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隋代董钦鎏金佛造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隋代董钦鎏金佛造像做工精美,其上刻有铭文,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铭文内容涉及宗教信仰——药师佛信仰和西方净土信仰,以佛教经典为基础,着力揭示药师佛信仰和净土信仰的社会原因在于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和对于现实世界的塑造,以便于润滑社会环境,降低社会矛盾和人民心中的负面情绪。
关键词:隋代;佛造像;药师佛;西方净土
鎏金铜造像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东八里村。据考古工作者考察,这是一件隋代开皇四年(584)由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钦请人铸造的鎏金铜佛造像。由于造像的主人是董钦,专家就将造像定名为“董钦鎏金佛造像”。
董钦鎏金佛造像的造型端庄大气,制作精细,通体鎏金,金碧辉煌,堪称佛教造像中极罕见的珍品。该造像通高41厘米,座长24.6厘米、宽24厘米。整体造像有23个部件,主体由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一博山熏炉、一举熏小鬼及二蹲狮组成,佛、莲座、高足床及其他附件均为单独铸造,其间有插榫孔眼相接,可以拆卸。需特别指出的是,造像的台座后右侧及背面的边和足上镌刻着具有宗教性的发愿文及赞词,共计118字:“开皇四年七月十五日,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钦敬造弥陀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具闻正法。赞曰:四相迭起,一生俄度,唯乘大车,能□平路。其一,真相□□,成形应身,忽生莲座,来救□轮。其二,上思因果,下念群生,求离火宅,先知化城。其三,树斯胜善,憨诸含识,共越阎浮,俱□香食。”由铭文可知,这尊造像是河北武强县的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钦在开皇四年(585)七月十五日敬造,是为皇帝陛下及亲人祈福而铸造供养的鎏金铜佛造像。
在隋代开皇年间(581—600)铸造的董钦鎏金佛造像铭文中提到了“弥陀像”,这是关于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信仰或者叫西方净土信仰。文献中最早关于西方“阿弥陀佛国”的记述,出现在东汉末年由大月氏人支娄迦谶大法师翻译的《般舟三昧经》卷1《行品2》中: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剎,其国名须摩提。
这里“阿弥陀”意译就是“无量寿”。阿弥陀佛建立的国家就叫“须摩提”,亦称“极乐世界”,由于地处于西方也叫“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出自于《佛说阿弥陀经》卷1:
佛告长老舍利弗:……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极乐国土……是故彼国名曰极乐①。
那么,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根据曹魏僧人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
从经文的内容来看,极乐世界是“欢喜无量”“顺法随喜”“烦恼尽灭”“真实无碍”“摆脱生死”“自然快乐”“从心自生”的清净世界,这样一番描绘怎能不使人有超脱向往之感。
在隋代东方佛信仰中最盛的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亦名“药师如来”“药师佛”“大医王佛”,是在东晋时期由尸利密多罗传入中国,至隋代已有160年。隋代,达摩笈多整理的《药师如来本愿经》在民间流行;后来唐代玄奘三藏重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和义净三藏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都将药师信仰作为重点内容。药师信仰是从世俗社会人出发,不仅仅考虑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还认真思考与民生关系密切的社会生活,关注范围的扩大是大乘佛教迎合中国社会、中国人开辟发展新路径的重要思想。
造像镌刻的铭文“上为皇帝陛下,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具闻正法”,与西方净土信仰发生关联。隋代达摩笈多的《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卷1有:
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何者十二?第一大愿……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我身既尔,令一切众生如我无异……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宝庄严具,花鬘、涂香、鼓乐、众伎,随诸众生所须之,具皆令满足。
药师菩萨发大愿,实际而具体,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第七愿,对于人世各种病患,念动药师菩萨名号,就可以病痛和烦恼尽除。第十愿,对于社会阶级压迫,或者自身罪罚形成的牢狱罪缚、种种刑法,药师菩萨亦能将被压迫的人解放出来,脱离苦海。这些内容一方面形成了对于药师菩萨救苦救难、济世无碍形象的认可;另一方面强调宗教仪轨的建立,成就了一套完整的信仰体系。
药师佛信仰的核心是消除灾祸和病痛,这是现实世界众生能被其吸引的重要因素。世间不可避免的灾祸,在信仰药师佛的过程中得以安然,这不仅折射出众生在残酷世界中的无奈,也看得出现实世界的动荡与不安。
《药师经》关注到了社会上层统治者面临的实際问题,同时给出了解决办法。如《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卷1:社会统治阶级只要能“大赦”天下,宽宥百姓,解决好百姓民生问题,同时虔诚地信仰药师菩萨,就能“王界安隐”“恶相不现”“自在增益”。以上的好处对于统治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造像铸刻的内容反映出宁远将军董钦从臣子、丈夫、家人、亲眷的人伦角度发愿,才能从社会信仰的层面实际地解决陛下、妻子、兄弟、姊妹的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甚至是对于人生的终极关怀。此主张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2载:
