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差,而小学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讲较为抽象、复杂,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存在较为严重的抵触心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把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对象,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鑒。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方法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数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有着很大的区别,数学知识需要理解性地记忆,而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主动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从中发现学习方法与技巧,构建完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让教师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数学思维能力与运用能力。[1]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设定导入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设定导入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进度,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加法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图片中是兔子在大自然中采蘑菇的情境,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投入到了数学课堂中,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数一数图片中不同颜色兔子的数量,或者是大树的左边有多少兔子、右边有多少兔子。在课堂教学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拥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相比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比如,直接告诉学生3+2=5的实效性更高,并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2.巧妙点拨学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而自己起到一个引导、指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在讲解知识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巧妙点拨学生,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的时候,此环节的学习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有的分数可以转换为有限小数,但是有的分数就不能够转化成有限小数,同学们知道这其中蕴含着什么规律吗?此规律蕴含在分母还是分子中?然后让学生去观察与的分子是相同的,但是就可以转换为有效小数,但是就不可以,由此学生认为数学规律蕴含在分母之中。接着教师再次提问、点拨:可以转换为有限小数分数的分母具备何种特征?然后有的学生认为分母属于奇数就能够转换为有限小数,但是就不可以转换成有限小数;还有的学生认为分母属于偶数的时候可以转换为有限小数,但是就不可以……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快要接近正确答案了,教师要在此关键处加以引导,学生顿时就会恍然大悟,加深了对本堂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注重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较为抽象、复杂,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自主思考,会让小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压力,最终出现适得其反的教学结果,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探究问题,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与借鉴,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竞争意识。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之前,教师要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分组,每一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分工,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小组活动中。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讨论,大于,但是却小于的最简分数,对于最先讨论出结果的小组给予相应的奖励,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4.课后作业生活化,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知识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设定一些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消除学生对于完成课后数学作业的抵触心理,感受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趣味性,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与重要性,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比如,在学习了“加减乘除”之后,教师让学生在放学之后,跟着父母去超市购物,但是要自主计算一共需要支付的金额,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巩固、复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实际运用能力。[2]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理解“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设定符合小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方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支启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3(17):64.
  [2]陈润琴.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尝试及意义解析[J].学周刊,2016(15):143-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6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