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特色课程建设带动农村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普通高中走特色发展的道路是未来高中的发展方向,而特色课程建设是实现高中特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我校近几年依据校情以及学校周边人文资源,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使学校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关键词:课程建设 农村高中 农风农韵
  正文:
  一、特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政策要求的重要举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高中阶段教育中提到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穗教基教[2011]43号文)》也明确提出:“建设普通高中特色课程是我市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举措,是我市人才发展的策略之一,是我市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多元发展的有效途径。
  2.传承学校与当地历史文化的根本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始建于1958年秋,1986年学校开始试办农业职业高中,配备了较为完善的农业实践基地,如淡水鱼养殖区、农作物种植区等。学校在2001年复办高中,但原有的农业实践基地仍然保存下来。学校所在地江高镇,其盛产的农副产品在广州市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甚至港澳台地区都是很有名的,如“水沥红葱”“神山杨桃”“洲星马蹄粉”等。江高镇更培育了许多从农家走出来的历史名人,如教育家周汝钧、抗日儒将伍观淇等,这些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与当地村民淳朴、自强不息的作风既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是需要我们传承与发杨的优秀传统。
  3.建设特色学校的必由之路。
  自2013年我校的《农风农韵》特色课程被广州市教育局定为重点立项课程后,通过特色课程带动我校向特色学校发展是近几年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带动学校校园文化、办学方向、教育教学走向特色化发展。
  二、特色课程建设的法理依据
  1.政策法规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穗教基教[2011]43号文)》。
  2.教育理论根据:(1)建构主议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读本、生活等)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等待知识传递和灌输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2)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平等对话,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与理解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只有在学生真正参与课程的设计、能够决定课程的内容时,教师才能真正不需要外在的权威,而转化为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探究者,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主张与倡导开放式的、解放式的、注重学生理解的运行过程,强调个体内在的心智的发展及其自由、自主、创造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三、特色课程的开发理念
  本课程立足于我校的“以成功教育立校,发掘潜能,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着眼于以江高镇历史名人的社会责任感为引领,以农业种养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树立重农、重视环境保护的观念,以农业艺术课程开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上述课程的开设,最终为学生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特色课程的实施探索
  1.组建一支业务精湛的特色课程建设队伍
  我校《农风农韵》特色课程建设小组成员现有教师26名,其中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15人,初级教师2人。全部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其中有5人为研究生学历。在26名成员当中,其中有7人为农科高等院校毕业。年龄结构上,主要在30岁-49岁,是一个充满活力、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各自不同的专长、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组合,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起着骨干带头作用。整个团队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课程建设小组坚持从课程特色和学生实际出发,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经验交流、课程教学创新和改革讨论等活动。
  2.不断调整和完善形成课程体系
  近几年,我校根据特色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并咨询了一些有关的专家,经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形成了以下课程体系:
  3.改造与完善农业实践基地
  《农风农韵》是以一门以农业课程为主的课程,要使课程真正落到实处,农业实践基地是必不可少的。我校作为一所曾经的农业职中,虽然还保留着大量农业实践基地,但由于多年没有进行改造与调整,使得农业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基地的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对农韵园的道路重新进行了铺设,对花卉、蔬菜、果树种植区重新进行了改造与调整。对学校鱼塘的布局也重新进行了调整,在原有淡水鱼、观赏鱼养殖区的基础上增设特种水产养殖区、网箱养殖区等区域。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造与调整,特色课程农业实践基地的布局变得更为合理,各基地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课程的开设也有了更充足的场地保障。
  4.编写和修订了一系列校本教材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自行编写和修订的校本教材已达39本,极大地满足了特色课程开设的需要。这些校本教材涵盖了各个课程体系中的各个模块,内容非常丰富,它们分别为《江高经济与产业文化》《江高史话》《农业采风》《鄉村音乐》《岭南农村体育》《农产品养殖与加工》《水产养殖》《蔬菜与中草药养殖》《园林艺术》《职业规划》《创业讲座》《演讲技巧》《人际关系》《山水田园诗鉴赏与写作》《乡村数学问题》《果树栽培》《农业话剧》《观赏鱼养殖》《食用菌栽培技术》《农业地理》《农产品包装与设计》《农业营销》《农业英语》《花卉种植》《农业化学》《数学统计》《现代三高农业》《考试宝典》《文体写作》等。   5.积极拓宽课程资源
  借助高校及周边地区的资源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课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是我们自构建特色课程以来所坚持的做法。近几年来,我们分别与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与白云电器有限公司、神山大鹏饲养基地、洲星马蹄粉厂、兰荫花木场、伍观淇纪念馆等企业或文化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6.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特色课程活动
  为了使特色课程活动的开展更有效、更有吸引性,近几年,我们在学生报名、授课形式、成果展示等方面作了多种尝试,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①学生报名。针对以往学生选课出现的扎堆现象,我们在2014学年开始进行了先预报名再确定报名的报名程序,具体做法是在每学期开学初公布本学期拟开设的课程目录和相关课程介绍,每人可预选三门课程,特色课程建设小组根据学生预报名的情况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排序,最后确定每位学生的选课,这样的做法能确保每位学生在选课时都能选到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②课程形式。课程形式的多样化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课程效果的重要一环。几年来,我们尝试了课堂授课、社团活動、实地参观、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③成果展示。特色课程的开展,既要注重过程,更要注重成果的展示。对于成果展示,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在课程结束前,要对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如《乡村音乐》课程,我们要求全体参与课程的学生能运用乐器共同演奏一首乐曲;如《农产品加工》课程,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制作技巧,并在成果展示会上展示相关农产品加工过程;如《演讲技巧》课程,我们让参与课程的学生为全校师生共同表演一段脱口秀、主题演讲等。
  7.打造与课程紧密结合的校园文化
  特色课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发展。近几年来,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之间的配合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了配合《农风农韵》课程的开展,我们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如在班级名字上,我校取消行政班名设置,改为以与课程紧密结合的名字,如高一(1)班为白云班,高一(2)班为观淇班,高一(3)班为青竹班,高一(4)班为兰花班,高三(3)班为寒梅班等。在校园的走廊上,我们张贴学生的绘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江高历史名人名句和江高经济文化特色等内容。
  8.为高等院校输送人才
  我校《农风农韵》特色课程开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积极投身国家的农业建设中去。经过我们的努力,近几年高考,我们有将近80名学生被各种农业院校或校本课程开设课程专业录取。
  五、思考与展望
  近几年,虽然我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特色课程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二是特色课程教材编写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业实践基地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四是如何把文化课与特色课程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四是与高校、企业的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五是课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接下来,我们将会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开展课程开设有效评价研究;二是加大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的培训力度;三是加大场室与实践基地建设;四是进一步深挖本地人文资源,丰富课程体系;五是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提高课程的科技含量。
  总之,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进行课程建设又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农村高中虽然办学条件上相对于城市高中来说比较薄弱,但只要结合本校校情,认真做好特色课程建设,最终也能走上特色发展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穗教基教[2011]43号).
  (2)江东.以文化为根,推进广州市变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J].教育导刊,2012(4).
  (3)黄宪.关于推进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