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課堂讨论法作为一项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还能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本文主要探讨了课堂讨论法应用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意义和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两大方面的内容,从教学实际出发,给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讨论法 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课堂讨论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其为教学服务,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促进课堂的民主化,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研究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进而提升课堂质量。
  一、课堂讨论法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物理教学方法,不会顾及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是否与学生生活相贴近、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识,只是按照教学目标和自己的计划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疲劳教学;再加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当,导致其未有效掌握所学物理知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大大降低。而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要讨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讨,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找到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另外,课堂讨论法也可帮助教师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引导教师将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思维转变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教学思维,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1]
  二、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讨论内容
  讨论是具有针对性的。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确定适合学生思维拓展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让学生展开探讨和研究。在讨论的主题范围过大时,教师可以将主题以难易程度进行细化,让学生由易到难进行讨论,层层推进,使学生逐步体验到知识不断跃升的快乐。比如,在“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一节中,在引导学生了解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之后,针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物质单位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过程中学生会对物质的组成产生兴趣,发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思考,有的学生会认为原子就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有的学生认为不是;引导持“认为不是”观点的学生再次进行深入探讨,说出原子不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原因。讨论结束后,将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分析,教师逐步引出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原子并不是物质组成的基本单位的结论,除了分子、原子之外,还有质子、中子、电子等。通过这样的目标建立,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使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过程都围绕目标展开,并循序渐进,最终取得教学目的,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2.创设情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建立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情境,有助于让学生发现问题,还能营造一种轻松民主的氛围。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认识、经验、兴趣以及情感,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学习情境,在物理现象与学生认知的比对下,刺激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之中。依旧以“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为例,在进一步解释其他物质单位时,结合初中学生爱幻想的特点,举例科幻小说《三体》中关于质子的描述和相关情节,比如由一个质子改造而成的超级智能计算机,可以实现无时无刻信息的跟踪传输,三体世界的人由此实现对地球的监控和监听。以这样科幻感极强的小说情节举例,在体验书中内容的同时,形象生动的向学生解释物质内部组成单位的无限可能性,帮助其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物质,同时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再比如,在学习压强时,分别准备图钉、长钉子、以及缝衣服用的针,在课堂上分别找体力相差很大的学生来做实验,将以上三种东西按进木板,会发现,力气大的人会比力气小的人较快将图钉按入木板,但是长钉子和针,再怎么用力,依旧很难按入木板中,通过一步一步探讨和深究,可以得出压强知识。这个过程,课堂气氛是轻松愉悦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深入学习。[2]
  3.理性学习,突破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将主观思想带入物理学习中,形成思维定势。这样影响学生思考,使学生不能全面细致掌握知识。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以及总结方式方法和知识内容时,及时点拨学生的思维,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上找到造成其思维定式的原因,然后加以引导,鼓励其改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其理性思维。比如,学习“摩擦力”在导入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将两本课本进行相互逐页交叉,只提起课本的边缘,会发现提起一本书,另一本书也会随着被提起。以此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进一步实验,如将手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者拉,会有什么感觉?用实验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并证明摩擦力的存在;接着归纳和讲解摩擦力的定义,最后再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而让学生在了解摩擦力利弊的同时,能将摩擦力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并领悟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拓展思维,帮助学生提升价值观。
  4.及时反思,构建知识脉络
  讨论学习的过程就是多种思维进行碰撞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重新理解所学知识,对自己的思考方式作出反思,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脉络,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物理学习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推导能力以及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讨论过程和学习之后,及时总结、消化、辨析所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密度”时,讨论如何将计算密度的方式更好的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物质密度计算上,将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比,选出最有方便有效的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方法哪里出了问题,以此来更好的领悟物质的属性,更好的建立自己的知识脉络。
  结语
  总之,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正确应用,需要确定讨论内容、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逐步突破思维并及时反思,构建知识脉络。教师应该及时跟进学生的讨论进程,做出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理性思维,提高学习独立性,使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光会.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41.
  [2]马泽明.思考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