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案例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教学中如何高效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一线教师研究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针对初中音乐课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案例为出发点做了如下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 高效课堂
  一、研究的目的和思路
  研究内容是八年级第三单元《瑰丽电声》的拓展和延伸。借助电子书包通过翻转课堂、I school平台操作系统、随身乐队等软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体验电声乐队乐器的音色、功能及演奏特点。
  随身乐队是一款智能的乐器模拟器软件。它能模仿各种乐队里用到的乐器。此软件最大的优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解决了目前学校乐器配置不完善的实际现状,让学生借助模拟乐器进行演奏及乐曲创编。并能在小组合作中完成配器创编并进行表现,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使用天闻数媒云平台(A I SCHOOL)操作系统,并以IPAD为载体进行授课。平台操作系统功能强大,有多种模式辅助教学。(1)多媒体资源播放。(2)班级视图。(3)抢答。(4)题库。(5)教学质量分析。(6)投票。(7)学生分组讨论等。[1]
  二、案例分析《瑰丽电声》
  1.鉴赏两段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辨别曲名与作者。
  2.了解交响音乐、电声音乐,学生借助IPAD进行抢答。借助平台系统自主聆听音乐,通过抢答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3.电声乐队相关知识的学习反馈,借助IPAD推送试题。平台推送试卷,了解学生微课的学习情况。试题以Word格式保存于操作平台。使用时通过教师机向学生推送。学生提交之后可以清楚看到学生的掌握情况。
  4.了解架子鼓配置并尝试演示。资源包观看架子鼓视频资料。IPAD随身乐队体验感受架子鼓。利用IPAD随身乐队软件,模拟感受架子鼓,引导学生直观了解架子鼓的作用。
  5.鉴赏音乐片段,听辨音色。提前设计好Word文档,并上传操作平台。利用IPAD进行推送。
  6.了解电子合成器,IPAD推送百度百科网络资源。
  7.绿色应用浏览器,查询作品家作品、《夜莺》的创作背景。IPAD网络查阅资料、设置抢答。利用平台设置,创设自主学习环节,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学生通过百度搜索学习相关课堂内容。非常有效的扩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
  8.体验乐队合奏。启用随身乐队“键盘学习模式”,关注音乐学习基础的差异性,体现了分层教学过程。学生借助模拟乐器进行大胆尝试中感受到乐队合作、协同演奏的快乐。启用随身乐队里的大提琴、小提琴、钢琴、长笛音色,将学生分组,按交响乐队的编配进行分组演奏。最终实现交响乐队的演奏效果。
  9.合作创编《欢乐颂》,通过乐曲创编,为学生提供了音乐实践、音乐创造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空间和平台。
  三、信息化技术运用亮点与不足
  1.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和参与度
  利用技术手段呈现了师生学习的交互性和课堂的高效性。在云平台(A I SCHOOL)操作系统下,利用课前推送“学习资源包”,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探究环节。利用“随机搜索浏览软件”,培养了学生快速、自主查询学习资料的意识。利用“课堂投影”,随时关注并展示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利用“备课平台”,向学生推送试卷来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此还设置了问题抢答、投票等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这些信息化技术手段,全方位改变了以往教学一问一答的传授方式,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和参与度。
  2.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最大化实现音乐学科课程目标
  通过探究我们感受了信息化手段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学科教师具备现代化教学意识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重要性。本课充分挖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各项功能,实现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提升学生音乐鉴赏个性化,发展学生音乐创造力、音乐表现力、音乐合作能力的课程精神。教师不仅借助这款软件让学生们进行了大胆的演奏尝试,还最大限度的为他们提供了音乐实践、音乐创造以及合作探究的空间和平台。[2]
  3.信息化手段与音乐教学的融合有值得商讨的地方
  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现在也正处于开发与实践阶段,到底在音乐课中哪些课型适合用,哪些课型不适合用也值得商榷。
  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增强了学生枯燥学习中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对学生而言是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是作为老师要客观地看待此类现象,不能盲目地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有无必要,统统借助信息化手段,让课件占据了教学环节的大部分,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主观活动,用设计好的课件取代学生的思维模式,用事先准备的流程取代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认为这也是不科学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才应是我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教学的进程和课件内容的呈现应始终围绕学生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控。让现代化技术协助音乐课的进行,而不是喧宾夺主。教师充满感情的范唱以及表演,有时更能打动学生,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所以音乐学科教学以音乐课堂为出发点,进行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既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音乐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又把这些工具应用到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了传统音乐教学方式的变革,使高科技手段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学,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总之,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的融合还值得我們更深入的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1]马瑜慧.新媒体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分析[J].艺术评鉴,2017,(01):126-128.
  [2]沈贺.新时期音乐教育观念转向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01):94-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6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