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逐渐被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基于高中地理新课标提出的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地理核心素养要求,以及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等特点,因此将“互联网+教育”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此,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运用“互联网+教育”对本节内容进行案例设计,以期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地理教师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互联网+教育;高中地理教学;农业区位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05-0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逐渐被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新型模式[1]。“互联网+教育”通过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2],在拓展学习时空,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学习的效果[3]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由于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4],具有综合性[4]、区域性[4]、空间性[5]等特点,将“互联网+教育”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6],并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对“互联网+教育”的广泛关注与应用。
  申立雪等在分析传统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例构建了“互联网+翻转课堂”地理教学模式,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提出了此模式的应用措施[7]。杨天来结合开发利用微课程的优点,对网络地理“教研组”进行探究,提出通过网站建设来建立稳定的共享资源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创设移动式学习环境[8]。樊雅美在总结“互联网+微课”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学习用时短、针对性强等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互联网+微课”的具体措施[9]。任梦漪以教师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地理教学生态为出发点,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学习生态建构的四个途径[10]。杨淑霞通过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着补充地理教学内容、利于开发地理课件的积极作用[11]。李淑梅针对部分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基础的认识较浅、没有完全掌握信息技术等不足,提出了应在地理教学中提供专业软硬件、丰富教学资源以及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等具体措施[12]。庄园通过分析应用“互联网+”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优点,提出了推广互联网技术、开展学习沙龙、优化学习资源等教学策略[13]。吴淑娴等在分析“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机遇及挑战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四个层面提出了构筑教育新生态、构建教育新体系、探索教育新模式、提高学习自律性、自觉性等对策建议[14]。基于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时间有限等问题,裘伟将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基本思路,并从导入新课、小组探究、成果交流及小结拓展、测评反馈对互联网教学进行了教学设计[15]。万军宁从教师、学生两个主体探究了“互联网+”的应用价值,并以初中地理《我国的水资源》为例进行了案例设计[16]。林芬通过分析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初中地理的《走向世界的中国》、《多变的天气》等内容,提出了利用微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等具体教学策略[17]。
  综上所述,前人主要探究了“互联网+教育”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積极作用、存在不足、对策措施及建议等,有关如何运用“互联网+”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案例设计报道较少。为此,本文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将“互联网+教育”应用到“农业区位选择”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探究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方面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期为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提供借鉴。
  一、教学目标
  基于对学情、教学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确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我国南方地区与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与人口等相关资料,能够说出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认知区域特征的方法。
  2.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感受场景、使用网络搜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运用正确的方法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地理实践力。
  3.通过让学生分组制作PPT、交流互动,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培养多要素分析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4.通过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认识到农业生产要考虑区域差异、因地制宜,逐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正确价值观,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设计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将“互联网+教育”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前教师通过互联网收集适合课程的全媒体资源,组织教学内容;课上依托学校的计算机教室或专用的地理多功能教室以及多种媒体设备,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合作探究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内化知识以及提升素养;通过网络平台及通讯软件进行当堂检测、布置拓展作业,进一步巩固知识,完成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1.教师播放视频并通过设置问题来导入新课。
  依托互联网计算机教室或专用的地理多功能教室(学生的每一台电脑都显示教师端的内容),教师展示几幅表现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美国南部商品谷物农业、拉丁美洲种植园农业以及西欧乳畜业的图片和视频,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地存在多种多样的农业类型。进而设置“不同地区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农业类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引出“农业的区位选择”。   2.引导学生分析地图与视频资料讲授新课。
  通过展示我国南方地区和澳大利亚的地图,使学生明确两地区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通过地形图、年降水量图、气温分布图等使学生学习两地的自然特征,通过人口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两地的人口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区位的概念,帮助学生养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的意识与习惯,初步掌握认知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培养区域认知能力,为分析两个地区农业活动差异的因素做铺垫。
  教师播放视频并进行讲解,视频内容为我国南方水稻种植业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过程(南方水稻种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较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多采用划区轮牧轮作制、交替种植小麦休耕放牧可以充分保持土壤肥力),使学生了解水稻种植业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各自的特点。如果配置了虚拟仿真设备,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观察和体验两个农业区域,感受两地地理事物的差异,使学生对两个区域及各自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直观的感受,并为下一步分析影响农业活动因素打下基础。
  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及时答疑。
  组织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讨论,每组分别研究分析总结影响我国南方水稻种植业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农业区位因素。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分工和讨论,通过互联网自主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教师可以事先给出专业的网站以及功能强大的搜索网站,如www.agri.cn(中国农业信息网)、www.baidu.com(某搜索网站),防止学生在上网时没有目的性、针对性。在分析与讨论过程中,教师始终跟踪巡视,针对讨论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给以及时点拨和引导;当出现普遍性的难点问题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小组研讨进行补充完善,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实现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来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进而更好地掌握影响农业活动的区位因素。
