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段基于前置性学习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实现小学高年段的前置性学习,教师要为其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实现有效学习,在科学评价中及时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成绩,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兴趣,为推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小学高年段;研究与实践
  在新课改以生为本教学方式不断革新发展的过程中,小学高年段语文前置性学习需要在强化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语文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我要学”中自主学习。为实现小学高年段的前置性学习,教师要为其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实现有效学习,在科学评价中及时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成绩,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兴趣,为推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一、先学后教,明确重点
  针对高年段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前置性学习的任务布置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学和思考能力水平,在因材施教中强化先学后教中“学”的效果。在具体任务的布置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备课,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将教学重点与学生的前置性学习重点统一化,科学界定学生前置性学习的目标范围,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在有的放矢中强化学生的针对性学习,突出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草原》的过程中,在前置性学习环节,我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要求学生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理清文章结构脉络完成分段和概括段意,重点体会文中的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和效果。这个学习目标的设定充分融合了课后习题中对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学习要求和对优美句子的体会的学习目标,将零散的学习目标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集中的充分整合,在从面到点和从点到面的学习和整合中,实现了对课文内容和重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通过明确前置性学习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按照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的顺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了解,同时也明确了写作的顺序,教给学生从中学习文章写作脉络的梳理,并在梳理中完成对内容的整合和结构的划分。在重点体会事物动态和静态的描写中,强化学生对于字词的分析和修辞手法运用的理解,对于品词析句、读写结合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以学定教,方法指导
  要实现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在强化以学定教的基础的时候,必须加强方法指导,在先学后导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学习方法指导中,教师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在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和情境体验中实现对文本教学的前置性学习,然后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感受到自主探究后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的过程中,在前置性学习的以学定教环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对这三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有了整体的认知,对于古代儿童生活情境有了了解,一些学生对于其中表现的童真童趣尤为关注,对于其中的生活细节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笛弄晚风三两声”中的“弄”字怎么理解?小儿“无赖”为什么还要“最喜”?在课堂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对学生前置性学习中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中,在解疑释疑的过程中,引领学生结合整首诗和生活体验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对于“弄”字的分析,让学生对比“吹”来理解,一般都说“吹笛”,这样的表达效果比较平淡、呆板,但是一个“弄”字就把“笛声”人格化了,表达效果更生动形象。对于“无赖”一词的分析,从生活体验中可以看出,大一点的两个孩子都根据年龄的大小干着轻重不一的农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而小的孩子的“卧剥莲蓬”其实也是一种劳作,一个“无赖”和“卧”将小儿的调皮、活泼的性格凸现出来。在对比和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中,通过强化对“词语”的理解,完成对古诗教学的深入化。
  三、顺学而导,科学评价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的顺学而导中要尊重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要敢学、敢想、敢疑,“學而不思则罔”,在顺学而导中通过“疑—思—学”的循序渐进地引导,在解疑释疑中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的结果和意见进行及时的科学的评价,捕捉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努力付出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有效指导,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解疑释疑的内容科学整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杨氏之子》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古文的学习有了简单的基础,但是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不同,在问题回答中没有直接的“一问一答”,而是用侧面的回答表达了意愿,既体现了语言表达技巧,又彰显了他的智慧。在学习中,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此是君家果”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进行了探讨,一个“杨梅”,一个“孔雀”,在针锋相对中,既表达了杨氏之子的不满,又能考虑到客人的感受,学生对于杨氏之子的语言表达特别感兴趣,于是我顺势引导,让学生从“不要践踏小草”和“别踩我,我会疼”的宣传标语的对比中体会到情感融入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写作中也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感情的作文,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在科学评价学生对感情分析的重视基础上强化对学生文本学习的因势利导,推进学生读写能力的科学整合。
  总之,在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要熟悉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在阅读、思考中调动学生敢于质疑的兴趣。同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前置性学习的基础,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中强化语文“导”与“学”的有机融合,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志强.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2]金景海.小学高年段语文前置性学习初探[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13).
  [3]张丽.以学定教,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06).
  【备注:本文系泉州市第二批教育“领航团队”专项课题《小学高年段有效的前置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编号:QLHKT2—083)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6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