阿难!簿录世间所有名籍。若诸有情……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不遭众难①。
此经是义净法师翻译的佛经,将“业报”和中国世俗社会伦理汇入佛教经典,成为佛教徒信仰的一部分。在义净法师翻译此经之前,社会上已经开始流行药师菩萨信仰很长时间了,此经将中国的礼仪、人伦同佛教信仰结合起来,使得大乘佛教焕发了新的魅力。这样才会有接下来的铭文内容“四相迭起,一生俄度,唯乘大车,能□平路”。人生在俗世间有“成、住、异、灭”四相,一生短促,只能在大乘佛教思想的帮助下,达到心心念念的美好净土世界。《药师经》也有对于“极乐世界”的关涉,例如《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卷1: 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诸愿……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女人形,离诸欲恶,亦无一切恶道苦声,琉璃为地,城阙、垣墙、门窓、堂阁柱樑、斗拱、周匝罗网,皆七宝成,如极乐国,净琉璃界庄严如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对现实失望,于是在现世信仰东方净土药师佛,获得心里满足感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对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的信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
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②
关于净土信仰的内容,净土宗信徒依照“净土三经”修行,其修行指导思想是依据佛陀在耆阇崛山所说《无量寿经》、王舍城所说《观无量寿经》、祇树给孤独园所说《阿弥陀经》三经而来,所以“三经”被称为“净土三经”。而历代信徒依照“三经”修行往生净土,获得正念,大有人在,使得净土信仰长盛不衰。在西方净土信仰中,阿弥陀佛身旁现观世音(观自在)、大势至两位胁侍菩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可为比。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观自在)、大势至两位胁侍菩萨的形象,连同西方净土世界,是由信众心内观想出来的,并加以构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释迦毘楞伽摩尼宝以为其台;此莲花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
西方净土信仰中蕴含着禅定“内观”的宗教实践。《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23》:
阿弥陀佛大菩萨众……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妬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等诸佛如来①。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弥勒未成佛的时候住在兜率天,这是天国的净化。求生兜率净土,目的在于亲近弥勒,将来便于同弥勒一同来净化的人间,以达到善根的成熟与解脱,不是因兜率天上如何快活。弥勒的净土思想,起初着重于人间净土不是天上。《弥勒下生经》说到弥勒下生的时候有转轮王治世。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教化众生。佛弟子都会祝愿弥勒菩萨早来人间,就因为这是人间净土实现的时代。弥勒净土的思想本于《阿含经》,本来包含上生兜率天净土、弥勒下生的人间净土两方面。佛教原始的净土特质被忽略,偏重于发展天国的净土、他方的净土,所以《佛法概论》说:净土在他方、天国,还不如说在此人间的好。总之,弥勒净土的第一义为祈求弥勒早生人间,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至于发愿上生兜率,也还是为了与弥勒同来人间,重心仍在人间的净土。
因此,说弥勒净土必須理解这人间净土的特征。有的把这人间净土忘却了,剩下求生兜率净土的思想,以为求生兜率比求西方净土要来得容易,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教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卷1: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呪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时任运往生②。如我说经……从是得摩诃般若波罗蜜……令得解脱出生为人……③
净土信仰的经咒可获得极大功德实现往生,获得解脱实现“彼岸”的修行目标。《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象。
此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后成为了禅宗“即心是佛”“即凡即圣”的底本。鎏金铜造像的阿弥陀佛和两位胁侍菩萨以及金刚力士和曼妙的装饰,都是在净土思想影响下的“观想”,是抽象世界的变现,是用禅定的方法构想的“极乐世界”“种种相好”“八万四千世界的法相庄严”。在世俗世界中,信仰者只需要静心禅定,观想即可获得,这是将佛教中的净土信仰和禅定修行融合。我们在仔细欣赏精美文物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观想”构建的净土世界,在消除人世间苦厄烦恼、灭尽苦难的重要问题上,有着极其重要的“终极关怀”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中华大藏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日)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6.
[3]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释印顺.净土与禅[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田继伟(1978—),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研究方向:宗教学、佛教。
①(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48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