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中的“星级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研究性学习方式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在新教材的实践过程中,尝试指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来获得知识,且在研究性学习评价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星级评价量表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测评。
关键词:评价 特征 指标
一、评价的特征
小学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既具备研究性学习本身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对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这种学习方式本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否则再好的评价也会有失偏颇。
1.注重自评和互评
评价者包括教师、学生或家长等。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生这个主体外,还有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工作人员的参与。这些参与的人都可以就学习活动的某一方面加以评价。我认为,其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因为每个学生都在学习活动中投入了情感、精力,为研究付出了辛劳,所以应该让学生就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达进行自评、互评以及师生互评,这样更能突出主体性。
2.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并重
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并不只在于学生的研究结果和研究报告的形成,而在于研究过程。小学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对学生认知、思维、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培养,需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合作精神、搜集和加重信息的能力、结果分析能力、迁移运用能力以及创造精神、开放水平等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
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讲,我们也应该关注研究结果的表达:不注重其价值大小,而注重其结果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小学研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并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如在我们班,我就在语文方面利用课本剧的表演、各种形式的演出、每日小广播、板报、主题活动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在各种表达形式中,学生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不仅能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合作的体验,更能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表达必须进行测评。
3.重视鼓励性评价
小学生年纪小,心理发展还未成熟,学习能力处于低级水平,再加上小学的学习只是获取知识的起步阶段,不能人为拔高要求,似的学生对学习活动失去兴趣和信心。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即使有不足之处也应当受到赏识和鼓励。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进一步地去阅读,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初衷。
二、评价的指标
评价主要有言語评价和书面量表评价两种形式。下面我说一说我设计的量表评价形式的主要内容。
1.态度
这项指标所标的二级指标旨在判断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活动,是否认真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的工作,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采纳他人建议等。
2.方法和技能
这项指标所列的二级指标旨在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比如查阅资料的能力,使用各种工具的能力,对研究结果的表达和交流等。
3.研究结果
这项指标旨在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结果,以及结果表达形式是否有创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有突破)等。
4.特别表现
这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特别表现进行发现及表扬的一项指标,旨在赏识和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发展水平,以便进一步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