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绘本亲子阅读入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一位当老师的妈妈给我留言:想和您请教,市面上有无字绘本,比如《雪人》《白熊》这类的,想给孩子讲解,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呢?先让孩子看,然后再说,还是先从老师的视角讲一遍?这样会不会先入为主,影响孩子的感受呢?我是宝妈,也是老师,想通过绘本把自己的孩子和学生都教好。
  这位妈妈提出了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什么方式讲解;孩子先来,还是妈妈先来;怎样做才能避免先入为主。
  第一,以什么方式讲解。由孩子讲,你来听,并针对发现的长处、进步、问题,来做点拨。这样的方式,适合孩子阅读基础较好、爸爸妈妈有一定阅读素养的,属于双优式。如果自己的孩子阅读基础一般,爸爸妈妈就多讲一点。讲的过程中,要察言观色,做到心中有数。遇到难点,或者需要参与的机会,就停下来,做一番讨论。基本的方式是:讲述,讲解,参与。
  第二,谁先谁后。这个做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人讲孩子听,适当引导看图。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当一名合格的倾听者。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孩子五岁之前。第二阶段,一边讲一边引导看图,或者放下书,去体验一个相关的过程,就像上一个单元的钥匙环体验。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尽量让形式变换,通过不同的形式理解内容,增强阅读的趣味。有些小技巧,适当用一用,效果会加倍。比如:讲一半、留一半;用求教的口气提问;或者营造点神秘感,等等。这种情形,一般在孩子六岁的时候。第三阶段,孩子变成了爸爸妈妈这个角色,由他(她)一边讲,一边引导你看图。大人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和冷静的倾听者。这时候,爸爸妈妈的重心,变成了对孩子的研究。孩子的优势在哪里?孩子的习惯是怎样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和短板?亲子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转换的过程,开始以读物、以方法为主,在阅读过程中,父母不断把重心放到孩子身上,最终以孩子的发展为主。之前问到的大人先入为主的弊端,因为解决了“谁先谁后”的问题,自然就避免了。
  无论哪种做法,爸爸妈妈们都需要认真备课,事先知道主题是什么,难以理解的部分在哪里,开玩笑的小细节有什么,等等,把本子研究透彻。阅读是一场心智活动,你对读物掌握得越多,研究得越透彻,你和孩子的阅读过程,就会因为新的理解、新的知识、新的感悟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带来新鲜感和挑战性,以此保证阅读兴趣的持续。
  不过,这样的亲子阅读有一个前提:选读的绘本一定是质量高、口碑好、适合反复阅读的。
  一般来说,在亲子阅读中,孩子会关注有趣的,大人会注重有意义的。孩子常常是感性的、片段的、忽视彼此联系的。那么,大人就可以带点理性,关注彼此的联系,以及各种关系的判定,注重整体。阅读过程中,大人的态度要积极,用正面的语气词,去肯定孩子的进步。尽量避免定性的夸奖或批评。注重孩子参与到整個的阅读过程、体验过程之中,淡化结果的认定与评价。有心栽花花吐蕊,最好,一旦无心插柳柳成行,那不是更美吗!当然,遇到原则问题,该说不的时候也要坚决说不,不含糊。
  无字书一般画面故事是连续的,画面之间预留的想象空间不够大,适合起步阶段,或者想换换口味的孩子阅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3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