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佛教造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仝晰纲 吴振东
北朝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东平作为当时的佛教重镇,其佛教造像以豪迈的时代气魄和绚丽的艺术风格闻名中外,成为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宝库中的明珠。在今泰安市的东平县境内,佛教造像密布,主要有司里山摩崖造像、白佛山石窟造像和理明窝石窟造像,堪称山东佛教造像的典型代表。
司里山摩崖造像
司里山又名棘梁山,位于东平县戴庙乡,东濒东平湖,南临古运河,山虽不高不大,但山体上遍列佛像。它与周围的腊山、六工山唐代造像和东平湖构成了东平境内一大人文和自然景观。
司里山摩崖造像多出自唐、宋,间有明、清雕像。造像主要集中于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石上,共有大小造像1000余尊,完整清晰者600余尊。主像释迦牟尼高10余米,两旁各立一侍者,其余石龛、佛像大小不等,造像线条清晰,姿态各异,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如按造像的年代来划分,则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其中的北齐一佛二弟子造像,佛像高9.8米,戴高宝冠,两侧宝缯垂巾,宽圆肩,双肩略耸,胸部较鼓,腹部略平坦。面相宽圆浑厚,五官宽大,眉间有突起白毫相。手施说法印,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显厚重,衣纹流畅呈平直阶梯式,倚坐于宽平座上。两侧弟子像均高9.5米,均手施莲花合掌印,立于莲花台座上。三像均表现出身体丰圆健壮的北齐时代造像风格。此组造像是司里山造像中雕刻年代最早的北齐造像。其右下方有一尊大齐皇建二年(公元560年)弥勒下生题铭站立像,高32厘米,着通肩式衣,衣纹轻薄贴体。北齐一佛二弟子像虽无纪年题铭,但应早于皇建二年小像。
西崖多唐、宋造像,有一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组合像,其中唐代造像多为武周时期的造像,均展示出唐代成熟时期的造像特点。造像多通体磨光,面相方圆丰满,有的颈饰蚕节纹且眉间有突起的白毫相,发髻有螺髻、涡髻、高内髻等,着通肩式衣或双领下垂式衣。座多圆形束腰仰莲座。宋代造像几乎囊括了整个两宋时代每个年号时期的造像,神情丰富,雕刻精细,五官比例适度,几乎近于真人形象,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更体现出了佛教造像的演变规律。其中的36罗汉造像更是神态各异,持物不同,栩栩如生。东南最上端尖拱形龛内有一佛一弟子像,佛像体稍前倾,目光俯视,双手合十,似在注视着世间的沧桑。
司里山摩崖造像时间延续久,内容丰富,不仅有佛教造像,还有一定数量的道教、儒教造像,但不占主流。其中东崖南面下端有宋代“三教通连”造像,“释迦牟尼”最东,“文宣王”最西,“老子”居中,每尊主像左右又各立一弟子像,较为特殊。
司里山造像中铭文众多,几乎每像(龛)旁边都有刻字、纪年题记,铭文字数最长者达500余字,这些造像题记对于考证中国佛像石刻的名称、年代、三教的融合以及佛教石刻的分布区域和演变规律等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题记可以看出,在此处造像的除较多的地方官吏和平民百姓外,还有京城的高官显贵和官僧以及山西商人,足见当时司里山影响之广。
司里山摩崖造像不但在数量上称冠鲁西,而且在中国石刻造像研究方面更是具有特殊的价值。造像中北齐“一佛二弟子”像,在中原一带是最高的,堪称“中原北齐第一佛”。皇建二年弥勒下生像,不着佛装,是弥勒佛形象的最早表现形式。弥勒像一般为倚坐像,此处表现为站立势,较为特殊。在司里山北六工山唐代长安三年(公元704年)弥勒像,表现为双腿下伸斜向内收的半跏趺坐式,这对于研究考证弥勒佛演变规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造像中的“无量寿佛”像(高1.8米),则又体现出了净土宗信仰在当地民间的影响。“三教通连”造像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宋代封建统治阶级力主三教调合,依附儒家理论的基本观念,从此处造像排列位置看,还没有完全体现出佛、道二教依附儒家理论的思想。在三教合一造像中,道、释合一像出现较早,约在南北朝之际。儒家造像表现在石刻方面,几乎全部是在“三教通连”造像中出现,此通连造像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宋代,这与北宋以来的三教归一论者强调的三教皆归同一有关。中原地区有河南鹤壁张陆沟三教合一造像,但年代为明代中晚期,且雕刻内容较少。所以说司里山“三教通连”造像在中原地区是雕刻年代最早的一处。
在西崖唐代造像中,还发现了武周时期的造字10余个。司里山摩崖造像历时1500余年,对中国的宗教史研究和美术书法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白佛山石窟造像
出东平县城向西不远即是白佛山,又名危山、金螺山,山势陡峭,苍柏茂密,南邻大清河,西眺东平湖。石窟造像位于白佛山之阳半山腰处,是一处隋唐、五代至宋时期的石窟造像及几个露天造像群体。2001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造像原有造像149尊,现存138尊。造像初雕于大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唐开元年间增刻,至宋初告竣。山上有了佛像之后,因山石呈白色,故称此山为“白佛山”。
