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承经典,育人多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小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些孩子性格和行为存在一定问题。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应抓住黄金时间。《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有利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我们据此开展的践行传统经典活动力求多元、有效。
  关键词:传统经典  行为习惯  多元化
  相信很多教师都见过这样的镜头:课间追追打打,大喊大叫。也时常听到一些家长的抱怨: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犟强顶嘴……为此,“与经典同行在,与圣贤同行”大有必要。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都明确提出:小学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目前我們正在开展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的课题研究,《三字经》融历史、哲理、故事与韵律于一体,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千字文》融合自然运行,修身养性,治国齐家,生活意趣,上承历史,下启儿童。《弟子规》被誉这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有助于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借此契机,我们开展的活动力求多元化:
  读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朗朗读书声声声入耳。我们把诵读带进了课堂,让学生熟读成诵。学生诵读方式多样化,个人读加上肢体语言,集体轮读配上音乐……诵读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让学生在声情并茂中加强对经文的理解。同时诵读的强化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和教学之中,例如教给孩子做客礼仪时诵读“对饮食,勿拣择”,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时诵读“几案洁,笔砚正”,写作业不认真时诵读“字不敬,心先病”,有学生上课不愿听讲时诵读“少不学,老何为”。如此学以致用,那么学生一定能将经典熟记于心。
  二?讲
  如果单纯背诵,难免会枯燥。如结合开展讲故事活动,会更生动活泼。为让活动神秘有趣,我在班级开展了“宝藏探秘”游戏。每一个“宝盒”里放了一则原诗句,抽到即讲出相应的故事。这些经典故事浅显易懂,学生事前已经进行充分的学习和准备。《黄香温席》让孩子懂得了孝顺;《孔融让梨》让孩子懂得了谦让;《孟母断机》让孩子学会了勤奋用功;《铁杵成针》让孩子明白了坚持不懈……在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一个个故事印入学生的脑海里,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三?演
  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模拟情景表演,把课堂模拟成家、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例如模拟去朋友家做客的情景:孩子进门主动问好,不随便动别人家东西;和小朋友玩耍做到友好谦让;餐桌上做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
  四、论
  传统经典相对于孩子来说是静止的,但学生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融入了自己的思考,那么经典就能真正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里。于是我在学生讲故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当前发生的实际展开讨论。班上有一同学名曰博文,一日上课他睡得差点流哈喇,把他叫醒后,他还大声狡辩。就此我组织学生讨论,主题是“我对此事有看法”。有同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上课不可以打睡觉的,一个人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成才的。”有同学说:“‘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我们对老师要有礼貌,不可以大吼大叫。”有同学说:“‘过能改 ,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犯了错不改那是错上加错,知错就改大家都会原谅,我们要做勇于改正错误的好孩子。”……同学们踊跃发言,最后博文不好意思地朝全班鞠了一躬:“我错了,下次一定不这样。”在大家讨论和重温经典中,不知不觉,不良的行为习惯得到了纠正。
  五?行
  学习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后,重要的是将经典对照自己,在日常提升自己的行为习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对父母应当恭敬礼貌;“揖深圆 拜恭敬”,见长辈和老师主动问好,见同学也相互问好;“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要刻苦努力,不得懈怠;“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为了让学生能把经典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给学生制定了一个“《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每日力行记录表”,表格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相处”“学会生存和发展”几方面让学生每天做好记录,要求学生每天自查。
  六?写
  学生通过熟读成诵、讲故事、表演、讨论、比照行为等等活动,已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写作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所以《弟子规》我选择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节。《千字文》我选择了几处有利培养品德的经文,诸如”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等。《三字经》我主要选择教育篇、行孝篇。学生抓住多方面或一方面,内容做到相对集中。可以写自省心得,可以写生活体会,可以写人生感悟,学生需把自己写进文中,把情感写进文字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小兔花花正读着《弟子规》呢!”这是李梦琪以拟人体写的《信为先》,结尾点明主题:“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正如:凡出言,信为先。”“‘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大花熟练地摇摆,‘迈开脚,抬起手,点着头’,一幅自我陶醉的表情。”这是沈筱曼《喧闹广场舞》中描写的一个片断,呼吁市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唐镱轩写的《我和邻居的故事》告诉我们与朋友要和睦相处。曾春雅在《让素养变成习惯》一文中,列举了位于杭州滨江的一片粉黛花海正式向民众开放,结果前来赏花的广大群众在花海中或躺或坐,致使粉黛成片枯萎的不文明行为,警示人们思考什么是良好的素养。学生的文章精彩纷呈,这一篇篇文章有内容有思想有感情,是学生深刻思考和反省的硕果。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养成。不爱听讲的,现在能积极问题;原来活泼好动的,课间不再追逐打闹;有逃避值日的,现在能主动维护班级清洁卫生;同学们友爱、谦让、自制、文明、积极、上进。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我再次感受到传诵经典的重要性。学习和践行传统经典,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能使人受益终生。坚持传诵经典,学生必定迎来一片艳阳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7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