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农村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使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农村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部分短板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扶贫对象“钉子户”的脱贫问题、脱贫家庭的返贫问题、扶贫标准的界定问题都成为阻碍农村扶贫工作开展的难题,而且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阻碍。对此,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兼容扶贫工作,通过思想建设引领农村社会建设,进而构建起乡村振兴与扶贫长效机制,是当下开展农村扶贫与建设工作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农村扶贫;乡村振兴;思想建设;构建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2-48-2
  1 当前我国农村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脱贫对象脱贫艰难,反复耗费扶贫资源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对扶贫工作不断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的农村贫困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由此促使农村脱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攻坚时期。过去农村的整体贫困状况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但是一些脱贫困难的个别村组、贫困户的脱贫难问题已成为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开展扶贫工作面临的瓶颈。这些贫困户、贫困村的脱贫问题在政府不断增加投入的前提下仍得不到根本改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典型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对于政府的扶贫政策没有做到积极配合,仅仅是利用扶贫的补贴和扶持度日,本身并没有实现脱贫的积极性,思想上并未做到真正脱贫。因此,在扶贫过程中,虽然政府不断增加这种类型的脱贫帮扶投入,但并未真正改善贫困状况,反而助涨了脱贫“钉子户”的不良思想风气,致使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对口帮扶更加难以开展。
  1.2 扶贫机制贯彻不到位,致使部分脱贫农户返贫
  扶贫工作的部门联动性、扶贫环节的多元性以及扶贫机制的系统性也是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依托。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存在扶贫政策贯彻不到位、脱贫审核与扶贫长效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为了完成脱贫目标而急于求成使一些脱贫户并未实现真正脱贫,甚至出现了一些脱贫户再度返贫的状况,这些都体现了部分地区扶贫政策并未真正得到全方位落实,从而造成脱贫不彻底,甚至出现虚假脱贫的情况,这归根到底是扶贫工作机制贯彻不到位的问题。扶贫工作机制并未得到严格认真执行,使一些脱贫项目成为“豆腐渣”工程,前期投入大、后期收益差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贫困人口对于扶贫工作的信任程度。
  1.3 扶贫标准的时效性有限,难以深入发掘潜在贫困家庭
  随着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扶贫问题重视度的提高,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力度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必然要进入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扶贫阶段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而贫困户的界定标准在当前扶贫目标中是固定的,这就表明对于贫困人口界定标准的时效性是有限的,导致其在扶贫工作的其他阶段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农村家庭内有一些潜在致贫的因素也不能得到有效缓解。例如,部分有老家庭的养老问题,以及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口的医疗成本必然会不断增加;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多子女家庭,随着子女的不断升学,其教育成本占家庭支出比重也越来越大。以上都是存在于农村中较为普遍的现实状况,已成为农村家庭中潜在的致贫因素。而在现有的扶贫工作管理政策中,对于这些致贫风险并没有较为有效的规避政策。
  2 乡村振兴视角下完善农村扶贫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农村思想建设,以乡村振兴战略激励新农村建设
  思想文化建设是新農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乡村建设的精神引领。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应贯穿于农村扶贫工作中,通过对农村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融入农村社会建设中,充分调动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集中力量投身于新农村建设,防止农村地区滋生“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以扶贫扶志为当前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引导农村贫困人口摆正心态,树立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在适度扶持引导的情况下自食其力、积极创业,争取早日脱贫。
  “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国家的制度、政策和资源的供给,更需要乡村社会自身主动承接和积极配合。”[1]实现农村脱贫攻坚的目标,必须自始至终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进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遵循,激励农村贫困地区和人口积极配合扶贫工作、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2.2 完善农村扶贫机制,消弭农村社会潜在的致贫因素
  农村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是防止出现潜在致贫因素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农村扶贫机制对于扶贫标准的界定只适用于当前阶段,制定更加细化的贫困人口界定标准,可以起到有效预防贫困发生的作用。农村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不仅包括对于贫困界定标准的完善,还涉及对于现有扶贫机制的完善。
  2.2.1 构建扶贫长效机制,规避潜在致贫因素。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就是通过更加精细化制定现有扶贫标准,进行农村人口潜在致贫因素的分析,分类界定潜在贫困易发人口,提早通过政策的引导使其脱离贫困陷阱,避免其真正发展成为贫困人口。这包含已脱贫人口的长期引导反馈,使其避免再度发生贫困;还包括农村老龄化、子女升学等诸多实际问题带来的现有非贫困人口的未来潜在贫困发生的预防措施。
  2.2.2 完善综合扶贫机制,切实贯彻各项政策规定。农村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完善农村扶贫综合机制,实现扶贫工作的部门联动及政策的有机整合,对于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成效影响极大。此外,切实贯彻各项扶贫规定,真正将扶贫机制运行起来,实现政策与人力的有机配合,避免扶贫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实现扶贫工作精准、统筹开展,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扶贫工作质量,进而推进扶贫工作进程。
  3 结语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扶贫,农村脱贫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开展农村扶贫工作,就是在实现乡村振兴。开展农村扶贫工作,需要不断提升扶贫工作的绩效,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党对农村基层思想文化的建设,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引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依托,以农村扶贫为当前工作重点,构建农村扶贫长效机制,在扶贫攻坚阶段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理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社会建设应先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9(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