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在施工中密切注意,以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市政桥梁;预应力;技术;施工;混凝土
  1  引言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应用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桥梁受力部件的刚度和韧性,强化建筑结构承载力,保证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
  2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主要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结合桥梁施工特点,选用合适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以降低桥梁施工中开裂问题的产生。在目前的预应力技术施工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主要有高刚度的钢材和混凝土。
  同传统的桥梁建筑结构相比,应用预应力技术使用的工程材料会相对较少,建筑自身的重量也较低,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承受更多的重力,能够有效改善市政桥梁工程中存在的开裂问题。同时应用预应力技术,还可以在预防开裂问题的基础上,节省更多的施工材料,提升经济效益,增强桥梁建设的美观性。
  3  在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前期筹备
  该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对市政桥梁的工程设计进行重点审核,保证图纸、工艺、方案等内容的可行性;根据桥梁预应力施工的要求进行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工作,并对材料质量、设备性能进行检查。另外,在材料检查过程中,需确保每项工程材料都能出具出厂报告、验收报告等检测内容,让材料质量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另外,在准备环节,还需开展技术交底工作,使工作人员明确了解设计的意图、要求和目标,全面掌握预应力施工的相应技术要点,以降低施工中技术风险的产生。
  3.2  锚具制作
  在市政桥梁工程建设中,锚具是张拉预应力施工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首先,在桥梁施工中对预应力筋下料时,要对其长度予以严格的把控,确保其在市政桥梁混凝土结构的规定范围内,同时还应对钢绞线开展合理的设计工作,在下料结束后,需按照建设的要求对不同长度的钢绞线实行摆放和梳理,以免钢绞线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交叉、缠绕的情况,影响最终钢绞线的张拉效果。之后还要对钢绞线的长度、数量、规格以及相关参数进行检查和确定,以提高预应力施工中锚具的质量。
  此外,在锚具制作过程中,由于其涉及的内容繁杂,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也较多,为了让锚具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来,需严格遵守制作的相关流程标准,以免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在制作完成后,采用统一的运输工具将其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将其有序的摆放到固定位置上,以避免材料腐蚀、弯曲等问题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3  预应力筋的定位
  在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中,先要进行预应力筋的定位作业,尤其是竖向预应力筋,要使用专门的固定支架来保证预应力筋的稳定性,减少预应力筋或者固定支架出现歪斜位移的现象。在预应力筋固定好之后,安装泌水管道。泌水管道安装使用的主要工具为波纹管,且在安装作业前需实施钻孔作业,孔径设置在2cm左右。
  另外在泌水管道的外侧要利用一些塑料板等材料将其包裹起来,之后利用螺丝进行固定,并避免接头缝隙的出现,以确保波纹管同结构的密实性。在后期灌浆过程中,为了避免接头处出现溢出问题,可以利用密封胶贴对接头位置进行密封处理。
  用于包裹泌水管道外侧的塑料板上连接着圆管,需要将圆管的直径控制在25mm以下,长度控制在50cm左右,这样才可有效提升泌水管道的质量和性能。另外,在进行预应力筋定位时,应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安装锚垫板,将其与波纹管一段紧密连接在一起,之后在与柱筋进行固定,提升锚具和构件之间的连接性。为了提高预应力筋张拉的有效性,要将预应力筋张拉一侧与锚垫板进行连接固定,再设置相应的张拉垫板,利用泡沫填充缝隙,增强预应力筋的位置的稳固性,以确保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的标准性、有效性。
  3.4  混凝土浇筑
  在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环节前,需先对预应力筋的安装位置、型号、规格以及数量等内容展开严格的审核工作,且对波纹管予以重点、重复的检查,使其表面不会出现裂缝或者破损等情况,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另外,在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环节,还应与振捣工艺进行有效的配合,对振捣时间以及振捣间距实行合理的管控,以免在施工中对波纹管造成一定的损坏。
  某桥梁工程总建设长度约为400m,包括了主桥和引桥两个部分,其中主桥分为三跨,长度分别在20m,35m左右,引桥是一跨,长度约为20m。由于该桥的跨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该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强度在C45,桥梁强度设计的标准为:fpu=1860 N/mm2,As=140 mm2,d=15.24mm,其所使用的混凝土浇筑工艺主要有:首先,利用粒径在3cm左右的砂子材料作为大梁主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材料,并在水泥拌合过程中添加膨松剂和泵送剂,提升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其次,由于混凝土下料质量会直接影响浇筑振捣效果,因此在下料振捣中,要对其密实性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结构中空鼓问题的产生。最后,该工程在混凝土浇灌的技术环节中,通过专项值班的安排,对钢绞线实施抽动完工,确保大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形态。
  3.5  预应力张拉及灌浆
  在市政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施工一定要在清洁完现场后进行,为了保证预应力张拉的稳定性,还可以安装一些锚板等工具,并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控制,在确保其符合标准后,进行预应力张拉操作,应严格按照预应力筋张拉的标准要求,保证最终的张拉效果。
  在预应力筋张拉作业结束后,进行预应力孔的灌浆作业。不过在灌浆作业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压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试,确保机器正常运转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进而起到加固预应力筋的作用;待灌浆作业完工后,为了保证锚固的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养护作业,同时在养护过程中,还要做好钢筋防腐处理,减少腐蚀等问题的出现,进而提升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效果。
  4  市政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4.1  提升钢绞线选择的合理性
  在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前,要先对工程所需的资料数据展开收集和整理工作,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以及桥梁结构进行合理的勘察和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市政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之后制定科学的预应力施工方案,保证预应力施工技术及其相关材料的合理性。另外,在选择钢绞线的过程中,要对其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后方可投入使用。为了保证钢绞线选择的合理性、标准性,需要先对局部部位中平衡梁的相关参数、伸长和松弛率的数值进行计算和明确,之后再根据所得数值恰当的選择钢绞线规格。
  4.2  增强预应力锚具的有效性
  锚具应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是提高市政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同时这也是确保各项目有序进行的基础。在预应力锚具选择的过程中,符合施工实际条件的是摩阻锚具和机械锚具。以上两种锚具中,摩阻锚具的操作过程较为便捷,其使用率也就更高,但是其在连接安装过程中比较复杂,关于应力损失也比较大。所以在施工中,不管选择哪种锚具一定要按照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施工。
  5  结语
  市政桥梁工程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连接部分,在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桥梁质量和安全系数。为此,我们应加强对预应力技术的重视程度,并按照标准的施工流程和规范标准进行操作,这样才能有效的完善市政桥梁的整体施工水平,让我国的桥梁建设步入行业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彭涛.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71.
  [2] 汪美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49~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7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