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视阈下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我们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和云计算等一些新型的科技日新月异,呈现出移动化、智能化等基本特征,这些新型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已经逐步影响着新闻生产,给新闻业带来巨大冲击。互联网革命爆发与发展导致新闻生产变革,智能化技术使电视发生着变化,从而导致新闻生产出现新特征——新闻生产定制化、生产内容碎片化、生产方式移动化、新闻内容数据化。本文主要探讨大数据视阈下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电视新闻;内容生产;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9)04-031-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19.04.006
  2009年,互联网技术行业兴起了一个专业流行语——大数据,它是指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方面规模远超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加速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人们对获取新闻资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新闻采编与传播行业不断创新与进步。为了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同时顺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 ,新闻工作者必须拓宽视野,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创新新闻采编的理念与途径。
  1.大数据时代新闻的特点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新闻的生产对象从小数据拓展到大数据。根据路透新闻研究所发布的《媒体大数据》报告可知,小数据是以GB或更小的单位来衡量的,而大数据则是用TB或更大的单位来衡量的数据。大数据新闻是指基于公共利益和新闻价值,运用数据科学方法从大量数据中发现事实,并通过可视化方法呈现数据的一种新闻形态,大数据时代新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大量数据样本提高了新闻的说服力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特征是與传统新闻相比的,传统新闻主要由新闻工作者根据所选定的新闻题材,辅之以他选择的相关素材,加之自身的组织加工,最终形成新闻稿件对外发布,受众无法参与到新闻的采编、加工和制作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这会使大众对一些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影响新闻的说服力。然而,进入大数据时代,依托互联网的普及,新闻采编基于海量数据样本的支持,时时接受大众监督,人们不仅能从新闻中得知各种事件的发生,还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现在,很多新闻媒体平台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新闻数据库,里面存储了各个行业的数据资料。在报道新闻的时候,这些数据库就会分析该新闻中涉及的行业,在受众头脑中建立一个思维框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新闻资讯的接收,而是对这一新闻事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都有所挖掘,使受众接收到的新闻报道更加具有深度。这是一项得益于大数据时代的技术,这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帮助读者认识到新闻深层的问题,提升了新闻的说服力。
  1.2大数据技术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渠道
  在新媒体产生之前,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四大媒体,而传统媒体传播新闻的方式主要是播放或刊载现成的新闻,大众只能被动接收媒体发布的新闻,无法选择适合自己获取新闻的方式以及筛选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类型。但是,大数据技术伴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悄然来临,新闻工作者也顺应时代要求,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新闻传播形式,发展了新闻采编与生产制作技术。人们可以在众多新闻传播平台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取新闻,例如各种手机APP、电脑上的各种浏览器等。一旦用户在电脑或手机的搜索引擎上输入新闻关键词,后台浏览器就会将搜索内容自动保存,通过分析用户浏览新闻的内容和时间获知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并针对用户的兴趣推送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新闻内容,或者向用户推荐大多数人都感兴趣的新闻,实现了新闻传播以大众为主体,尊重大众的选择权,真正满足大众不同阅读需求的目标。例如,《太原晚报》新闻部在2017年创建了“太原时政”公众号,仅仅几个月时间,关注人数就达到2000多人。该公众号在中考和高考期间,发布了多篇与中高考有关的新闻稿件,均产生较大的浏览量,甚至有的稿件达到2万多的阅读量,可见,“太原时政”发布的这些新闻稿件是符合当下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是读者所关心的话题。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更加明确新闻采编的重心和目的。
