够帮助掌握文章的内容,带入到主角的视点,理解人物的情绪。
  4.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
  在语文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对笔记的整理。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占据主动权和领导者的地位,推荐学生多写多动笔,将碎片化的疑问整理下来,并定期进行回顾。笔记是进行系统学习的积累法宝。有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点明的就是进行系统整理的重要性。记笔记在传统的阅读中由来已久,古人将记笔记称之为“动书墨”,圈圈画画的行为能够为自己的阅读留下明显的痕迹,避免阅读过后头脑空洞的现状产生。
  一方面笔记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形式,不仅仅依赖手抄,还有粘贴等方面,将阅读到的亮点及时整理到笔记中,才能够在后续的复习中得到资源。笔记记录的有重点词汇、文言文的句式词语、阅读中的活用妙处以及错题中的错点难点,针对不同的内容还能进行各自的标记,这方面就取决于自己的爱好了。
  5.结语
  不管怎样说,任何的学习都是要主动性的学习,语文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经历了个性化的认知和创造性的选择,教师扮演的角色是课堂整体走向的掌握,而非具体学习内容的制定,这样一来,教师的任务量得以减轻,学生也能够学到确实可见的知识。因此,进行“少教多学”是二者的双赢,这样一来推动着教育的不断精细化发展和适应性生存,教育事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薛刘亚.演讲、讨论、设问:让课堂“活”起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4(Z2):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0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