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个性化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符合新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促进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在个性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中小学教师面临很大挑战,诸如强调教育统一性的观念严重、大班额问题严重、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等。基于此,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认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能力。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中小学生;中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19)02-0037-04
  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宗旨相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主动实施个性化教育,正确理解个性化教育与全面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个性化教育与全面教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个性化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个性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和特点,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体现了深度学习的教育思想。尽管个性化教育能够为现代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但在中小学教师落实个性化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大挑战和困难。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个性化教育对中小学教师教学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期望能够促进个性化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更有效地实施,以提高中小學教育质量。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涵
  个性化教育即“个性教育”,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一定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持久而稳固的独特特征的总和。个性化教育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教育,它是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潜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促进他们全面而和谐的发展。统一性重视整体的一致与同步,但却忽视了每个个体的主体性。但是二者也并非是完全的对立,统一性是相对的,在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后,统一性自然也会得到提升。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即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个性得到尊重、潜能得到挖掘、个体的优势得到发展,人能成为完整的人。个性化教育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化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和健康地发展。教师运用个性化教育旨在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已有的经验等发掘其潜在优势,使他们得到自我独特而有意义的发展。不可否认,有效实施个性化教育离不开中小学教师对全班学生深层次的了解以及与他们心灵的沟通,因为中小学教师是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者。在个性化教育的课堂中,中小学教师要凸显每个个体的中心地位,自己只是课堂教学中的引领者与指导者,这与传统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式向主动探究式转变。
  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个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我国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因而要提倡个性化教育,改变传统中小学教师一言堂的弊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个性化教育追求以人为本,彰显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价值,并相信每个个体具有无限的潜能。它是回归教育本质的一种表现,与当前提倡的新课程改革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也包括学生个性和心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个性化教育是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心理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素养、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基本技能等要素,对其进行动态、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因此,个性化教育是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个性的教育,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自由、灵活的,富有人性化的。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有效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减少学生人格缺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中小学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虽然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强化中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有利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等诸多功能,能够落实和践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教育,中小学教师主要会面临如下一些挑战。
  (一)强调教育统一性的观念严重
  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统一,无论是在政治还是教育方面,都强调统一性。首先,中小学教师过于追求统一性。其一,表现在师生互动追求一致的回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强调标准答案。一方面,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创新思维,没有向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其二,表现在中小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使课堂组织形式单一,就连座位的安排也是整齐划一,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与需求,过分强调统一性。其次,学校过于追求统一性。以统一高考为指向的教学把学生训练成为没有思想、没有个性的工具;学校在进行评估或测评时,考虑的也是整个班集体。以上这些因素对实施个性化教育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种统一性过分关注学生的整体一致性,却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
  (二)大班额问题严重
  个性化教育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教学理念,它对中小学教师各个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实施真正的个性化教育,教师要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包括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其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每个学生的爱好等,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进度。然而,中小学大班额现象十分严重,部分市级或县城的小学班额人数一般达到70人,甚至超过80人。大班额教学增加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他们没有闲暇的时间去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更不可能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就成了摆设。中小学教师没有额外的时间去关注学生,课堂的重点是讲解知识,难以实施个性化教育。为了更好地实施个性化教育,大班额问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   (三)中小学教师缺乏正确教育理念的导引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个性化教育的误解以及程式化的教学行为之中。首先,一些中小学教师往往会将个性化教育与学生的任意发展相混淆。个性化教育并不是让学生任意发展,个性化教育同样需要中小学教师的指导。其次,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依据中小学教师参考书籍,千篇一律地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以及每个个体的接受水平等。这些错误的观念会导致不能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育。
  总之,在中小学实施个性化教育,中小学教师会遇到很多方面的挑戰,既有客观方面的,又有主观方面的。强调教育统一性的观念和大班额问题是阻碍个性化教育实施的客观因素;而一些中小学教师缺乏正确教育理念的导引则是阻碍个性化教育实施的主观因素。
  三、中小学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策略
  对于一种教育理念能否有效地运用到中小学教学实践之中,中小学教师是关键因素,他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中小学教师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或者不能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任何教育理念都是纸上谈兵。所以,中小学教师要正确理解个性化教育理念;学校要通过各种培训改变他们的教育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这样中小学教师才能把个性化教育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中小学教师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中小学教师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个性化教育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虽然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有小组合作教学,但是小组之间的讨论容易出现形式化。为了提高每个学生个体的参与度以及促进个性化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自信心,中小学教师必须进行个性化教学。其中分组教学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强调个体的学习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纠正错误、相互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中小学教师要注意消除小组代表或组长回答问题的弊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的思想观点。在分组时,中小学教师除了按照座位的排列对学生进行分组外,还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和个性,通过分配任务的不同进行自由分组。多种形式分组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中小学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
  个性化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以及性格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和健康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善。每个学生成长的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造就了不同性格与特点的学生。而个性化教育则是中小学教师依据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就已经在运用,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子路与冉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当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然而,冉有问时,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去实行。”同样的问题,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回答,这是因为孔子了解到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子路性格急躁,所以要中和其暴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很注重运用因材施教策略,当今中小学教师更需要去践行。为了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小学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独特潜能,使其得到全面、最大化发展。
  (三)培训机构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教师培训机构应围绕个性化教育主题,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转变他们的教育理念,强化他们对个性化教育的认同感,改变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考虑中小学教师的具体特点及需求,为教师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个性化教育资源。针对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能力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最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育的资源;组织教师观摩个性化教育相关的公开课和参与评课;根据教师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等。卓有成效的培训可以解决教师在实施个性化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个性化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的深入开展,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四)中小学教师加强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认同
  中小学教师对个性化教育的认同程度决定着个性化教学的效果。没有个性化教育理念的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难以发挥学生特有的潜能。实际上,我国有着悠久的个性化教育传统,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典型。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大力地宣传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价值,使中小学教师从内心深处理解个性化教育的内涵,正视个性化教育带来的各种挑战,深刻领会和理解个性化教育,真正回归个性化教育的本质。同时,中小学教师自身应当加强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学习、理解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找到现代个性化教学理念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的契合点,积极探索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策略。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有效实施个性化教育,让因材施教在新时代的中小学课堂中焕发生机与活力,为现代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6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