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劳于阅读 逸于欣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和其他的课文相比,初中的学生更喜欢看小说,如何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小说呢?从激发阅读兴趣、分析小说要素、情感体验几方面进行分析,以更好地进行小说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高效阅读
  初中课本里安排的小说一般都是小说中的名篇,这些小说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小说类的课文在小学课本中也接触过,只是学习的侧重点不一样。中学生除了理解小说的内容以外,还要分析小说的写作方法。但是教师即使背负着一定的教学任务,还是要想办法让学生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去阅读小说。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股积极的力量,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会主动地学习新知,完成任务。学生对于小说已经具有一定的兴趣基础,但是如何把他们对于小说的兴趣发挥到该有的高度,是需要语文教师花一些心思的。小说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不少。如设疑法、以旧入新法、故事引入法、情景创设法等。
  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心声》一课为例,这一课讲的是一个叫李京京的小男孩,在一堂语文公开课上动情地朗读《万卡》这一篇课文的故事,教师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时候,可以用设疑法。可以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许多学生都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篇小说写的是谁的心声;他的心声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产生这种心声的;最后实现了吗?学生有了这些疑问之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深入读课文:看大家的這些疑问在小说里能找到答案吗?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
  再以九年级语文下册《变色龙》为例,这是契诃夫小说中的名篇。讲了俄国旧时的一个警官,在处理狗伤人这一事件时,随着猜测的狗主人的变换而对狗的处理态度不断变化的事情。学生在小学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题为《变色龙》的课文,那篇课文介绍了变色龙这种动物的特点: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时就可以采用以旧入新法来导入课文。当老师把“变色龙”三个字写上去之后,引导学生:以前学过的变色龙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会自然想到它的特点。那是一种动物,而本篇小说却是指一个人。再让学生想一想小说的主人公和变色龙有什么相似之处。以此来阅读课文。
  二、分析小说要素
  学生要想读懂小说的主要内容,就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在学生读完整篇小说的文字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拎出小说最主要的三部分。这样,一篇小说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大半。接下来再读小说时就像是在欣赏由同名小说拍成的电视剧一样。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从这三点去分析之后,小说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了。首先是人物这一块,学生都能找到并理清主要人物关系。主要人物有菲利普、菲利普夫人、若瑟夫、于勒,作者把这四个人物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主要通过对于勒不同境况的前后不同的态度来体现。在没有亲眼见到于勒以前,听人说于勒发了财,都想着盼着见于勒。甚至期待于勒能来一封信也是好的。就这样,夫妇俩抱着期待的心理盼了好多年,希望于勒能够早日回来,好沾光。但终于有一天,他们见到于勒的时候,发现于勒的实际境况跟传言中的大相径庭的时候,他们又避之不及,唯恐于勒来拖累他们。从他们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的嫌贫爱富,不顾亲情,这是他们势利的一面。另外他们的虚荣心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游船上看到两位绅士请他们的太太吃牡蛎的情景,顿时,也想摆阔,要请全家人吃牡蛎,最后又找各种理由说不能吃,只给女儿和女婿买了牡蛎,这让人不由得想起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
  小说的情节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束。刚开始,菲利普全家盼望于勒早日回来,希望于勒能给他们一笔钱。从而,生活就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故事的发展,是他们在游船上发现了穷困潦倒的很像于勒的一个人。他们的脸色变得很难看,生怕那就是于勒。在高潮部分,菲利普夫妇从船员口中证实那就是于勒,顿时,他们的美梦彻底破碎,由最初的“盼”变成“恨”。最后,小说的结尾,菲利普夫妇做出了果断的决定,就是赶快远离于勒,以免再受拖累。这篇小说完整的情节一经理清,整个故事的内容就一清二楚了。
  环境的描写,作者也是非常用心安排的,在菲利普夫妇生活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假装富人一样去旅游,在对周围环海水的描写时,作了用心的铺垫。首先是碧绿的海水非常平静,然后写好像出现了紫色的阴影,这就暗示了落魄的于勒的出现给夫妇二人带来的不快。
  这些都分析完毕之后,学生就可以轻松地欣赏朗读课文内容了。
  三、建立情感体验
  在小说阅读的时候,由于作者的语言很有感染力,读者很容易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在小说的阅读课上,在一遍一遍读完课文以后,就要体验小说要传达的情感了。
  以《孔乙己》一课为例,作者刻画了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的一个代表,孔乙己迂腐而又令人同情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虽然孔乙己也有令人生气的地方,但学生读完之后,更多的是对他的同情。如果孔乙己生活在当代,境况也许就会大不一样了吧。
  待以上任务学生都完成以后,再回来欣赏小说就会感觉是一种享受了。
  综上所述,学生对于小说的学习,应该在读通的基础上,理解小说内容,然后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阅读前期虽然是辛苦一些,但是读通之后,就是一种欣赏的体验了。
  参考文献:
  [1]王浩.小说的导读[J].黑河教育,2009(5).
  [2]金志男.自主学习在小说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06(1).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0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