  1.3大数据时代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关于新闻,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很多版本的定义,虽然各版本不尽相同,但几乎都突出一个“新”字,也就是说,强调新闻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因此,新闻的时效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新闻的时效性越强,就越能真实反映新闻事实。能够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现其新闻价值并最先发布出来,是新闻时效性强的体现,这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能力要求。他们必须拥有更广泛的信息来源、更强的信息敏感度以及更高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更快地发布最新的事件信息,否则,失去了较强时效性的新闻就失去了新闻价值。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新闻采编人员保证新闻时效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他们不再需要像原来一样,通过设立众多新闻监测点来监测新闻事件的发生,也不用根据经验各处寻找新闻事件,并亲自到达事件现场了解事实。现在,他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从各种各样的信息当中发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通过网络第一时间直接联系新闻当事人,了解真实情况,为及时准确地进行新闻采编和发布提供支持,确保新闻时效性的实现。
  2.互联网发展导致的电视新闻生产方式变化特征
  2.1数据新闻模式
  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它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报道模式,是数据技术全面渗透新闻行业的必然结果,数据新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发生改变。不同于传统新闻建立在亲临现场进行采访加工基础上的特点,数据新闻是建立在数据的挑选、发掘、统计、分析以及数据观察基础上,从而出现的一种新时期的信息报道方式。现代大数据的网络技术支撑产生了数据新闻。数据新闻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报道形式,从而对新闻业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渗透,它的出现必定改变新闻生产的传统过程。   除此以外,数据新闻是全球新闻业应对大数据时代而产生的新兴领域,代表着未来新闻业的发展趋势,它不仅包含了传统新闻发布信息、舆论监督以及传播知识等几大功能,同时还具备传统新闻不具备的优势,例如对舆论环境进行有效监督的功能。一直以来,媒体的监督力量都来源于大众的支持,依靠人们的认知能力对社会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当前网络发展迅速,人们多是通过网络发表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但网络传播不够系统全面,如果人们发布的信息不经过加工整合,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舆论环境。而数据新闻能够利用数据与新闻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新闻工作者有效地利用数据对舆论环境进行监督。
  2.2机器新闻生产模式
  互联网技术使人们进入了数据大爆炸时期,时代的更迭引起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某些新闻报道已经开始由人类写作转向机器写作,用机器分析人类写作的规律变化,从而进行相对完美的机器写作,与人类写作没有太大的差别。[1]机器新闻生产也可以形象地称为机器人生产,它是运用算法从结构型数据中自动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的新闻生产模式能够快速生产出海量的新闻内容,在当今商业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机器人新闻以其强大的时效性将会成为新闻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机器人新闻依赖大数据,大数据技术是海量数据的集合和描述,它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等特点。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作用,依据海量的数据和数据之间的相对关系就可以预测未来实践,并且通过二次利用数据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新闻生产来说,大数据在新闻的搜集、采集、分析处理等多个环节都有重大影响。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新闻采编已经逐步成为现实。当前,数据新闻通过反复抓取、筛选和重组来挖掘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将数据可视化呈现,最终形成新闻故事,这种数据新闻引发的新闻生产过程,为机器新闻生产模式创造了可能性。
  2.3新闻视频直播: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新“宠儿”
  视频直播新闻是新时期网络时代产生的新的新闻形态,信息生产工作者将多种媒体形式的声音和影像及时播放,为受众供给全方面多层次的视觉角度体验。与原来网络上的以图片文字为主的报道以及短小的新闻视频不一样的是,视频直播新闻呈现出持续性并且富有身临其境的新闻场面。[2]这里的新闻视频直播不同于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直播方式,电视直播的新闻都是经过事先加工的,人们看到的新闻内容都是制作完成的,而现在的新闻视频直播是当场播报新闻进展,充满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大众来说,说服力更强,真实性更高。
  3.大数据视阈下电视新闻生产的创新路径
  3.1定制化、智能化新闻生产模式
  随着大量“公民记者”的出现,社会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它们有的时候可以扰乱人们的视线。因此,正规的新闻组织在新媒体时代提供给受众的是更加正规的新闻信息,媒体组织所累积的许多信息数据库以及相当一部分的专业职员专业手法, 可以为受众提供定制化信息保障,使受众获得比较高的用户体验。
  另外,针对公民个人记者而言,在未来社会中,人们可能自身植入芯片或者佩戴一种小型的网络卡,让自身成为一个移动的网络体,然后利用身边的各种物体进行新闻写作、传输,或者发送。对于那些相对正规的新闻组织来说,应该采取联合的方式将全媒体进行完善与扩充,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运用不同的媒介进行生产,通过整体网络进行传播,可能给予受众更加完善的新闻事件整体性的体验感。
