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新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分析了无公害农作物栽培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究了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供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
  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农业的理念下,人们的健康饮食观念日益增强。虽然我国提高了对无公害农产品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力度,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目前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在实际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无公害农作物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土壤化学污染严重,无公害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规模日益加大,一些工厂建设在城市近郊,距离农村耕地较近。由于部分工厂的废水排放不合理,以及耕地附近的居民对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导致城市近郊无公害农作物的培育基地遭到严重破坏,土壤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不再适合进行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
  第二,大部分农民存在过度使用化肥的现象。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是我国农作物种植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化肥,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会导致土地的营养成分流失,土壤内部的平衡结构被打破,使得土壤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第三,农药使用者的农业技术知识有限,对农药的使用不合理,导致无公害农作物的农药残留过多。由于绿色无公害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难免会遭遇一些病虫害,农民在防治病虫害时,通常借助化学药剂。有些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对农药的使用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导致农药出现过量使用或不正确使用的现象。农药虽然对病虫害的防治具有强有力的作用,但是过度使用会造成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过大,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1]。
  2   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1   治理被污染的土地
   针对部分无公害农作物产地被污染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对高污染、废水废气排放不达标的工厂进行重点整治,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为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对已经严重污染的土地,制定合理的方案,恢复土壤结构,使其达到无公害生产的条件。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保证农村城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相关部门在建设无公害农作物栽培基地时,应远离工厂、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地区,避免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绿色无公害农作物的生产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2   培育優良品种
  无公害农作物栽培者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以提高农作物的存活概率。此外,对无公害农作物进行培育之前,应对农作物的栽培全过程有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案,以增加农作物抵抗风险的能力。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可以减少栽培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进而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实现无公害的培育理念。
  2.3   合理浇水施肥
   对农作物而言,水分和养分的合理搭配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绿色无公害农作物对水肥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为了加强对绿色无公害农作物的有效管理,相关的种植部门需要对水源和肥料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浇水时,要对灌溉水源进行科学的检测,保证水源质量,避免因水源质量对农作物产生污染破坏;施肥过程中,应控制好施肥量,多使用有机肥料,注重区分不同无公害农作物的品种,有区分地使用肥料。
  2.4   加强田间管理
  不同于传统的农作物,无公害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更复杂和精细。首先,无公害农作物在出苗后应加强对秧苗的查验工作,确保秧苗齐全,对缺苗、少苗或秧苗不齐的现象及时进行补救。
  2.5   科学防治病虫害
   在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科学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是保证农作物无公害生长最关键的环节。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避免农作物出现大范围的病虫害。在防治工作中,农田管理者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杀虫灯灭除害虫,同时还可以结合害虫的特点,引进害虫的天敌来灭掉害虫。在害虫的防治环节如果使用农药,应尽量选择溶解性较强的农药,减少化学农药对无公害农作物的伤害。
  3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被污染的土地进行有效治理,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的浇水施肥,同时加强无公害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和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的策略,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作物在无公害的条件下健康生长,进而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肖贤军.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17):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4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