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的“生活教育”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的重要教育思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作业中体会生活,在实践中领悟文字。教师应该把社会生活与课堂语文教学及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才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正确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及教学 陶行知 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53-02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40年,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他给“生活教育”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946年临终前,在与记者的谈话中他概括了三方面内容:“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这些成为其“生活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一直以来对中国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小学语文阶段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对学生一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学校及教师应该在这一阶段优化教育教学模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值得借鉴。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去可以有三种路径:
一、“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语言类科目,语言的存在必然要寄予丰富多彩的生活。从生活的本源中学习语文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生活变成语文的学习天地。
第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的奥秘。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堂问题、推荐经典作品、讲述奇人异事的方式,激起学生在课外进一步了解和拓展知識的兴趣,从而养成在生活中阅读的习惯,并把这种“阅读”融入到为生活中去;要让学生不但认真地写好每一篇作文,而且更习惯于在书信、日记、总结、计划中表达自己的心声,彰显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而不能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让学生有诗意地生活,有品位地交际,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第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获取语文素材的本领。生活中的报刊、影视、网络、演讲、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会走进学生的生活视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惟有如此语文课程才可谓面向生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因此,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发现语文无处不在,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母语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
第三,指导学生将生活中丰富的内容转化成语文的成果。仅仅拥有了在生活中探究语文奥秘的动力,掌握了在生活中获取语文素材的本领,还不够,我们需要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内容以语文的各种形式,比如作文、图文、短剧等,充分地表现出来。
二、“教学做合一”:在作业中体会生活
语文作业的形式、规则及设计等方面的安排需要考虑学生生活因素。这样通过完成带有生活气息的语文作业,使学生将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及自己的训练活动结合起来。
一方面,作业主题要宽广一些,让学生能够有个性化表达的空间。
一份好的作业主题,其形式应该要让学生有完成的兴趣。一份有价值的作业必须有生活的内容,为此,语文组可以采取“生活化作业设计”集体备课的制度,在校园网开辟作业设计研究论坛,建立优秀作业设计收藏库。开放性设计,让作业适应学生的需要;与生活对接,让作业深入孩子的心灵;创新性评价,让作业成为孩子的期待,并在征求学生建议的基础上,通过研讨优秀作业的制作过程,制定有趣、有效、有生活的评价标准。譬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近两年提倡趣味作业,集体精心设计“童试特色作业”。
另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设计作业形式。
语文作业的安排还可以采取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形式,丰富作业类型,拓宽作业视野。可以将作业类型分为独立型和合作型两大类别。独立型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的内容,结合课本知识点,创作短文、图文、视频等作业。然后与同学交流,丰富生活的印象能够增加学生对单一课本知识的理解。合作型作业,若干位同学在针对一个共同目的时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值得用语文表达出来,合作者之间不同的认知也可以通过语文的方式得到交流。这样根据生活而设计的作业形式将更加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及效果。
三、“社会即学校”:在实践中领悟文字
由文字表现出来的课本知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深刻地领悟。教师要善于引导,通过课外活动这一契机,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就是学习的大课堂。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可分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条线索。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时说“我们要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为宗师,蓝色的天空是我们的屋顶,灿烂的大地是我们的屋基。”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或习惯性地运用语文工具。因此,我们应该形成“大语文”的教育教学观念。让学生走进社会,关心风俗人情和时事人物,更重要的是从中走进社会。社会上,学生可以听到多种方言,不同阶层对同一文字的不同表达,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多样性。从影视到报刊,从小店招牌到广告艺术等等,在种种社会生活中所能展现出的语文表达形式中,学生的收获会远远超过学校语文课所教授的知识范围。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必须教会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领悟语文文字。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只有回到社会生活的本源才能有更强劲的生命力。
总之,陶行知对教育中实践尤其重视,正如他所说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是学生“行”的轨迹,课堂是学生“知”的场所,教师应该把社会生活与课堂语文教学及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才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正确路径。
参考文献:
[1]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简介:
林玲(1987.12-),女,江苏海门人,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小学语文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一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936.htm