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脱贫攻坚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数量众多,而大多数农民学历水平较低,劳动技能较差,因此农民收入普遍较低,这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的策略,从而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解决农村发展问题。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劳动力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2-40-2
  1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民占比非常大。由于农民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造成农民技能水平较低、就业情况较差。因此,河北省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笔者经过调查和总结,认为当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1 组织机构方面
  第一,培训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培训对象数量比较多,而且不同的培训对象学习水平不同,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指导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际开展培训时,各个委托机构之间割裂情况比较严重,很多资源无法进行分享,技能培训内容重复设置,部门之间的管理內容交叉混乱等,从而对培训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造成了阻碍,无法有效地培训农村劳动力。第二,培训机构的设置较为单一。很多政府在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时,将培训课程委托给相关的民办机构,这些机构属于外包性质,主要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所以,在汇报培训效果时,往往会过分夸大其培训效果,同时隐瞒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培训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第三,专职的办公人员不足。很多农民朋友为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开始参与相关的培训。但是,由于缺乏专职的办公人员,当农民朋友在培训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进行反馈。
  1.2 培训任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考核培训任务的内容不够完善。很多县或者市,为了更好地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培训工作,会将培训任务下达给相关人员,而培训对象的数量是主要的考核目标,因此很多工作人员往往会招揽很多农民朋友参与培训。但是,由于培训的教师资源、场地、经费等的限制,往往无法完成众多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容易造成培训延迟的情况发生,使得很多农村劳动力丧失培训机会。第二,很多政府对培训机构提出了严格的培训目标,培训工作完成后必须要保证农民获得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劳动力无法获得就业机会,这时培训机构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往往会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第三,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任务后,会为农民工选择就业岗位,但是很多农民工并不满意培训机构推荐的就业机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培训机构任务的达成。这时培训机构和农民之间就会产生利益冲突,大多数时候都会损害农民的利益,从而影响培训机构的外在形象,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1.3 培训资源非常匮乏
  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机会是推动农民就业的重要措施,但是很多县或者市由于自身条件落后,从而造成培训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出现,无法满足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据调查,河北省培训资源匮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培训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由于培训机构的福利待遇比较差,培训对象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足等,使得很多教师不愿意投身到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中,从而造成师资力量匮乏。第二,培训的硬件设施比较落后。目前,很多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不固定,容纳的培训人数有限等,从而影响了正常培训工作的开展。另外,培训主要是以基础理论课程的形式开展的,这种授课方式无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培训的内容。第三,培训支持力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地政府或者其他相关组织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足,从而造成培训资源匮乏的情况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效果。
  2 脱贫攻坚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改善策略
  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河北省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而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目前河北省在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分析和总结这些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效果的几点策略。
  2.1 完善培训机构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能规范相关部门和培训人员的行为,更好地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完善培训机构的管理机制。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培训机构或者培训人员的教育工作,使得他们能熟练掌握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利用管理制度更好地约束自身的行为,主动承担相关的责任,认真履行自身的义务,更好地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第二,明确不同培训机构之间的责任,加强培训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培训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降低培训成本的前提下确保培训工作的开展效果[1]。第三,引入绩效管理机制等,可以进一步调动培训机构或者培训人员的主动性,使得他们能增加自我驱动力,主动发现并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工作的开展效果。
  2.2 合理安排培训任务
  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因此需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合理安排培训任务。第一,认真选择培训对象。针对农村劳动力的不同需求,政府安排了不同内容的培训工作,从而能更好地根据农民朋友的就业意向开展培训。所以,在开展培训之前,需要对培训对象进行认真挑选,不仅可以防止培训对象过多,造成培训资源不足;同时,需要为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他们的培训课程[2]。第二,培训工作完成后,培训机构需要尽量为农村劳动力寻找就业机会,但是在安排就业的过程中需要与农民朋友进行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从而帮助他们挑选合适的企业,满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第三,当培训机构与农民群众产生利益冲突时,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予以协调,认真听取矛盾产生的原因和双方的诉求,在尽量确保双方利益的情况下更好地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避免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积极性。第四,建立完善的培训任务考核机制。针对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需要开展更加完善的监督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培训任务考核机制,考核内容需要覆盖培训工作的多个方面,从各个方面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进行评价,有利于培训工作的不断完善。
  2.3 争取更多的培训资源
  目前,河北省在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时,相关的培训资源特别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的提高。所以,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质量,必须争取更多的培训资源。第一,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的重要性,认真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例如,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用来规划培训工作,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同时,政府部门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场地等。第二,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需要提高培训机构教师的福利待遇,使得优秀的教学人才愿意投入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另一方面,认真选拔培训人员,充分考核其教学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尤其是对农民群众的耐心,同时需要掌握与农民群众沟通和交流的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培训工作效果[3]。第三,建立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更好地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将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介绍到相关企业进行工作,从而形成企业、培训机构、农民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而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能有效解决企业招聘和农民就业等问题。
  3 结语
  目前,河北省存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人群普遍具有知识结构差、职业技能较低的特点,因此必须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所以,本文针对目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总结和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提高农民的就业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珽,杨瑚,张晓兵,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农村扶贫问题研究:基于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53-54.
  [2]刘卫东,周璐璐.农村劳动力技能的现状与精准培训的实现:基于吉林市G镇的调研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216-217,242.
  [3]李海洲,杨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参与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路径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17(5):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6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