  3.2设法让电视新闻顺应移动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得非常快,新闻记者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进行信息的更迭,很多的新闻单位为了抢夺发布信息的时间,经常运用一些动态写作的形式进行报道,但是,这样的信息给受众带去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新闻,而可能给受众的是比较浅显和零散事件的一点或者一些信息,这样就导致受众对这个信息的整体性不够了解。我们身处网络大时代,媒介类型多种多样,同一条信息可能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这些内容却散落在网络中各个地方,没有人统一整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整合、梳理,从而导致新闻生产内容的碎片化。这些信息忽略了新闻的本质,造成新闻生产内容出现碎片性。[3]
  另外,随着智能手机、iPad、手提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出现,同样也带动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智能手机的运用加快了现场进行新闻报道的成长,无论是职业性质的还是非职业性质的新闻记者,只要拥有网络,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迅速地写下和发布现场的新闻報道。现代多功能智能手机将许多功能都收录其中。因此,无论是从采集新闻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发布新闻的角度来说,都已经开始呈现出“移动化”的特征。[4]
  3.3探索电视新闻的众筹模式发展
  一种以为了新闻而进行众筹的活动叫作“新闻众筹”。具体做法是:首先,新闻工作者会在一个平台上提出一项关于新闻报道的计划;然后,消费者如果对这项新闻报道具有自身的兴趣喜好,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帮助这项新闻报道;在限定的时期中,如果这些媒体记者能够获得之前所想的金额,那么他们便可以运用受众捐赠的这笔费用规划推进新闻报道。因此,电视新闻可以尝试众筹新闻的模式进行发展。
  3.4新闻内容数据化
  除此之外,数据新闻是大数据视阈下电视新闻生产的主要创新路径。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指的是在大数据的技术后台下,由互联网收集的大数据为后台,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新闻内容由一堆堆数据形成,虽然准确真实,具有说服力,但是,同样也缺少一些生动性、活泼性,使文章比较生硬、呆板。[5]
  另外,从今天往后的时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定会呈现出一种放射性的增长态势,网络的普及将会给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便利。当下社会,新闻界都在讨论报纸是否会消亡,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来说,报纸作为一种媒介可能会消失,但是,报纸中的新闻内容永远不会过时。它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媒介当中,继续传播全新的内容。尤其是当物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的生活中,你可能在身体中植入一个互联网芯片,然后可以用身边任何的一种介质来接收信息或者发出信息,而且不用担心你是在做饭或是在做家务,甚至说是在开车。这些信息的传递已经是无孔不入但非常安全。[6]除此之外,VR科技的进步可能会让未来中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智能管家,它可以帮你进行信息的传递、分析、收集等,完全不用担心会错过什么重要的新闻内容。[7]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新闻生产在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的变化以及产生的新的特征,这些新的新闻生产特征是符合当今整个社会的。因此,对于这些新闻生产的变化,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会促进新闻业的成长变化,为新闻业送去生机,送去生气。虽然这些新闻生产变革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弊端,但是它所带来的积极的方面要大于它所带来的弊端。相信今后一段时间内,新闻业的发展一定会蒸蒸日上,这些新闻生产变革所带来的弊端将会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被一一解决掉。
  结语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成长,未来社会移动化、智能化的特征已经出现,这些新兴的技术力量不仅改变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也给新闻业带来巨大冲击,新闻生产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在未来社会中,新闻生产定制化可能越来越完善,人们阅读的新闻不再以人力作为新闻生产的基本要素,以纸质媒体作为媒介载体,而是以人工智能作为新闻生产的要素,以手机、iPad或者今后更加便携化的媒体作为媒介载体而生产出来的新闻。生产方式的移动化,应该能够减轻未来新闻人的负担,逐渐走上以机器代替人类的道路。人工智能会在今后成千万上亿的新闻中传递完整的符合用户需求的新闻报道,使人们不再受到垃圾新闻的冲击。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极速成长,新闻行业才会受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强力冲击,新闻生产方式也在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变化,同样也是在这种新趋势下形成各种新的生产特征,从而带动着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新闻记者,2016(1).
  [2]严三九.中国传統媒体与新兴媒体内容融合发展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3).
  [3]苏涛,彭兰.多元化、精细化与范式创新:2016年新媒体研究的特点与进路[J].国际新闻界,2017(1).
  [4]王聪,南塬飞雪.重拾故事内核:反思机器人新闻[J].青年记者,2017(1).
  [5]詹焕焕.数字化时代下的中国新闻创新路径[D].2017(5).
  [6]彭铁元.大数据趋势下融媒体发展的三个维度[J].新闻与写作,2017.9.
  [7]殷俊,罗玉婷.大数据新闻的实践与发展策略[J].新闻与写作,2016(4).
  (作者单位:吕梁广播电视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7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