第一号窟为主窟,又称隋窟,窟口面阳,内正中的释迦牟尼雕像高6.7米,为白佛山雕像中最大的一尊。释迦牟尼稳坐莲台,斜披袈裟,赤足说法,面目端庄,神态凝重,气韵非凡。释迦牟尼佛的雕刻技法是南北朝刻法的发展,衣褶线条有独特风格,有浓郁的民间风采。主像的两侧即东西两壁,排列10多排小龛,每龛造像多在1-3尊不等,共计106尊,高者近2米,矮者20厘米左右,或坐莲台,或合掌而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龛旁有像主题记,笔法古朴,线条雄健,字体有从隶到楷过渡阶段的风范。其中的十六王子像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惟一一处以十六王子为专一题材并有可靠记铭的造像窟,是研究十六王子佛像的重要实物资料。东壁下方一长方形龛,内雕《涅榘图》,即释迦牟尼升天悼念仪式。主像头南仰卧,肋骨裸露,象征释迦牟尼入殓前的艰辛修行;十大弟子围坐身旁,有的抱脚抱头,有的仰面嚎啕,有的低头默哀,各流露了悼告师父的真情,是一幕活生生的吊丧图。
二佛窟亦是隋窟,处在主窟右20米处悬崖峭壁间。该窟造像共三尊。主像高2.4米,双膝下垂,面南端座,高肉髻,戴法网,两耳垂肩,面目丰满硕长,嘴菱角形,唇润颐丰,鼻梁略高,雕刻精细,形象逼真,而下半部分线条间接,雕刻粗狂与上半部分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刻法,与河北、鲁中、河南等相邻地区造像石窟中风格明显不同。
主窟左相距20米处为三佛窟,内有造像三尊,为一佛二弟子像或称一佛二菩萨像。此窟雕像为唐代所造。
第四窟位于最东侧,因造像年代为宋代初年,亦称为宋窟。内有造像12尊,其中珍贵者有二:一是北壁上的观音像,体态丰腴,面容和蔼,两耳垂肩,仍保留盛唐风韵。该像两侧侍者着百褶裙,褶皱仍保留有魏晋风格;二是东壁上雕造
的鉴真大师高浮雕像,造像风格酷似日本国所塑鉴真大师肖像,雕刻细腻,线条流畅,表现了中华民族对这位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使者的崇敬和爱戴。与造像共存的有隋代以来的造像记铭110条,重修碑刻14方,提供了佛教造像进入鲁西以及向周边地区蔓延的大量文字资料。白佛山造像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独具特色的宗教研究价值。
石窟下方林木茂密处有一建筑古朴的三教寺。三教寺始建予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初建时只有3间正殿,称“三教堂”,元代重修,明至清代增建了钟楼等,后更名为“三教寺”。三教寺主殿内的塑像共3尊,中者为释迦牟尼像,其右者为“文宣王”孔子像,其左者为“太上老君”老子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三教合一的古建筑。三教寺与山上的石窟造像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明窝摩崖造像
理明窝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六工山西峰南麓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呈“一”字形东西排列,长14米,共有唐代大小造像49尊。造像最高者176厘米,最低者仅为10厘米。造像有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开元八年(公元721年)和咸通十四年(公元859年)三个阶段的造像。造像内容主要是以阿弥陀佛像为主、以弥勒佛和释迦牟尼像为辅的7尊大像和组合、单体及供养^等单体小像。
理明窝是当地百姓的俗称,在明正德八年《重修建福寺记》中云:“山本名六工,俗复谓之理明窝。”又传言隋末瓦岗寨首领李密曾居住于此,故又名“李密窝”。理明窝可能是李密窝的音转。
理明窝摩崖造像的前期造像是武则天时期国家崇佛的产物。长安三年(公元701年)7月,清信女比丘尼王八元、朱芸妃首先于六工山凿崖刻像,主要为阿弥陀佛三尊大像,像著双领下垂式衣,质薄贴体,襞褶流畅写实具有质感。面部丰腴,眉眼细长,五官雕刻细腻,面带笑意,神情丰富。眉间有突起白豪相。胸部凸起,腹部略圆,身体上宽下窄,具有强健的力度美。头后有双层桃项火焰纹头光并施彩绘,内有化佛7尊。可谓武周时期佛教造像的标准形象,体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高度匠意,透出精神气质的活力感。
唐武宗时终于爆发了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的灭佛运动,佛教造像走向衰退,咸通十四年造像就是这种造像的反映。此时的造像多以弥勒佛为主,施禅定印。著通肩式袈裟,衣纹呈泥条状,螺纹发髻,头似圆球。眼球较小突出明显,目光俯视,面容较为丑陋,身段亦无优美可言。尤其是第1号造像,结跏趺座,手施无畏与复印,除面相丑陋外,竟然没有刻出耳朵,很是特殊。
造像之前有建福寺,今存前殿、后殿和山门殿等。院内原有“文殊问病”等内容的造像碑一通。此寺初建于长安四年,咸通二年增修扩建,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时有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并重新粉饰塑像,元末时寺院多颓废。
理明窝摩崖造像完整精美,年代题记清晰,在山东地区少见,是唐代佛教石刻造像中的精品,堪称国宝。它鲜明的风格特点对于唐代造像的断代分期以及石刻造像的区域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辑 杜启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