  4.交流总结,教师引导与点评。
  每个组把通过探究归纳后得到的成果制成一个PPT,通过网络平台呈现到每一位同学的电脑上,分别派代表总结影响两种农业区位选择的诸多因素,学生之间进行提问、讨论,并由教师进行点评。针对学生未考虑到的因素,教师加以引导补充,使学生从自然因素(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人文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地价、社会)全面认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地理因素和地理环境,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综合思维能力。在学习我国南方地区和澳大利亚农业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澳大利亚轮休、轮牧的生产特点以及我国南方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多种因素,而且让学生认识到农业生产要考虑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做到因地因时制宜,引导学生遵循自然规律,树立人类与大自然相协调的人地协调观。
  5.作业测评,复习巩固。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教师提前拟好练习题上传至网络平台,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评。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并进行批阅,收集学生历次作业和测验的数据分析,指出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的知识点,并根据具体学情精准推送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设置作业题如下:
  (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绝对性的; B.某地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C.人们通过垦荒可以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D.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地形。
  随着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青睐,淮河沿岸地区某村民组在本村稻田里,采用“稻鸭共作”的新型稻田种养模式,水稻和鸭子实现双丰收。据此回答(3)~(4)题:
  (3)“稻鸭共作”生产与下列哪种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基本相符( )
  A.混合农业 B.立体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
  (4)下列有关“稻鸭共作”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③是一种绿色环保农业类型;④可以在全国大城市郊区推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当前,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 B.政策 C.技术条件 D.市场
  6.知识拓展与升华。
  教师让学生从我国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内蒙古草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个区域中任选一个,对影响其农业活动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探究如何对该地区区位因素进行扬长避短,实现科学发展。通过这个过程,既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农业区位选择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地理实践力,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华。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8]。在上完这节课之后,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可达性、教学内容全面完整性、教学手段方法可行性、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影响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主客观因素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策略。
  1.“互联网+”教学途径可行性。
  教师通过对网络平台以及相关互联网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能否熟练使用“互联网+”网络操作平台和掌握相關电脑操作技能,是否实现了“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2.教学内容系统完整性。   教师应对照新课标对本节知识点的具体要求,通过检查学生完成习题和拓展练习的质量,认真分析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重难点内容是否突出,知识点间是否系统连贯。
  3.教学目标可达性。
  依据设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对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评判。例如,通过“互联网+”与本节课知识点的结合是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四种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农业区位、农业区位选择相关知识点,是否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和综合思维能力等。
  4.改进策略。
  通过上述反思,教师应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改进策略。例如,针对互联网平台和电脑操作技能欠缺,教师应积极参加网络、计算机操作培训和观摩网络课堂教学,提升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水平。针对备课不充分、不系统而导致的知识点遗漏、重难点不突出以及知识点间连贯性差等问题,教师一方面应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全面考虑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和难易程度,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讲解;另外,教师应主动参加观摩学习或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请教。
  总之,“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已成为当今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教育教学模式,较快较好地适应并熟悉这种教学模式必将使“互联网+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一明. 核心素养培育下高中地理“农业区位”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地理教学, 2018,(19):23-27.
  [2]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2):10-14.
  [3]Richey R C. Research on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1997,45(3):91-10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5]龚倩,赵媛. 略论地理空间思维[J]. 地理教学, 2010,(21):4-7.
  [6]申立雪,梁彦庆,王琪,等. “互联网+翻转课堂”地理教学模式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9):210-211.
  [7]谢青青.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途径探索[J]. 考试周刊, 2017,(93):151.
  [8]杨天来. “互联网+”时代的地理教学探索与实践[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03):41-42.
  [9]樊雅美. “互联网+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学), 2017(05):154
  [10]任梦漪.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学习生态建构[J]. 地理教学, 2018,(20):62-64.
  [11]杨淑霞.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影响[J]. 新课程(下), 2018,(01):116.
  [12]李淑梅. 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 2013,(20):119.
  [13]庄园. 融合“互联网+”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J]. 新课程导学,2017,(17):10-11.
  [14]吴淑娴,谭吉.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7,(03):229-230.
  [15]裘伟将. “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究[J]. 地理教学, 2017,(12):27-29+64.
  [16]万军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 中学课程资源, 2017,(11):65-66.
  [17]林芬. 利用“微课”促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J]. 文理导航(上旬), 2018,(06):89+91.
  [18]廖名良,赫兴无. 中学地理教师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18):60-62.
  作者简介:张超(1996-),男,黑龙江宝清人,在读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理教学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翟胜(1974-),博士,教授,学科教学(地理)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本科与研究生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等。
  *基金项目:聊城大学教改教研项目(G201716z),聊城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LYUYY1405),聊城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LDSY2014093),聊城大学大学生科技文化創新项目(CXCY2017043,26312171002,26312161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3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